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及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2321449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及电池,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包括将极片裁切成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将第一极片段靠近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使第一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极耳部与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对第二极片段与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使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重新形成一个整体。及通过该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的电池。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具有可对极片进行翻折加工,使极片的一部分形成极耳的优点。

The processing method and battery of pole piece folding adhesi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及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制成的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行业发展迅速,锂电池已成为当今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最广泛的电池,由于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重量轻、构造灵活性大等独特性能,使得锂电池逐步取代镍镉充电电池。但随着高端数码锂电池和动力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对锂电池的制造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锂电芯的极片和极耳为两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锂电芯生产过程中,通过超声波焊接技术或激光焊接技术将裁切好的极耳焊接在极片上,以将极片和极耳固定在一起并使两者之间实现电连接,然而,这种加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裁切出的极耳上容易存留毛刺,导致当极耳固定到极片上后,毛刺容易刺穿隔膜,造成锂电芯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发生短接,从而使得卷制出的锂电芯出现短路。第二,当极耳与极片之间出现脱焊的情况时,会导致卷制出的锂电芯无法正常使用。第三,锂电芯生产过程中,除了极耳料卷外,还需要额外配置极耳料卷进行配套加工,导致生产用料增加,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极片进行翻折加工,使极片的一部分形成极耳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极片自身的一部分翻折成极耳使用的电池。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中,包括将极片裁切成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将第一极片段靠近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使第一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极耳部与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对第二极片段与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使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重新形成一个整体。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能够有效、可靠的将极片自身的一部分翻折形成极耳使用,使得极片加工过程中无需为极片额外配置极耳料卷,且无需进行极耳裁切、极耳焊接等加工工序,简化了极片的加工步骤,同时还能够消除极片被极耳附带的毛刺刺穿的风险,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此外,专利技术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极片还能够满足电芯卷绕设备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一个优选地方案是,将第一极片段靠近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的步骤包括:将第一极片段靠近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朝第一极片段外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弯曲,并对弯曲处进行按压定型,使第一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由上可见,通过对极耳部与极片部的翻折处进行按压定型,能够有效的避免贴胶处理及后续极片段加工过程中,极耳部与极片部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保证翻折加工后的极片段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进一步地方案是,极耳部与极片部之间的夹角为70°至1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极耳部与极片部之间的夹角为90°。由上可见,极片部与极耳部之间的夹角可根据生产要求进行相应的更改。另一个优选地方案是,对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在进行贴胶处理前,使第二极片段位于极片部的延长线上。由上可见,使第二极片段位于极片部的延长线上后在进行贴胶处理,能够保证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重新形成的整体能够满足电芯卷绕设备的自动化生产要求。进一步的方案是,对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贴胶处理时,使胶带分别贴合在极片部、极耳部和第二片段上。由上可见,通过对贴胶位置的设置,保证贴胶后第一极片段的极片部与极耳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同时也保证了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对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的第一面上粘贴第一胶带层;在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的第二面上粘贴第二胶带层。由上可见,对第一极片段的正反面和第二极片段的正反面均进行贴胶处理,既能够提高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又能够防止极片段切断处残留的毛刺裸露在外,降低了极片段被自身残留的毛刺刺穿的风险。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对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在进行贴胶处理前,使第二极片段平行于极片部,并使第二极片段与极片部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上可见,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的相对位置设置,保证了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从而使得贴胶处理后重新形成的极片的精度能够满足电芯卷绕设备的连续自动化生产要求。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对翻折后的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贴胶处理时,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之间的间距为2毫米至4毫米。由上可见,第一极片段与第二极片段之间的间距可根据生产要求进行调整。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和电芯,电芯安装在壳体内,电芯包括极片段,其中,极片段的一端被翻折,使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极耳部和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极耳部与壳体上的电极电连接。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和次品率低等优点,此外,通过对极片段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电池出现短路、故障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极片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极片的第一变化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第一极片段的第一变化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第一极片段的第二变化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的贴胶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的极片的第二变化状态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用于将极片裁切成两部分,并对裁切出的一段极片进行翻折加工,以将该段极片自身的一部分作为极耳,同时在完成该段极片的翻折加工后,将裁切形成的两部分极片重新贴合在一起,使得贴合后的重新形成的极片整体能够满足电芯卷绕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相比于传统的将裁切出的极耳焊接到极片上的加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能够减小极片被刺穿的几率,同时无需为极片额外配置极耳料卷,节省加工材料,简化加工步骤,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参照图1至图6,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包括:首先,将极片1裁切成第一极片段11和第二极片段12,接着,将第一极片段11靠近第二极片段12的一部分进行翻折,使得第一极片段11形成极耳部111和极片部112,并使极耳部111与极片部112之间部分重叠,从而使得极耳部111的一部分裸露在极片部112外。其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将第一极片段11靠近第二极片段12的一部分进行翻折时,先将第一极片段11靠近第二极片段12的一部分朝向第一极片段11外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弯曲,该预设角度为翻折完成后极耳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极片裁切成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n将所述第一极片段靠近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使所述第一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所述极耳部与所述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n对所述第二极片段与翻折后的所述第一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使所述第一极片段和所述第二极片段重新形成一个整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极片裁切成第一极片段和第二极片段;
将所述第一极片段靠近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使所述第一极片段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所述极耳部与所述极片部之间部分重叠;
对所述第二极片段与翻折后的所述第一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使所述第一极片段和所述第二极片段重新形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第一极片段靠近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进行翻折形成极耳部和极片部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极片段靠近所述第二极片段的一部分朝第一极片段外进行预设角度的翻转弯曲,并对弯曲处进行按压定型,使第一极片段形成所述极耳部和所述极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部与所述极片部之间的夹角为70°至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部与所述极片部之间的夹角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翻折后的所述第一极片段与所述第二极片段进行贴胶处理的步骤还包括:
在进行贴胶处理前,使所述第二极片段位于所述极片部的延长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翻折贴胶的加工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霞杨琪杨达奇梁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