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01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旋转斜锲领域,尤其是一种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针对现有的由于悬吊斜楔负角度翻边的行程较大,导致模具的整体尺寸较大,模具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翼子板不具备夹持的功能,在翼子板进行翻边时容易滑动,导致加工失败,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对翼子板本体进行翻边的同时,还可以对翼子板本体进行夹持,制造成本低,省时省力,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Wing side flanging die rotary we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
本技术涉及旋转斜锲
,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
技术介绍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是轿车上最重要的外覆盖件之一,在加工过程中,对翼子板的翻边,通常是采用悬吊斜楔对翼子板进行负角度翻边;由于悬吊斜楔负角度翻边的行程较大,导致模具的整体尺寸较大,模具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翼子板不具备夹持的功能,在翼子板进行翻边时容易滑动,导致加工失败,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悬吊斜楔负角度翻边的行程较大,导致模具的整体尺寸较大,模具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翼子板不具备夹持的功能,在翼子板进行翻边时容易滑动,导致加工失败,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两个固定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两个固定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5),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7),两个固定柱(2)上分别开设有转动槽(8)和转动孔(9),转动槽(8)和转动孔(9)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顶部开设有夹持槽(12),夹持槽(12)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铰接槽(13),两个铰接槽(13)相...

【技术特征摘要】
1.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两个固定柱(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板(3),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4),固定块(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5),固定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限位块(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7),两个固定柱(2)上分别开设有转动槽(8)和转动孔(9),转动槽(8)和转动孔(9)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1),工作台(11)的顶部开设有夹持槽(12),夹持槽(12)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铰接槽(13),两个铰接槽(13)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放置槽(14),放置槽(14)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15),两个滑动杆(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16),两个第一铰接座(16)上均铰接有倾斜对称设置的铰接杆(17),两个铰接杆(17)远离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座(18),两个第二铰接座(18)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9),两个移动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夹持槽(12)内并固定安装有夹持板(20),工作台(11)的两侧均开设有转孔(21),两个转孔(21)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22),两个转轴(2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放置槽(14)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23),且凸轮(23)的底端与滑动杆(15)的顶端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侧翻边模具旋转斜锲,其特征在于,两个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士春张岭朱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卡明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