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95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转轴,定子固定在壳体内,转轴与转子固定连接,转子设置在定子内,转子与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还包括侧盖、活塞机构和单向阀,侧盖密封设置在壳体上,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壳体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活塞机构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利用转子驱动活塞机构在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内往复运动。通过增加进气腔和出气腔,并且巧妙的运用了活塞结构,通过改变两个腔体内的气压,实现对电机壳体内气体的交换,实现对电机的降温。通过偏心轮结构,借助转轴驱动力,进而驱动活塞往复运动,节约了成本。

A high performance motor for compressor in cold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通常是通过自身散热,但由于电机的壳体厚度较厚,传热速度慢,而永磁电机的永磁体在八十度左右开始退磁,因此难以确保永磁电机安全高效地运行。在设计时,往往会采用散热设备对电机进行散热;普通电机通常采用散热风扇进行散热,形成空气的对流,因此,壳体上会设置散热口;但很多情况下电机都处于室外工作,例如用于驱动冷库压缩机,而冷库压缩机一般安装在室外;如遇雨水天,雨水很有可能从散热口进入电机,造成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转轴,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还包括侧盖、活塞机构和单向阀,所述侧盖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壳体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活塞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利用转子驱动所述活塞机构在所述第一活塞孔和所述第二活塞孔内往复运动,进而改变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内的压力,所述侧盖上设置分别将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气体只能从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第二腔体进如所述出气腔内,所述第三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所述进气腔内,所述第四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出气腔进入外界。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本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两根所述活塞杆分别滑动密封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孔和所述第二活塞孔内,所述本体上凹设推动槽,并且在所述推动槽的槽底设置贯穿的容许转子转轴通过的腰型孔,转子的转轴上偏心设置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置于所述推动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推动块上设置轴承,通过轴承与所述推动槽滚动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本体、弹簧和密封盖,所述阀本体包括导向部和连通部,所述密封盖和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导向部内,通过所述弹簧使所述密封盖使所述连通部常闭,所述导向部侧壁设置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侧盖设置两个,分别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设置在所述侧盖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高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增加进气腔和出气腔,并且巧妙的运用了活塞结构,通过改变两个腔体内的气压,实现对电机壳体内气体的交换,实现对电机的降温。通过偏心轮结构,借助转轴驱动力,进而驱动活塞往复运动,节约了成本;另外,将壳体内的进气端和出气端设置在转子的两端,同样运用气压远离,气体从高压向低压流动,将外界的低温气体从定子和转子间穿过进入低压区,形成用于冷区的风,进而保证冷却效率。而如果用在冷库上,能够通过管路将冷库与第三通孔连接,借助冷库内的冷气对电机内部进行降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1的右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图4的C-C剖视图;图7图1的爆炸图;图8为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转子与活塞机构的配合示意图;图10为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12为图10的主视图;图13为图12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如下:1、壳体,2、定子,3、转子,4、转轴,5、侧盖,6、活塞机构,7、单向阀,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一活塞孔,16、第二活塞孔,17、第三通孔,18、第四通孔,41、推动块,51、进气腔,52、出气腔,61、本体,62、活塞杆,611、推动槽,612、腰型孔,71、阀本体,72、密封盖,73、弹簧,711、连通部,712、导向部,713、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如图1-7所示,包括壳体1、定子2、转子3和转轴4,定子2固定在壳体1内,转轴4与转子3固定连接,转子3设置在定子2内,转子3与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还包括侧盖5、活塞机构6和单向阀7,侧盖5密封设置在壳体1上,形成进气腔51和出气腔52,壳体1设置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一活塞孔15和第二活塞孔16,进气腔51通过第一通孔13与第一腔体51连通,并且在第一通孔13处设置单向阀7,通过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进气腔51进入第一腔体11内;出气腔52通过第二通孔14与第二腔体12连通,并且在第二通孔14处设置单向阀7,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二腔体12进入出气腔52内;侧盖5上设置分别将进气腔51和出气腔52与外界连通的第三通孔17和第四通孔18,第三通孔17处设置单向阀7,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进气腔51内;第四通孔18处设置单向阀7,使得气体只能从出气腔52进入外界。活塞机构6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利用转子驱动活塞机构6在第一活塞孔15和第二活塞孔16内往复运动,进而改变进气腔51和出气腔52内的压力,实现进气腔51和出气腔52的吸气和排气。外界的气体经过第三通孔17进入进气腔51,从第一通孔13进入第一腔体11;同时,第二腔体12内的气体从第二通孔14进入出气腔52,再从第四通孔18进入外界;此时,第一腔体11内的气压升高,第二腔体12内的气压降低,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之间形成气压差,而转子3和定子2之间存在间隙,形成风道;第一腔体11内的气体流向第二腔体12,形成风,进而对定子2和转子3进行降温。在一实施例中,侧盖5设置两个,分别对称的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通过该结构使得第三通孔17和第四通孔18距离较远,避免两个通孔较近,使得第四通孔18排出的气体从第三通孔17吸入进气腔51。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活塞机构6包括本体61和活塞杆62,活塞杆62设置两根,两根活塞杆62设置在本体61上,并且两根活塞杆62分别滑动密封的设置在第一活塞孔16和第二活塞孔17内。本体61上凹设推动槽611,并且在推动槽611的槽底设置贯穿的且容许转子3的转轴4通过的腰型孔612,转轴4上偏心设置推动块41,使推动块41做圆周运动;转轴4置于腰型孔612内,推动块41置于推动槽611内,通过推动块41的圆周运动,进而推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转轴,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盖、活塞机构和单向阀,所述侧盖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壳体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活塞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利用转子驱动所述活塞机构在所述第一活塞孔和所述第二活塞孔内往复运动,进而改变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内的压力,所述侧盖上设置分别将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气体只能从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第二腔体进如所述出气腔内,所述第三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所述进气腔内,所述第四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出气腔进入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和转轴,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设置在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盖、活塞机构和单向阀,所述侧盖密封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形成进气腔和出气腔,所述壳体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活塞孔和第二活塞孔,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活塞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利用转子驱动所述活塞机构在所述第一活塞孔和所述第二活塞孔内往复运动,进而改变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内的压力,所述侧盖上设置分别将所述进气腔和所述出气腔与外界连通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气体只能从所述进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第二腔体进如所述出气腔内,所述第三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外界进入所述进气腔内,所述第四通孔通过所述单向阀使得气体只能从所述出气腔进入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冷库压缩机的高性能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本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鸣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百狮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