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678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包括交换箱,所述交换箱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交换管,所述交换管的一端设置有热能进管,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出管,所述交换箱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且交换箱相邻与热能进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支管,所述交换箱相邻与热能进管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支管。该高效热能交换器,通过多层逐级独立的冷热交换,可以有效的保证了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冷热交换速率,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另外,通过共振板的振动使交换管和交换箱中的冷流体振动,有效的减少交换管内杂质的吸附积累,保证热流体流动的顺畅,避免发生堵塞的问题。

An efficient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热能交换器
,具体为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能交换器通过两股气流或者液流之间的温差进行热传质现象,引起全热交换过程,进行冷热交换的设备。目前市场的热能交换器在冷热交换时,冷流体吸收热流体的温度后,自身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冷流体与热流体的温度差值小,这样就造成了后续冷热交换效率较低的问题,无法做到高效的冷热交换,另外,热流体中的一些杂质容易吸附在交换管中,从而造成交换管内的热流体与冷流体接触不均匀,影响冷热交换的均匀,甚至造成交换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热能交换器冷热交换效率低、不高效和冷热交换不均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包括交换箱,所述交换箱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交换管,所述交换管的一端设置有热能进管,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出管,所述交换箱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且交换箱相邻与热能进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支管,所述交换箱相邻与热能进管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支管,所述交换箱的内部靠近隔热板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共振板。优选的,所述出水支管上远离交换箱的一端设置有汇流管,所述汇流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总管。优选的,所述进水支管上远离交换箱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总管。优选的,所述共振板与交换箱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共振板的内部设置有震动棒。优选的,所述共振板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上远离共振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交换管为S形结构,且隔热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隔热板对称设置在交换箱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热能交换器,通过多层逐级独立的冷热交换,可以有效的保证了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冷热交换速率,逐级的冷热交换也有效的充分吸收热流体中的热量,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另外,通过共振板的振动使交换管和交换箱中的冷流体振动,有效的减少交换管内杂质的吸附积累,保证热流体流动的顺畅,避免发生堵塞的问题,也有效的保证了热流体与冷流体接触面积的均匀,提高冷热交换的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中:1、交换箱;2、交换管;3、热能进管;4、热能出管;5、隔热板;6、出水支管;7、进水支管;8、汇流管;9、出水总管;10、分流管;11、进水总管;12、共振板;13、弹簧;14、震动棒;15、吸热板;1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包括交换箱1、交换管2、热能进管3、热能出管4、隔热板5、出水支管6、进水支管7、汇流管8、出水总管9、分流管10、进水总管11、共振板12、弹簧13、震动棒14、吸热板15、凹槽16,交换箱1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交换管2,交换管2的一端设置有热能进管3,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出管4,交换箱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5,且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支管6,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支管7,交换箱1的内部靠近隔热板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共振板12,通过振动使交换管2振动,便于交换管2内积累的杂物疏通。进一步的,出水支管6上远离交换箱1的一端设置有汇流管8,汇流管8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总管9,便于回流的混合。进一步的,进水支管7上远离交换箱1的一端设置有分流管10,分流管10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总管11,便于将水分流至两个隔热板5之间的空腔内。进一步的,共振板12与交换箱1之间设置有弹簧13,且共振板12的内部设置有震动棒14,提高振动源。进一步的,共振板12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吸热板15,吸热板15上远离共振板1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凹槽16,提高吸热板15的吸热面积,从而提高吸热效率。进一步的,交换管2为S形结构,且隔热板5共设置有四个,四个隔热板5对称设置在交换箱1的内部,便于将热能多级独立的吸热,从而提高热能交换效率。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含有热能的水或者空气接入热能进管3,并将用于交换热能的水接入进水总管11,进水总管11中的冷水通过分流管10后进入进水支管7,最后进入交换箱1中,热空气或者热水通过热能进管3进入交换管2,通过交换箱1内隔热板5的隔离,交换箱1被分成五个独立的腔体,热空气或者热水通过交换管2依次经过这五个腔体,热空气或者热水与腔体中的冷水接触后进行冷人交换,冷水被加热,并通过出水支管6流出,最后通过汇流管8的汇聚后通过出水总管9流出,损失一部分热能的热空气或者热水进入第二个腔体,并与第二个腔体内的冷水再次冷热交换,循环往复后,完成热能交换,通过多层逐级独立的冷热交换有效的保证了热能的利用率,提高冷热交换速率,提高热能的利用率。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包括交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箱(1)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交换管(2),所述交换管(2)的一端设置有热能进管(3),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出管(4),所述交换箱(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5),且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支管(6),所述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支管(7),所述交换箱(1)的内部靠近隔热板(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共振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包括交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箱(1)的内部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交换管(2),所述交换管(2)的一端设置有热能进管(3),另一端设置有热能出管(4),所述交换箱(1)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板(5),且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支管(6),所述交换箱(1)相邻与热能进管(3)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进水支管(7),所述交换箱(1)的内部靠近隔热板(5)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共振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支管(6)上远离交换箱(1)的一端设置有汇流管(8),所述汇流管(8)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出水总管(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热能交换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恒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