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水库以及航道护岸
,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河、湖、水库以及航道中的护岸结构设置在水体中,一般护岸结构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制造完成,这就使得护岸结构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由于护岸结构与河、湖、水库以及航道的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边线之间需要设置通过挡土结构,所以施工时还需要设置围堰,这就使得护岸结构的整体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另外,现有的护岸结构也无法实现透水和消浪,护岸生态修复重建区域植物及结构易受到波浪冲刷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桩元件,包括板件本体,所述板件本体的上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设置于水体的岸边,包括:板桩件,包括上板桩部和与所述上板桩部的底部连接的下板桩部,所述板桩件将水体由内向外分隔为两个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桩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件本体,所述板件本体的上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桩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件本体,所述板件本体的上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
2.一种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设置于水体(1)的岸边,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桩件(100),包括上板桩部(110)和与所述上板桩部(110)的底部连接的下板桩部(120),所述板桩件(100)将水体(1)由内向外分隔为两个区域,所述两个区域分别为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和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所述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处于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的内侧;所述下板桩部(120)安装于所述水体(1)的河底,所述上板桩部(110)上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所述生态透水消浪孔(111)将所述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与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连通;
所述板桩件(1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桩单元,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沿着所述水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是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桩元件(101);
所述板桩单元为预制板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部(130)和浮动组件;
所述导向部(130)设置于所述板桩件(100)上;
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体(140);所述浮体(140)的底部与移动部(150)连接;所述移动部(150),设置于所述导向部(130)中,且能够在所述导向部(130)中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浮体(140)上设有固定件(160),所述固定件(160)上设置有固定部(161),所述板桩件(100)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161)相应的安装部(170);
所述浮体(140)使得所述移动部(150)在所述导向部(130)中的高度随所述水体(1)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所述固定部(161)与所述安装部(170)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叶,金勇,陈达,严屹人,庄齐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