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377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垂直并固定设该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的导向杆、水平间隔设于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并转动连接于导向杆底部的旋转盘、活动置于导向杆的正上方的红外线安装架和固定于该外线安装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以及设于旋转盘上并用于驱动红外线安装架沿导向杆的线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红外线测距仪的夹持装置,通过底部的行走小车能够在地面上自由活动并锁定,以放置在盾体中心线位置,并能够根据测量需求点依靠自动升降和旋转机构对红外线测距仪进行角度和高度的调整,以测量各个点位的盾体内壁半径,可代替测量人员频繁的在盾体上下操作作业,节省时间并且避免人员受伤。

Measuring device that can be lifted and rot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掘进设备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盾构机的尾盾是盾构机盾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尾盾内部嵌有注砂浆和油脂的通道,在尾部安装有防止外部砂浆倒灌的盾尾刷。尾盾是否保持一个很好的圆度关系到施工现场隧道管片的拼接质量,更是影响尾刷密封外部砂浆的形态,作为保证盾体内部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屏障,对尾盾钢结构的圆度检测是尾盾维修的最重要一环。一般对尾盾圆度检测是在尾盾放平后,在径向圆周上取8个点位,在轴线方向上取6个点位进行直径尺寸检测。对于高处的点位,测量人员还要搭建脚手架和爬梯进行高空测量,不仅费时费力不安全,而且直径尺寸的测量值对于局部的点位变形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测量尾盾圆度。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垂直并固定设于该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的导向杆、水平间隔设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底部的旋转盘、活动置于所述导向杆的正上方的红外线安装架和固定于该红外线安装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以及设于所述旋转盘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红外线安装架沿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以及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所述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对称置于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红外线安装架固定连接,该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的下端在导向杆和旋转盘的连接处转向并部分置于所述旋转盘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分别位于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外侧,且第一链轮和第一滚子链条传动啮合,第二链轮和第二滚子链条传动啮合,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安装于电机支架上,该电机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旋转盘上,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链轮,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链轮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滚子链条和第二滚子链条分别为单排滚子链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盘的中心套设于所述导向杆的下部,该旋转盘和导向杆之间设有旋转轴承,该旋转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该旋转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盘的一侧边设有旋转扶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小车的底板下方设有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第三行走轮和第四行走轮,以及在其一侧边设有小车扶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线测距仪上设有电控开关,并通过传输数据线和带显示屏的遥控器连接,所述遥控器通过所述电控开关控制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的开闭,所述红外线测距仪的测量数据通过传输数据线显示在所述遥控器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为红外线测距仪的夹持装置,通过底部的行走小车能够在地面上自由活动并锁定,以放置在盾体中心线位置,并能够根据测量需求点依靠自动升降和旋转机构对红外线测距仪进行角度和高度的调整,以测量各个点位的盾体内壁半径,可代替测量人员频繁的在盾体上下操作作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且避免人员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移动小车;2——第一行走轮;3——第二行走轮;4——第三行走轮;5——第四行走轮;6——小车扶手;7——导向杆;8——旋转轴承;9——旋转盘;10——旋转扶手;11——第一电机;12——第一链轮;13——第一滚子链条;14——第二电机;15——第二链轮;16——第二滚子链条;17——红外线安装架;18——红外线测距仪;19——电控开关;20——传输数据线;21——遥控器;22——电机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参阅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垂直并固定设于该移动小车1的底板的正上方的导向杆7、水平间隔设于移动小车1的底板的正上方并转动连接于导向杆7的底部的旋转盘9、活动置于导向杆7正上方的红外线安装架17和固定于该红外线安装架17上的红外线测距仪18,以及设于旋转盘9上并用于驱动红外线安装架17沿导向杆7的轴线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其中,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5,以及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所述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对称置于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红外线安装架17固定连接,该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的下端在导向杆和旋转盘的连接处转向并部分置于所述旋转盘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链12和第二链轮15分别位于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外侧,且第一链轮12和第一滚子链条13传动啮合,第二链轮15和第二滚子链条16传动啮合,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分别安装于电机支架22上,该电机支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旋转盘上,第一电机11驱动第一链轮12,第二电机14驱动第二链轮15旋转。其中,红外线测距仪18上设有电控开关19,并通过传输数据线20和带显示屏的遥控器21连接,遥控器21通过所述电控开关19控制所述红外线测距仪18的开闭,红外线测距仪18的测量数据通过传输数据线20显示在所述遥控器21上。优选的,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为单排滚子链条;旋转盘9的中心套设于导向杆的下部,该旋转盘和导向杆之间设有旋转轴承8,该旋转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该旋转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一侧边设有旋转扶手10。另外,所述移动小车的底板下方设有第一行走轮2、第二行走轮3、第三行走轮4和第四行走轮5,以及在其一侧边设有小车扶手6。该装置中,移动小车1的底板作为整个装置的载体,可在工作人员牵引移动小车扶手6作用下在地面自由移动,到达指定作业位置后,可锁紧小车的第一行走轮2、第二行走轮3、第三行走轮4、第四行走轮5上的刹车装置进行固定。导向杆7固定在移动小车底板1中心位置,旋转轴承8外圈与支撑底板9固定,内圈与导向杆7固定。旋转盘9在旋转盘扶手10作用下可360°进行旋转,在旋转盘9上的导向杆7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电机11和第一链轮12,第二电机14和第二链轮15。第一链条13和第一链轮12啮合,第一链条13另一端与红外线测距仪安装架17固定,第二链条16与第二链轮15啮合,第二链条16另一端也与红外线测距仪安装架17固定。安装在红外线测距仪安装架17上的红外线测距仪18在电控开关19作用下,通过传输数据线20将数据显示在地面操作人员的带显示屏的遥控器21上。该可升降和旋转测量装置的转动工作原理为:通过将4件尾盾定位销对拉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垂直并固定设于该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的导向杆(7)、水平间隔设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底部的旋转盘(9)、活动置于所述导向杆的正上方的红外线安装架(17)和固定于该红外线安装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18),以及设于所述旋转盘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红外线安装架(17)沿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小车(1)、垂直并固定设于该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的导向杆(7)、水平间隔设于所述移动小车的底板的正上方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杆底部的旋转盘(9)、活动置于所述导向杆的正上方的红外线安装架(17)和固定于该红外线安装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18),以及设于所述旋转盘上并用于驱动所述红外线安装架(17)沿所述导向杆的轴线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和旋转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5),以及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所述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对称置于所述导向杆的相对两侧,且该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红外线安装架(17)固定连接,该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的下端在导向杆和旋转盘的连接处转向并部分置于所述旋转盘的上侧面上;所述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5)分别位于第一滚子链条(13)和第二滚子链条(16)外侧,且第一链轮(12)和第一滚子链条(13)传动啮合,第二链轮(15)和第二滚子链条(16)传动啮合,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分别安装于电机支架(22)上,该电机支架的底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延奇徐昊朗赵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宫隧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