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
本技术涉及质子重离子治疗患者图像采集配准引导设备以及数字化设备锥束CT及CT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质子重离子治疗患者图像采集配准引导设备以及数字化设备锥束CT及CT设备的地轨机构以及地轨机构的电机传动系统都安装在地面的下部,地面上设置防护槽采用链板并跟随地轨上小车一起运动,在现有的技术中采用链板并跟随地轨上小车一起运动的传动方式,由于链板的结构面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大,链板的运动的动作幅度大等因素,影响了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的同时,还给设备操作人员带来人身安全,如当设备操作人员不小心踩到链板时,会造成操作人员摔倒的情况发生;另外,质子重离子治疗患者图像采集配准引导设备以及数字化设备锥束CT及CT设备的地轨机构传动采用了齿轮结构传动,其还具有传动精度低、维护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实现了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包括地轨框架、小车、导轨、伺服驱动装置、链条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包括地轨框架、小车、导轨、伺服驱动装置、链条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轨框架上设置平行的导轨;所述的小车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小车内部,驱动所述的小车沿所述的导轨左右运动;在所述的小车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地轨框架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包括地轨框架、小车、导轨、伺服驱动装置、链条随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轨框架上设置平行的导轨;所述的小车通过滑块活动连接在导轨上,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小车内部,驱动所述的小车沿所述的导轨左右运动;在所述的小车的上部活动连接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地轨框架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轨框架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的地轨框架还包括运动台面、机架、横档、支撑架、边支撑架、连接角钢、支座、膨胀螺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大头螺钉;在机架上平行前后对称固定所述的导轨;在机架上方固定支座,在支座的上方固定运动台面;在运动台面中间设置横档,在横档的下方固定支撑架,并连接固定机架;在机架的一侧固定边支撑架;边支撑架与运动台面连接在同一平面上,在边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角钢;在边支撑架的上方设置第一盖板;在所述的运动台面的中间设置第三盖板;在第三盖板的两侧设置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在所述的链条随动装置的两侧设置第二盖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用大头螺钉固定;在机架的下方设置若干个膨胀螺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平行设置在所述小车的四个角上;所述的小车还包括小车支架、立板、支架、滑轮轴、滑轮、第一轴座、第二轴座;在小车支架的两侧固定立板4;在所述的滑块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所述的滑块的一侧固定在立板上,在立板上固定连接支架,在支架内设置若干个滑轮轴,在滑轮轴上活动连接滑轮,在支架的后端连接第一轴座;滑轮轴的一端与第一轴座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前端连接第二轴座;滑轮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轴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锥束CT及CT的地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驱动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同步带主动轮、第一同步带从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文骑,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再启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