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智能气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5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车用气弹簧技术领域,提供了车用智能气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气筒、顶板、活塞杆、底板、导向套、密封塞、活塞、充气阀、内管、堵头、压力检测器;所述气筒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气筒的上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顶板伸入到所述气筒内部,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气筒呈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气筒的下端;所述导向套紧贴所述气筒内部的顶壁;所述内管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弹簧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组件上,所述第二弹簧组件包括上盖板、伸缩套、下盖板、伸缩杆、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使用安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智能气弹簧
本技术属于车用弹簧
,尤其涉及车用智能气弹簧。
技术介绍
气弹簧比普通弹簧有着很显著的优点:速度相对缓慢、动态力变化不大、容易控制。在汽车的配件中,经常使用到气弹簧进行减震和缓冲。现有的车用气弹簧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车用气弹簧的结构简单,只有气筒、活塞和活塞杆,在气筒内部发生气体泄漏时,气弹簧就完全失去减震能力,使用不安全;另外,现有的车用气弹簧,不能对气筒内的压力进行即时检测,从而难以发现气筒内的压力变化,不利于进行维护,降低了气弹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车用智能气弹簧,旨在解决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车用智能气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包括:气筒、顶板、活塞杆、底板、导向套、密封塞、活塞、充气阀、内管、堵头、压力检测器;所述气筒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气筒的上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伸入到所述气筒内部,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气筒呈活动连接;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气筒的下端;所述导向套紧贴所述气筒内部的顶壁;所述密封塞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下方;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和所述密封塞;活塞杆的位于所述气筒内的一端上固定有所述活塞;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设置所述堵头;所述堵头密封所述气筒的下端;所述堵头内设置有所述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筒,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所述压力检测器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二弹簧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组件上,所述第二弹簧组件包括:上盖板、伸缩套、下盖板、伸缩杆、弹簧;所述下盖板固定在所述活塞杆的上端;所述上盖板相对设置在所述下盖板的上方;所述伸缩套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伸缩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伸缩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盖板的上表面上;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为五个,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活塞上;每一个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1.5mm。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组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相对设置在所述气筒的两侧;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下端连接所述底板。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上。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伸缩套为橡胶材质,且通过粘接连接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用智能气弹簧,通过设置内管,且内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筒和一个压力检测器,使得气筒内的压力能够通过压力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在气筒发生气体泄漏而压力减小时,能够通过压力检测器及时发现,便于对气弹簧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使用更安全。通过设置第二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为由上盖板、下盖板、伸缩套、弹簧构成的减震结构,伸缩套隔弹簧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从而在第一弹簧组件失效时,能够通过第二弹簧组件的弹簧提供减震效果,增加了本技术气弹簧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弹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第二弹簧组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底板和压力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弹簧组件、101-气筒、102-顶板、103-活塞杆、104-底板、105-导向套、106-密封塞、107-活塞、108-充气阀、109-内管、110-透气孔、111-堵头、112-压力检测器、113-支撑杆、2-第二弹簧组件、201-上盖板、202-伸缩套、203-下盖板、204-伸缩杆、205-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车用智能气弹簧,包括第一弹簧组件1、第二弹簧组件2。第一弹簧组件1包括:气筒101、顶板102、活塞杆103、底板104、导向套105、密封塞106、活塞107、充气阀108、内管109、堵头111、压力检测器112,气筒101为中空结构,顶板102设置在气筒101的上端,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顶板102并伸入到气筒101内部,且活塞杆103与气筒101呈活动连接,底板104固定在气筒101的下端,导向套105紧贴气筒101内部的顶壁,密封塞106设置在导向套105下方,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导向套105和密封塞106,活塞杆103的位于气筒101内的一端上固定有活塞107,底板104的中部设置设置堵头111,堵头111密封气筒101的下端,堵头111内设置有内管109,内管109的一端连通气筒101,另一端连接压力检测器112,压力检测器112连接外部电源。第二弹簧组件2固定在第一弹簧组件1上,第二弹簧组件2包括:上盖板201、伸缩套202、下盖板203、伸缩杆204、弹簧205,下盖板203固定在活塞杆103的上端,上盖板201相对设置在下盖板203的上方,伸缩套202为中空结构,且伸缩套202的上端固定在上盖板201的下表面上,伸缩套202的下端固定在下盖板203的上表面上,伸缩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上盖板201,伸缩杆204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盖板203,弹簧205套设在伸缩杆204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簧组件1用于提供减震效果,气筒101为金属材质一体成型,内为中空结构,顶板102与气筒101一体成型,且顶板102为圆盘结构且气筒101的上端连接在顶板102的中部,气筒101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充气的开口,该开口通过底板104进行密封,底板104为圆盘结构,底板104的中部设置堵头112,堵头112内嵌在气筒101内侧以密封开口,且底板104与气筒10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活塞杆103为金属杆结构,且活塞杆103从气筒101的上端伸入气筒101内,活塞107为橡胶材质,且固定在活塞杆103的位的位于气筒101内的一端,活塞107在下压时,活塞107与气筒101底部之间的气体压缩,从而提供阻力,导向套105内开设有紧密连接活塞杆103的通孔,导向套105用于使活塞杆103的伸缩轨迹更稳定,密封塞107为橡胶材质,且套设在活塞杆103的外侧,从而密封活塞杆103与气筒101的上端的连接处的间隙,充气阀108用于向气筒101内充气,且充气阀108在充气时连接一个外部的充气机,压力检测器112用于通过内管109检测气筒101内的气压,本实施例的压力检测器112为现有的可采购的设备,且通过外部电源提供电力,内管109穿过底板104,内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用智能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组件(1)、第二弹簧组件(2);/n所述第一弹簧组件(1)包括:气筒(101)、顶板(102)、活塞杆(103)、底板(104)、导向套(105)、密封塞(106)、活塞(107)、充气阀(108)、内管(109)、堵头(111)、压力检测器(112);所述气筒(101)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102)设置在所述气筒(101)的上端;所述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所述顶板(102)并伸入到所述气筒(101)内部,且所述活塞杆(103)与所述气筒(101)呈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04)固定在所述气筒(101)的下端;所述导向套(105)紧贴所述气筒(101)内部的顶壁;所述密封塞(106)设置在所述导向套(105)下方;所述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105)和所述密封塞(106);活塞杆(103)的位于所述气筒(101)内的一端上固定有所述活塞(107);所述底板(104)的中部设置设置所述堵头(111);所述堵头(111)密封所述气筒(101)的下端;所述堵头(111)内设置有所述内管(109);所述内管(109)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筒(101),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112);所述压力检测器(112)连接外部电源;/n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组件(1)上,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包括:上盖板(201)、伸缩套(202)、下盖板(203)、伸缩杆(204)、弹簧(205);所述下盖板(203)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03)的上端;所述上盖板(201)相对设置在所述下盖板(203)的上方;所述伸缩套(202)为中空结构,且所述伸缩套(20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盖板(201)的下表面上,所述伸缩套(202)的下端固定在所述下盖板(203) 的上表面上;所述伸缩杆(20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盖板(201),所述伸缩杆(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203);所述弹簧(205)套设在所述伸缩杆(204)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智能气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组件(1)、第二弹簧组件(2);
所述第一弹簧组件(1)包括:气筒(101)、顶板(102)、活塞杆(103)、底板(104)、导向套(105)、密封塞(106)、活塞(107)、充气阀(108)、内管(109)、堵头(111)、压力检测器(112);所述气筒(101)为中空结构;所述顶板(102)设置在所述气筒(101)的上端;所述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所述顶板(102)并伸入到所述气筒(101)内部,且所述活塞杆(103)与所述气筒(101)呈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04)固定在所述气筒(101)的下端;所述导向套(105)紧贴所述气筒(101)内部的顶壁;所述密封塞(106)设置在所述导向套(105)下方;所述活塞杆(103)的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105)和所述密封塞(106);活塞杆(103)的位于所述气筒(101)内的一端上固定有所述活塞(107);所述底板(104)的中部设置设置所述堵头(111);所述堵头(111)密封所述气筒(101)的下端;所述堵头(111)内设置有所述内管(109);所述内管(109)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筒(101),另一端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112);所述压力检测器(112)连接外部电源;
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组件(1)上,所述第二弹簧组件(2)包括:上盖板(201)、伸缩套(202)、下盖板(203)、伸缩杆(204)、弹簧(205);所述下盖板(203)固定在所述活塞杆(103)的上端;所述上盖板(201)相对设置在所述下盖板(203)的上方;所述伸缩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湘俊气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