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82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面料本体、第一固定块、磁性卡条、第二固定块和金属卡槽,所述面料本体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所述磁性卡条和金属卡槽配合使用,所述面料本体由防水纳米布料层、海绵层、天然棉纤维布料层、基布层、金属纤维层、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和感温变色涂料层组成,所述防水纳米布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天然棉纤维布料层,该面料,具有良好的防水、防辐射和减震功能,大大提升布料的使用范围。

A non-woven fabric with radiation prot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各种自然辐射或者电器辐射,例如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电磁炉辐射、手机辐射等等。如果人们长时间生活在这些辐射环境中,又没有防辐射的衣物来屏蔽辐射,那么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对于孕妇。目前市场上虽然有防辐射的纺织品,但是,这些纺织品防辐射功能单一,例如仅起到防紫外线辐射的作用,或者仅起到防电磁波辐射的作用。这样,仅具有防止一种辐射功能的纺织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面料本体、第一固定块、磁性卡条、第二固定块和金属卡槽,所述面料本体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所述磁性卡条和金属卡槽配合使用,所述面料本体由防水纳米布料层、海绵层、天然棉纤维布料层、基布层、金属纤维层、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和感温变色涂料层组成,所述防水纳米布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天然棉纤维布料层,所述天然棉纤维布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金属纤维层,所述金属纤维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所述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感温变色涂料层,所述金属纤维层由银纤维和铜纤维组成,所述金属纤维层由银纤维和铜纤维混合编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磁性卡条的外径等于金属卡槽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面料本体通过卡扣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面料本体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第二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磁性卡条和金属卡槽配合使用,便于通过磁性卡条和金属卡槽将两块布料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布料的使用范围,防止因布料过短造成无法使用;防水纳米布料层的设置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同时也便于透气,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海绵层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提升布料的减震性能;金属纤维层由银纤维和铜纤维混合编制而成,可以减少银纤维的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布料的防辐射功能,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也具有防辐射功能,金属纤维层和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布料的防辐射能力;感温变色涂料层的设置便于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提升使用的方便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面料本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纤维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料本体;2-第一固定块;3-磁性卡条;4-第二固定块;5-金属卡槽;6-防水纳米布料层;7-海绵层;8-天然棉纤维布料层;9-基布层;10-金属纤维层;11-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2-感温变色涂料层;13-银纤维;14-铜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第一固定块2、磁性卡条3、第二固定块4和金属卡槽5,面料本体1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3,第二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5,磁性卡条3和金属卡槽5配合使用,面料本体1由防水纳米布料层6、海绵层7、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基布层9、金属纤维层10、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和感温变色涂料层12组成,防水纳米布料层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海绵层7,海绵层7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基布层9,基布层9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金属纤维层10,金属纤维层10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感温变色涂料层12,金属纤维层10由银纤维13和铜纤维14组成,金属纤维层10由银纤维13和铜纤维14混合编制而成。进一步的,磁性卡条3的外径等于金属卡槽5的内径。进一步的,面料本体1通过卡扣与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连接。工作原理:面料本体1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3,第二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5,磁性卡条3和金属卡槽5配合使用,便于通过磁性卡条3和金属卡槽5将两块布料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提升布料的使用范围,防止因布料过短造成无法使用;防水纳米布料层6的设置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同时也便于透气,提升使用的安全性;海绵层7的设置具有良好的弹性,便于提升布料的减震性能;金属纤维层10由银纤维13和铜纤维14混合编制而成,可以减少银纤维13的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布料的防辐射功能,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也具有防辐射功能,金属纤维层10和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布料的防辐射能力;感温变色涂料层12的设置便于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提升使用的方便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第一固定块(2)、磁性卡条(3)、第二固定块(4)和金属卡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3),所述第二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5),所述磁性卡条(3)和金属卡槽(5)配合使用,所述面料本体(1)由防水纳米布料层(6)、海绵层(7)、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基布层(9)、金属纤维层(10)、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和感温变色涂料层(12)组成,所述防水纳米布料层(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海绵层(7),所述海绵层(7)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所述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基布层(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第一固定块(2)、磁性卡条(3)、第二固定块(4)和金属卡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磁性卡条(3),所述第二固定块(4)的一侧开设有金属卡槽(5),所述磁性卡条(3)和金属卡槽(5)配合使用,所述面料本体(1)由防水纳米布料层(6)、海绵层(7)、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基布层(9)、金属纤维层(10)、聚苯基硅氧烷纤维涂料层(11)和感温变色涂料层(12)组成,所述防水纳米布料层(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海绵层(7),所述海绵层(7)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所述天然棉纤维布料层(8)的顶部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基布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辐射功能的无纺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卡条(3)的外径等于金属卡槽(5)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锐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新会区金杰无纺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