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78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炒锅,包括炒锅本体,所述炒锅本体底部连接有若干导热片,相邻的所述导热片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导热片呈条形曲线结构;能够通过锅体底部的导热片提高锅体的受热面积,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加快锅体的导热速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节省资源,同时通过扣合的锅盖,保证锅体顶部的密封性,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适合推广使用。

An efficient and energy-saving frying 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炒锅
本技术涉及炒锅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炒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在用餐方面选择到饭店就餐;目前饭店使用的炒锅是一种传统的炒锅,配合饭店中使用的炉灶使用,这种炒锅需要加热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炒菜的温度,炒锅的导热效率较低,浪费燃料资源,能源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用以解决现有炒锅导热效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炒锅,包括炒锅本体,所述炒锅本体底部连接有若干导热片,所述炒锅本体顶部连接有锅沿;所述锅沿顶部扣合有锅盖;所述锅沿顶部开有凹槽;所述锅盖顶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上活动连接把手;所述锅盖底部连接有气圈;所述锅盖上开有一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和气圈连通的气道;所述套管内活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通过连杆连接把手;所述套管顶部竖直方向开贯穿内外侧的有腔槽;所述腔槽内部一侧开有若干卡槽;所述把手底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垂直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底端连接有与所述腔槽和卡槽均匹配的卡块。优化的,相邻的所述导热片之间存有间隙。优化的,所述导热片呈条形曲线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能够通过锅体底部的导热片提高锅体的受热面积,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加快锅体的导热速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节省资源,同时通过扣合的锅盖,保证锅体顶部的密封性,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有利于经济的发展,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锅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正剖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套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把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炒锅本体1,所述炒锅本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导热片2;导热片可以在使用时增大受热面积,加快炒锅的导热速率,从而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导热效果,请参阅图2所示,相邻的所述导热片2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导热片2呈条形曲线结构。实施例2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与实施例1节本相同,优选的,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炒锅本体1顶部连接有锅沿3;所述锅沿3顶部扣合有锅盖4;所述锅沿3顶部开有凹槽31;所述锅盖4顶部连接有套管41,所述套管41上活动连接把手42;所述锅盖4底部连接有气圈43;煮菜时,扣合的锅盖起着密封在作用,减少锅内的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达到节能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所述锅盖4上开有一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41和气圈43连通的气道44;所述套管41内活动设有活塞45,所述活塞45顶部通过连杆46连接把手42;使用时,可通过把手按动活塞使气圈内部充气,从而与锅体顶部的锅沿紧密贴合,达到进一步的密封效果。所述套管41顶部竖直方向开贯穿内外侧的有腔槽411;所述腔槽411内部一侧开有若干卡槽412;所述把手42底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垂直连接有竖杆421,所述竖杆421底端连接有与所述腔槽411和卡槽412均匹配的卡块422;按动把手,卡块通过腔槽向下移动,根据使用情况,把手按动到适当位置时转动把手,卡块卡进卡槽,从而达到固定活塞的作用。实施例3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炒锅的对比数据,使用相同材质制作的炒锅,加入相同数量的水,使用相同大小的火;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节能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导热片(2),所述炒锅本体(1)顶部连接有锅沿(3);所述锅沿(3)顶部扣合有锅盖(4),所述锅沿(3)顶部开有凹槽(31);/n所述锅盖(4)顶部连接有套管(41),所述套管(41)上活动连接把手(42);所述锅盖(4)底部连接有气圈(43);所述锅盖(4)上开有一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41)和气圈(43)连通的气道(44);所述套管(41)内活动设有活塞(45),所述活塞(45)顶部通过连杆(46)连接把手(42);/n所述套管(41)顶部竖直方向开贯穿内外侧的有腔槽(411);所述腔槽(411)内部一侧开有若干卡槽(412);所述把手(42)底部靠近端部的位置垂直连接有竖杆(421),所述竖杆(421)底端连接有与所述腔槽(411)和卡槽(412)均匹配的卡块(4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炒锅,包括炒锅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本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导热片(2),所述炒锅本体(1)顶部连接有锅沿(3);所述锅沿(3)顶部扣合有锅盖(4),所述锅沿(3)顶部开有凹槽(31);
所述锅盖(4)顶部连接有套管(41),所述套管(41)上活动连接把手(42);所述锅盖(4)底部连接有气圈(43);所述锅盖(4)上开有一条两端分别与所述套管(41)和气圈(43)连通的气道(44);所述套管(41)内活动设有活塞(45),所述活塞(45)顶部通过连杆(46)连接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厨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