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技术介绍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为提高轿厢内使用者的搭乘舒适度,一般都会在轿底中设置减震机构,现有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一般由减震弹簧组成,形成减震机构,当轿厢搭载的重量比较大的时候,减震弹簧在受到大力冲击的过程中,其他减震装置帮助其进行缓冲的效果不佳,导致减震弹簧形变较为严重,降低了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难以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设置了挤压缓冲机构,以及套设在挤压缓冲机构外围的柔性减震基体,其中的挤压缓冲机构内部设置了若干层级的减震模块,各个减震模块协同工作,下级减震模块为上级减震模块承担失误风险;柔性减震基体采用橡胶层与薄钢制层间隔设置而成,在减震缓冲的同时,还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模块化减震机构互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梯轿厢(100),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的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包括上支托板(210)、下支托板(220),以及设置于上支托板(210)和下支托板(220)之间的挤压缓冲机构(300),所述挤压缓冲机构(300)外围环绕套设有柔性减震基体(4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梯轿厢(100),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的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包括上支托板(210)、下支托板(220),以及设置于上支托板(210)和下支托板(220)之间的挤压缓冲机构(300),所述挤压缓冲机构(300)外围环绕套设有柔性减震基体(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托板(210)的底面设置有上连接板(230),下支托板(220)的顶面设置有下连接板(240),且所述上支托板(210)和上连接板(230)均开设有柱形槽(211);所述挤压缓冲机构(300)包括压块(310)和缓冲腔室(320),所述压块(310)的上端延伸至柱形槽(211)中,压块(310)的下端延伸至缓冲腔室(320)中;压块(310)顶面与柱形槽(211)底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310)包括圆柱部(313)和圆盘部(312),所述圆盘部(312)的底面与圆柱部(313)的顶面固定连接,圆盘部(312)的直径大于圆柱部(313)的直径,且两者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上支托板(210)的柱形槽(211)与圆盘部(312)互相匹配,所述上连接板(230)的柱形槽(211)与圆柱部(313)互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室(320)内设置有缓冲板(321),所述缓冲板(321)为矩形且其四角处贯穿设置有支撑导向杆(322),支撑导向杆(322)的底端固定于下连接板(240)上,且支撑导向杆(322)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23),所述第二弹簧(323)的上端与缓冲板(321)的底面相抵,第二弹簧(323)的下端与下连接板(240)的顶面相抵;所述缓冲板(321)的顶面还设置有缓冲垫(324),缓冲垫(324)的顶面与压块(3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亚西,李娜,谢锦,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