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764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其结构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屏蔽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第四导线、倒车雷达传感器、左传感器、左中传感器、右中传感器、右传感器、雷达主机和雷达屏蔽线搭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通过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与倒车雷达传感器上对应的左传感器、左中传感器、右中传感器和右传感器进行一一连接,由屏蔽层进行屏蔽电磁干扰,再将雷达主机和雷达屏蔽线搭铁与倒车雷达传感器进行连接,屏蔽层单边独立雷达屏蔽线搭铁,解决了没有在线束传输上未做处理,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倒车雷达时出现主机工作不良的现象的问题。

A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evice for reversing rad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属于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倒车雷达是汽车驻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驻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汽车倒车雷达现在已经是汽车必要可少的一部分,现因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的使用,传统的倒车雷达受电磁干扰影响很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没有在线束传输上未做处理,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倒车雷达时出现主机工作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在线束传输上未做处理,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倒车雷达时出现主机工作不良的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包括外绝缘层、内绝缘层、屏蔽层、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第四导线、倒车雷达传感器、左传感器、左中传感器、右中传感器、右传感器、雷达主机和雷达屏蔽线搭铁,所述外绝缘层内径与内绝缘层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内绝缘层内径与屏蔽层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屏蔽层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所述倒车雷达传感器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传感器、左中传感器、右中传感器和右传感器,所述第一导线与左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与左中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导线与右中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导线与右传感器进行连接,所述雷达主机和雷达屏蔽线搭铁均与倒车雷达传感器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层的横截面形状呈环形,且厚度为2mm,能够进行良好的绝缘,对人体进行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层与外绝缘层形状相同,大小不同,能够与外绝缘层进行配合辅助绝缘。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层的内径大小与外绝缘层的外径进行相互匹配,方便进行插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位置分布不同,方便进行区分与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层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mm的纳米涂层,对外绝缘层进行保护。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层的材质为:硅橡胶具有高温稳定性、柔韧性、回弹性。本技术的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通过将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三导线和第四导线与倒车雷达传感器上对应的左传感器、左中传感器、右中传感器和右传感器进行一一连接,由屏蔽层进行屏蔽电磁干扰,再将雷达主机和雷达屏蔽线搭铁与倒车雷达传感器进行连接,屏蔽层单边独立雷达屏蔽线搭铁,解决了没有在线束传输上未做处理,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倒车雷达时出现主机工作不良的现象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绝缘层-1、内绝缘层-2、屏蔽层-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第四导线-7、倒车雷达传感器-8、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右传感器-12、雷达主机-13、雷达屏蔽线搭铁-1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包括外绝缘层1、内绝缘层2、屏蔽层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第四导线7、倒车雷达传感器8、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右传感器12、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外绝缘层1内径与内绝缘层2外径进行插接,内绝缘层2内径与屏蔽层3外径进行插接,屏蔽层3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和第四导线7,倒车雷达传感器8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和右传感器12,第一导线4与左传感器9进行连接,第二导线5与左中传感器10进行连接,第三导线6与右中传感器11进行连接,第四导线7与右传感器12进行连接,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均与倒车雷达传感器8进行连接,外绝缘层1的横截面形状呈环形,且厚度为2mm,能够进行良好的绝缘,对人体进行保护,内绝缘层2与外绝缘层1形状相同,大小不同,能够与外绝缘层1进行配合辅助绝缘,内绝缘层2的内径大小与外绝缘层1的外径进行相互匹配,方便进行插接,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和第四导线7大小和形状均相同,位置分布不同,方便进行区分与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连接,外绝缘层1外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mm的纳米涂层,对外绝缘层1进行保护,外绝缘层1的材质为:硅橡胶具有高温稳定性、柔韧性、回弹性。本专利所述的,外绝缘层1的材质为: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普通的硅橡胶主要由含甲基和少量乙烯基的硅氧链节组成,苯基的引入可提高硅橡胶的耐高、低温性能,三氟丙基及氰基的引入则可提高硅橡胶的耐温及耐油性能,硅橡胶耐低温性能良好,一般在-55℃下仍能工作,引入苯基后,可达-73℃,硅橡胶的耐热性能也很突出,在180℃下可长期工作,稍高于200℃也能承受数周或更长时间仍有弹性,瞬时可耐300℃以上的高温,硅橡胶的透气性好,氧气透过率在合成聚合物中是最高的。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首先将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与倒车雷达传感器8进行连接,再将第一导线4与左传感器9进行连接,将第二导线5与左中传感器10进行连接,将第三导线6于右中传感器11进行连接,将第四导线7与右传感器12进行连接,通过外绝缘层1和内绝缘层2进行绝缘确保安全性,由屏蔽层3进行屏蔽电磁干,屏蔽层3单边独立雷达屏蔽线搭铁14即可,通过将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和第四导线7与倒车雷达传感器8上对应的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和右传感器12进行一一连接,由屏蔽层3进行屏蔽电磁干扰,再将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与倒车雷达传感器8进行连接,屏蔽层3单边独立雷达屏蔽线搭铁14,解决了没有在线束传输上未做处理,导致部分车辆在使用倒车雷达时出现主机工作不良的现象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绝缘层(1)、内绝缘层(2)、屏蔽层(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第四导线(7)、倒车雷达传感器(8)、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右传感器(12)、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所述外绝缘层(1)内径与内绝缘层(2)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内绝缘层(2)内径与屏蔽层(3)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屏蔽层(3)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和第四导线(7),所述倒车雷达传感器(8)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和右传感器(12),所述第一导线(4)与左传感器(9)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导线(5)与左中传感器(10)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导线(6)与右中传感器(11)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导线(7)与右传感器(12)进行连接,所述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均与倒车雷达传感器(8)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车雷达电磁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绝缘层(1)、内绝缘层(2)、屏蔽层(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第四导线(7)、倒车雷达传感器(8)、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右传感器(12)、雷达主机(13)和雷达屏蔽线搭铁(14),所述外绝缘层(1)内径与内绝缘层(2)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内绝缘层(2)内径与屏蔽层(3)外径进行插接,所述屏蔽层(3)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和第四导线(7),所述倒车雷达传感器(8)顶部分别设置有左传感器(9)、左中传感器(10)、右中传感器(11)和右传感器(12),所述第一导线(4)与左传感器(9)进行连接,所述第二导线(5)与左中传感器(10)进行连接,所述第三导线(6)与右中传感器(11)进行连接,所述第四导线(7)与右传感器(12)进行连接,所述雷达主机(13)和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诚于法祥李伟鹏张念昱张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常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