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拉式释放的车辆闩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05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1: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闩锁的双拉式机构(10)。所述双拉式机构(10)包括:释放连杆(12);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车辆闩锁的一部分上的缆线杆(14);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缆线杆(14)上的手动释放棘爪(16);安装在所述释放连杆(12)上的锁定弹簧(18);固定在所述缆线杆(14)上的缆线(20),其中,所述缆线杆(14)通过所述缆线(20)的致动第一次的枢转运动引起所述锁定弹簧(18)的移动,使得所述手动释放棘爪(16)的突起(44)容纳在所述释放连杆(12)的开口(42)中,并且其中,所述缆线(20)第二次的致动通过将所述突起(44)接合到所述开口(42)内引起所述释放连杆(12)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拉式释放的车辆闩锁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在2018年7月2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2/701,26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车辆闩锁的技术,尤其涉及采用双拉式释放的闩锁。
技术介绍
电动释放闩锁未配置将释放机构与闩锁保持系统分离的机械锁定系统,。这样,提供手动紧急释放机构以释放闩锁保持系统。这种紧急释放机构的应用通常直接连接到保持系统,导致“单次拉动”以手动释放闩锁。然而,取决于电释放闩锁的位置,需要替代的手动释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公开了一种车辆闩锁的双拉式机构。所述双拉式机构包括:释放连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车辆闩锁的一部分上的缆线杆;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缆线杆上的手动释放棘爪;安装在所述释放连杆上的锁定弹簧;固定至所述缆线杆的缆线,其中,通过所述缆线的第一次致动的所述缆线杆的枢转运动引起所述锁定弹簧的移动,使得所述手动释放棘爪的突起容纳在所述释放连杆的开口中,并且其中所述缆线的第二次致动通过将所述突起接合到所述开口中引起释放连杆的运动。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作为任何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所述释放连杆使所述锁定弹簧的一部分接触所述手动释放棘爪的所述突起,以便使所述突起离开所述释放连杆的所述开口。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作为任何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所述缆线杆的移动使得所述手动释放棘爪的一部分接触所述锁定弹簧的一部分以移动直到所述锁定弹簧一部分接合所述释放连杆的弹簧保持特征。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作为任何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所述释放连杆的移动导致所述锁定弹簧的一部分接触复位特征,使得所述锁定弹簧不再接合所述释放连杆的所述弹簧保留特征。除了上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之外,或作为任何前述实施例的替代,所述缆线固定到内部车门把手。附图说明以下描述不应被视为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参考下面附图,相同的元件编号相同:图1是完成与车辆闩锁一起使用的双拉式释放机构的立体图。图1A是图1的双拉式释放机构在第一次拉动之前处于空挡位置的视图;图1B是图1的双双拉式释放机构在第一拉动之后的视图;图1C是图1的双拉式释放机构在第一次拉动之后,处于全行程位置的视图;图1D是图1的双拉式释放机构在第一次拉动后返回空挡位置的视图;图2A是图1的双拉式释放机构在第一次拉动后发生第二次拉动后的视图;和图2B和2C是双拉式释放机构的立体图,示出了双拉式释放机构的锁定弹簧的释放。具体实施方式在此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参考附图给出了所公开的装置和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双拉式释放机构10的立体图。双拉式释放机构10包括释放连杆12,缆线杆14,手动释放棘爪16和锁定弹簧18。缆线20固定到缆线杆14。如上所述,双拉式释放机构10可以与电动释放闩锁(未示出)一起使用,使得双拉式释放机构10可以用于电动释放闩锁的手动释放。现在参考图1-2C,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描述双拉式释放机构10的操作。当双拉式释放机构10处于空档位置(图1A)并且当缆线20沿箭头22的方向被拉动时,缆线杆14将沿箭头24的方向旋转或枢转。可以理解的是,缆线杆14可枢转地安装到车辆闩锁(未示出)的一部分以绕轴线26移动。在该移动期间,手动释放棘爪16的一部分将接触锁定弹簧18的一部分或在一个实施例中接触锁定弹簧18的突起28,使得缆索杆14沿箭头24的方向绕轴线26的运动将使锁定弹簧18的一部分30沿箭头32的方向移动并且被弹簧保持特征34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并且如至少在图2C中所示,弹簧保持特征34具有倾斜表面35和边缘37,边缘37接合锁定弹簧18的部分30。可以理解的是,手动释放棘爪16可枢转地安装到缆线杆14上以绕轴线36移动,并且锁定弹簧18安装到释放连杆12的突起38上,使得锁定弹簧18的部分30或其他部分可以沿箭头32的方向移动。例如,锁定弹簧的端部40可以接合释放连杆12的特征,以便当锁定弹簧的部分30沿箭头32的方向移动时,在与箭头32相反的方向上提供偏置力。一旦锁定弹簧18的部分30被弹簧保持特征34接合,当释放连杆12移回到空挡位置时,开口,通道或腔42将能够接收释放棘爪14的突起44。这是由于释放棘爪16沿箭头46的方向绕轴线36弹性偏置,并且缆线杆14沿箭头48的方向绕轴线26弹性偏置,并且锁定弹簧18的部分30不再阻塞开口42。这样当并且当箭头22的方向上的缆线拉力停止时,缆线杆14沿箭头45的方向枢转或旋转,并且由于释放棘爪16沿箭头46的方向被弹簧偏压,因此突出44将当缆线杆移回空挡位置时在通道42中被接收。如图1D所示。此后,一旦缆线20从图1D所示的位置被拉动第二次,释放连杆12也将通过突出部44在通道42中的接合而沿箭头22的方向移动。该移动至少在图2A中示出。释放连杆12可操作地连接到闩锁的一部分,该部分使得其被释放或者闩锁的部件的任何其他期望的运动引起期望的效果。因此,并且通过缆线20的双次拉动,释放连杆12通过释放棘爪16与释放连杆12的接合而移动,这在第一次拉动之后发生。随着释放连杆12沿箭头22的方向移动,锁定弹簧18的另一部分50将接合复位特征52,复位特征52具有成角度或倒角的表面54,其使锁定弹簧18的另一部分50沿箭头56的方向移动,使得锁定弹簧18的部分30不再与弹簧保持特征34接合,并且锁定弹簧18可以移回到至少图1A所示的位置。在该运动期间(例如,由于锁定弹簧18的弹簧偏差),锁定弹簧18将接触释放棘爪16的突起44并使其围绕轴线36枢转,使得释放棘爪16的突起44不再接合开口、通道或腔体42。这样,释放连杆12和双拉式机构10可以返回到如图1A所示的空挡位置。此后,可以再次操作双拉式释放机构10的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拉式释放机构10的缆线20可以固定到车辆的内部车门把手70。在一个实施例中,双拉式释放机构10可操作地固定到车辆闩锁,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车辆闩锁是位于车辆后门中的电子闩锁。术语“约”旨在包括与基于提交申请时可用设备的特定量的测量相关联的误差程度。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意图限制本公开。如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组。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并且可以用等同物替换其元件。另外,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公开的教导。因此,意图是本公开不限于作为预期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闩锁的双拉式机构(10),包括:/n释放连杆(12);/n缆线杆(14),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车辆闩锁的一部分上;/n手动释放棘爪(16),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缆线杆(14)上;/n锁定弹簧(18),其安装在所述释放连杆(12)上;/n固定至所述缆线杆(14)的缆线(20),其中,通过所述缆线(20)的第一次致动的所述缆线杆(14)的枢转运动引起所述锁定弹簧(18)的移动,使得所述手动释放棘爪(16)的突起(44)容纳在所述释放连杆(12)的开口(42)中,并且其中,所述缆线(20)的第二次致动通过将所述突起(44)接合到所述开口(42)内引起所述释放连杆(12)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20 US 62/701,2651.一种车辆闩锁的双拉式机构(10),包括:
释放连杆(12);
缆线杆(14),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车辆闩锁的一部分上;
手动释放棘爪(16),其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缆线杆(14)上;
锁定弹簧(18),其安装在所述释放连杆(12)上;
固定至所述缆线杆(14)的缆线(20),其中,通过所述缆线(20)的第一次致动的所述缆线杆(14)的枢转运动引起所述锁定弹簧(18)的移动,使得所述手动释放棘爪(16)的突起(44)容纳在所述释放连杆(12)的开口(42)中,并且其中,所述缆线(20)的第二次致动通过将所述突起(44)接合到所述开口(42)内引起所述释放连杆(12)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式机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纳德·迈克尔·帕金斯
申请(专利权)人:因特瓦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