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093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用无水乙醇清洗后烘干,分别破碎再混合成骨头粉末;(2)将Fe(NO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porous composite conducto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多孔导体材料是近十几年内发展起来的新材料,相对于普通的导体材料,它具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特性,性能更加,得到了各个领域研究者的热切关注,未来也将是研究的重点。多孔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电磁波吸收特性以及很大的比表面积,在通讯工程、电化学领域、环保工程等读个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成为科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多孔导体材料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广阔的用途,研究和应用多孔导体材料具有很大的意义。本专利技术将动物骨粉、金属材料以及其它的外加剂复合烧制了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具有适中的孔隙率,较好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具有适中的孔隙率,较好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30-60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5-35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2)将Fe(NO3)3·9H2O、Zn(NO3)2·6H2O、Mg(NO3)2·6H2O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7.8:6.5:1:2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3)将0.5mL浓盐酸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到34g正硅酸乙酯中,水解反应20-40min后,加入15.8g磷酸三乙酯,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反应15-30min,再加入80mL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以及0.85gCeO2,水浴反应形成溶胶,在110℃烘箱中烘3-4h,然后于550-750℃下煅烧得到晶体粉末;(4)取步骤(3)中得到的晶体粉末26-32份,步骤(1)中得到的骨头粉末34-42份于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8份分散剂、36-44份粘结剂混合1h,将混料在6-8MPa下模压成型,煅烧后即得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的重量比为2:1:0.5。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水浴反应的温度为40-60℃,反应时间为2-3h。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煅烧温度为950-1100℃,煅烧时间为3-6h。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的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和石蜡按照重量比3:5:1混合而成。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材料中采用了牛骨、猪骨和鸡骨按照一定重量比混合,使材料的烧制温度较低,降低成本,百度较好。(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并且导电性好,可用作电极材料、吸附材料、分离材料等多个领域,应用范围广泛,使用价值较高。(3)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具有适中的孔隙率,较好的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60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5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按照重量比为2:1:0.5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2)将Fe(NO3)3·9H2O、Zn(NO3)2·6H2O、Mg(NO3)2·6H2O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7.8:6.5:1:2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3)将0.5mL浓盐酸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到34g正硅酸乙酯中,水解反应40min后,加入15.8g磷酸三乙酯,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反应15min,再加入80mL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以及0.85gCeO2,40℃水浴反应3h形成溶胶,在110℃烘箱中烘4h,然后于550℃下煅烧得到晶体粉末;(4)取步骤(3)中得到的晶体粉末32份,步骤(1)中得到的骨头粉末34份于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8份分散剂和36份粘结剂混合1h,将混料在8MPa下模压成型,950℃煅烧6h即得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和石蜡按照重量比3:5:1混合而成。实施例2(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30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5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按照重量比为2:1:0.5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2)将Fe(NO3)3·9H2O、Zn(NO3)2·6H2O、Mg(NO3)2·6H2O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7.8:6.5:1:2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3)将0.5mL浓盐酸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到34g正硅酸乙酯中,水解反应20min后,加入15.8g磷酸三乙酯,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反应30min,再加入80mL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以及0.85gCeO2,60℃水浴反应2h形成溶胶,在110℃烘箱中烘3h,然后于750℃下煅烧得到晶体粉末;(4)取步骤(3)中得到的晶体粉末26份,步骤(1)中得到的骨头粉末42份于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份分散剂和44份粘结剂混合1h,将混料在6MPa下模压成型,1100℃煅烧3h即得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粘结剂为羧甲基纤维素、硬脂酸和石蜡按照重量比3:5:1混合而成。实施例3(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55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0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按照重量比为2:1:0.5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2)将Fe(NO3)3·9H2O、Zn(NO3)2·6H2O、Mg(NO3)2·6H2O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7.8:6.5:1:2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3)将0.5mL浓盐酸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到34g正硅酸乙酯中,水解反应35min后,加入15.8g磷酸三乙酯,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反应20min,再加入80mL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以及0.85gCeO2,45℃水浴反应2.6h形成溶胶,在110℃烘箱中烘3.6h,然后于600℃下煅烧得到晶体粉末;(4)取步骤(3)中得到的晶体粉末30份,步骤(1)中得到的骨头粉末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n(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30-60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5-35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n(2)将Fe(N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结构复合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牛骨、猪骨和鸡骨用沸水煮30-60min,然后浸泡于0.05wt%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5-35min,取出后用无水乙醇清洗4次,置于70℃烘箱中烘24h,然后分别破碎成粉末,将牛骨粉末、猪骨粉末和鸡骨粉末混合均匀得到骨头粉末;
(2)将Fe(NO3)3·9H2O、Zn(NO3)2·6H2O、Mg(NO3)2·6H2O和去离子水按照重量比7.8:6.5:1:20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
(3)将0.5mL浓盐酸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到34g正硅酸乙酯中,水解反应20-40min后,加入15.8g磷酸三乙酯,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反应15-30min,再加入80mL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以及0.85gCeO2,水浴反应形成溶胶,在110℃烘箱中烘3-4h,然后于550-750℃下煅烧得到晶体粉末;
(4)取步骤(3)中得到的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建朝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