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23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4
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包括立柱、底座以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急诊科经常会使用到氧气瓶,现有技术中的氧气瓶运输装置大多数都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搬上车架,比较费力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滑块固定在滑轨的上端,然后用手抓住立柱上端的握把,使立柱稍微向前倾斜,将U形架卡到氧气瓶上,然后关闭半圆环,使U形架和半圆环可以套紧氧气瓶,然后再向后拉立柱,使立柱扶正,将氧气瓶带到底座的上方,比较省力。

Oxygen transport device for emergency depar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急诊指医院的急诊科。急诊在英语被写作“Emergencytreatment”,意思是紧急情况下的治疗。分为紧急救治和抢救。它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急诊科经常会使用到氧气瓶,现有技术中的氧气瓶运输装置大多数都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搬上车架,比较费力气,为此我们提出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急诊科经常会使用到氧气瓶,现有技术中的氧气瓶运输装置大多数都需要人力将氧气瓶搬上车架,比较费力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所述运输架包括:托架,所述托架包括立柱、底座以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立柱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撑起架,所述撑起架包括U形架和滑块,所述U形架与氧气瓶可拆卸连接,且U形架后端与滑块铰接连接,所述滑块与立柱滑动连接;氧气瓶绑带,所述氧气瓶绑带连接在立柱的侧面。优选的,所述U形架口部的宽度和氧气瓶的直接保持一致,所述氧气瓶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圆环,所述U形架从氧气瓶的侧面插入并卡在支撑圆环的下方。优选的,所述U形架口部的一侧与半圆环的一端铰接连接,且U形架的另一端与半圆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U形架和半圆环上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插有固定销。优选的,所述氧气瓶绑带连接在立柱的下端,所述氧气瓶绑带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且氧气瓶的另一端通过插扣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上固定设有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且滑块与滑轨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块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立柱上滑动连接有插销。1、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滑块固定在滑轨的上端,然后用手抓住立柱上端的握把,使立柱稍微向前倾斜,将U形架卡到氧气瓶上,然后关闭半圆环,使U形架和半圆环可以套紧氧气瓶,然后再向后拉立柱,使立柱扶正,将氧气瓶带到底座的上方,比较省力;2、本技术在翘起氧气瓶的时候,滑块通过插销固定在滑轨的上端,防止氧气瓶的瓶底和底座发生碰撞,可以松开插销,将氧气瓶带动到底座上方后,可以撤出插销,使氧气瓶和底座接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插销与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U形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运输架、2托架、3立柱、4底座、5U形架、6滑块、7氧气瓶、8氧气瓶绑带、9支撑圆环、10半圆环、11固定销、12插扣、13弹簧、14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5给出,本技术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1,运输架1包括:托架2,托架2包括立柱3、底座4以及行走轮,行走轮安装在底座4的下方,立柱3固定在底座4的上表面,行走轮可以设置的低一点,在倾斜立柱3的时候,底座4可以与地面接触作为支撑点,为了增大底座4和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可以在底座4的下方固定连接橡胶垫,用以防止底座4滑动,如图2所示,在倾斜立柱3的时候,底座4与地面之间受到的是一个斜向下方的力,在增加橡胶垫之后,可以有效防止打滑,底座4和立柱3形成一个杠杆结构,方便翘起氧气瓶7,带动氧气瓶7上升,立柱3在扶正的时候,氧气瓶7可以自动贴向立柱3。撑起架,撑起架包括U形架5和滑块6,U形架5与氧气瓶7可拆卸连接,且U形架5后端与滑块6铰接连接,滑块6与立柱3滑动连接,本技术在需要将氧气瓶7搬运到底座4上时,可以先将滑块6固定在滑轨的上端,然后用手抓住立柱3上端的握把,使立柱3稍微向前倾斜,将U形架5卡到氧气瓶7上,然后关闭半圆环10,使U形架5和半圆环10可以套紧氧气瓶7,然后再向后拉立柱3,使立柱3扶正,将氧气瓶7带到底座4的上方,在扶正立柱3的时候,U形架5的高度增加,将氧气瓶7提起,此时可以用一只手轻轻扶住氧气瓶7,使氧气瓶7慢慢与立柱3贴近,用脚踩底座4,使立柱3竖直站立;氧气瓶绑带8,氧气瓶绑带8连接在立柱3的侧面,通过氧气瓶绑带8的设置,增加固定时的稳定性。U形架5口部的宽度和氧气瓶7的直接保持一致,氧气瓶7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圆环9,U形架5从氧气瓶7的侧面插入并卡在支撑圆环9的下方。U形架5口部的一侧与半圆环10的一端铰接连接,且U形架5的另一端与半圆环1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U形架5和半圆环10上贯穿设有连接孔,连接孔内插有固定销11。氧气瓶绑带8连接在立柱3的下端,氧气瓶绑带8的一端与立柱3固定连接,且氧气瓶7的另一端通过插扣12连接,插口12的结构和汽车安全带的固定扣结构类似,插入即可固定。立柱3上固定设有滑轨,滑块6与滑轨滑动连接,且滑块6与滑轨之间连接有弹簧13,滑块6上设有固定孔,立柱3上滑动连接有插销14,在翘起氧气瓶7的时候,滑块6通过插销14固定在滑轨的上端,防止氧气瓶7的瓶底和底座4发生碰撞,可以松开插销14,将氧气瓶7带动到底座4上方后,可以撤出插销14,使氧气瓶7和底座4接触。本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先将滑块6固定在滑轨的上端,然后用手抓住立柱3上端的握把,使立柱3稍微向前倾斜,将U形架5卡到氧气瓶7上,然后关闭半圆环10,使U形架5和半圆环10可以套紧氧气瓶7,然后再向后拉立柱3,使立柱3扶正,将氧气瓶7带到底座4的上方,比较省力,在翘起氧气瓶7的时候,滑块6通过插销14固定在滑轨的上端,防止氧气瓶7的瓶底和底座4发生碰撞,可以松开插销14,将氧气瓶7带动到底座4上方后,可以撤出插销14,使氧气瓶7和底座4接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架(1)包括:/n托架(2),所述托架(2)包括立柱(3)、底座(4)以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座(4)的下方,所述立柱(3)固定在底座(4)的上表面;/n撑起架,所述撑起架包括U形架(5)和滑块(6),所述U形架(5)与氧气瓶(7)可拆卸连接,且U形架(5)后端与滑块(6)铰接连接,所述滑块(6)与立柱(3)滑动连接;/n氧气瓶绑带(8),所述氧气瓶绑带(8)连接在立柱(3)的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包括运输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架(1)包括:
托架(2),所述托架(2)包括立柱(3)、底座(4)以及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底座(4)的下方,所述立柱(3)固定在底座(4)的上表面;
撑起架,所述撑起架包括U形架(5)和滑块(6),所述U形架(5)与氧气瓶(7)可拆卸连接,且U形架(5)后端与滑块(6)铰接连接,所述滑块(6)与立柱(3)滑动连接;
氧气瓶绑带(8),所述氧气瓶绑带(8)连接在立柱(3)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氧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架(5)口部的宽度和氧气瓶(7)的直径保持一致,所述氧气瓶(7)上一体成型有支撑圆环(9),所述U形架(5)从氧气瓶(7)的侧面插入并卡在支撑圆环(9)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科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雨晴车玲玲贾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