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332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其中,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复合功能层结构组合来提升面料的保温性能,同时原料轻便,更不会导致面料臃肿。

A lightweight thermal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保暖面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保暖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具体在服饰以及家纺用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具体来说,常规的保暖防寒服大多采用厚重臃肿的保暖絮片,缺失美感,而且随着人们对于审美的关注,具有轻质以及保暖性能的面料已经成为面料行业的主要技术趋势。寻求既保暖又轻质的面料已经成为纺织面料行业的主要研发方向,近年来也提出了较多技术方案,如公开号为CN10998917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经编轻质保暖衬衫面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A:35%~42%40s~60s棉纱,B:35%~42%的40s~60s中空涤纶短纤与棉混纺纱,C:16%~30%50D~75D半光涤纶,该专利技术首次使用棉纱、涤纶纱和中空涤纶短纤与棉混纺纱作为经编轻质保暖衬衫面料开发原料,新原料配比、花型设计、结构选择的有机整合,形成了差异化、性价比高的经编轻质保暖衬衫面料,对机织及纬编衬衫面料主流产品进行了补充,弥补、均衡了纬编或机织面料的不足。该技术虽然一定程度地改善了保暖性能,然而其所实现的防寒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保暖面料,通过复合功能层结构组合来提升面料的保温性能,同时原料轻便,更不会导致面料臃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其中,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所述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所述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所述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优选地,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50-90%且其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10-40%的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的轴向具有细管状空腔,其中空度范围在25-45%。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采用通过纺丝法或不对称冷却法制成的三维卷曲纤维。优选地,所述超细纤维的公支数范围在1200-2500N。优选地,所述轻质保暖面料的克重不超过250克/平方米。优选地,在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外表面缝制防水面料。优选地,所述中空纤维纱线采用70-95%的中空纤维和5-30%的相变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相变纤维在外部温度升高时,通过吸收热能熔化用于所述中空保温层存储热量,且在外部温度降低时,通过释放热量结晶用于向所述中空保温层释放热量。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混纺、纺织以及无纺工艺均是面料行业的公知制备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专利技术时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超细纤维、羊毛纤维、中空纤维、相变纤维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采购得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复合而成的功能面料结构,具体采用由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作为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不仅可以确保面料外表面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同时羊毛的表面绒毛可以进一步御寒,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可以实现良好的中间过渡保温;同时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位于内部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三层功能层相互配合作用,而且均采用轻质纤维材料,最终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异保温性能,同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轻便,更不会导致面料臃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轻质保暖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其中,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见图1所示,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10、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20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30,其中,外致密保温层10的原料采用80%且其公支数为1500N的超细纤维以及20%的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同时将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作为经纱线和纬纱线制造得到外致密保温层10,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中空保温层20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同时将中空纤维纱线作为经纱线和纬纱线制造得到中空保温层20,由于中空纤维轴向具有细管状空腔,其中空度在35%左右,中空保温层20在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内致密保温层30采用公支数为2000-25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本实施例1制得的轻质保暖面料的克重为200克/平方米。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提出了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在外致密保温层的外表面缝制防水面料,本实施例1制得的轻质保暖面料的克重为245克/平方米。实施例3:本实施例3的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3提出了一种轻质保暖面料,中空纤维纱线采用90%的中空纤维和10%的相变纤维混纺而成,相变纤维在外部温度升高时,通过吸收热能熔化用于中空保温层存储热量,且在外部温度降低时,通过释放热量结晶用于向中空保温层释放热量;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变纤维采用瑞士Scholler公司销售的ComfortTemp恒温相变纤维。实施例4:本实施例4的技术方案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本实施例4提出了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70%且其公支数为2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30%的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为15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对比例1:本对比例1采用克重为500-700克/平方米的棉袄。对比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其中,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所述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所述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所述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制为一体的且位于表层的外致密保温层、以及位于中间的中空保温层以及位于内层的内致密保温层,其中,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确保面料的热阻,用于提升面料表面的防寒性能,所述中空保温层采用中空纤维纺织而成的中空纤维纱线,且在所述面料中间形成避免空气对流的空腔;所述内致密保温层采用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经无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无纺布,用于快速吸附静止状态下的保温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致密保温层的原料采用50-90%且其公支数范围不低于1000N的超细纤维以及10-40%的羊毛纤维经混纺工艺制备得到的超细纤维-羊毛混纺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的轴向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根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云宇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