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丽云专利>正文

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45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操作箱体、筛网和扣合在箱体上的方形板,筛网通过卡槽活接在箱体内,筛网上且位于标本的外侧设有电极片,筛网上还设有固定标本的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箱体的外部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模拟食道,模拟食道上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带,箱体的外部且与模拟食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圆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模拟食管与胃并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的目的,且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循环操作,而且能实现消化道各种治疗附件的操作配合模拟训练,功能性强,并有助于提高内镜专科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实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教学模型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
本技术涉及教学模型
,具体是指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
技术介绍
据《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道,恶性肿瘤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健康观念的不断增强,迫切使得现今的医护人员的治疗手段要不断更新,并要求其在达到治愈的前提下实现对患者少创伤、手术低风险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现今出现了利用内镜下介入治疗的方式来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医学手段。近年来内镜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诊疗手段,并为患者提供了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这项技术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并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就需要一种能供医护人员训练操作的模型。但是,现有的内镜下介入治疗训练模型在功能上比较单一,不能实现其各种不同附件使用配合的训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实现介入治疗附件操作的训练操作模型。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操作箱体、筛网和扣合在箱体上的方形板,所述筛网通过卡槽活接在箱体内,所述筛网上且位于标本的外侧设有电极片,所述筛网上还设有固定标本的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模拟食道,所述模拟食道上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带,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与模拟食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圆管。通过设置模拟食道能够实现模拟胃镜的钳道口目的,在具体操作时治疗附件从模拟食道钳道口进入;设置的伸出到箱体外部的圆管能够实现模拟十二指肠乳头的目的,方便在进行模拟操作ERCP时导丝从此处进入;设置的电极片以及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能够方便训练人员实现对新鲜哺乳动物标本的各种操作,并实现通过在新鲜动物标本上进行各种介入治疗附件的操作演示,且能通过本技术观察到此操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优选地,所述筛网的周向位置间距设有若干卡合部,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与卡合部相卡接的凹槽;所述电极片粘接在筛网上,与所述电极片电连接的导线穿过筛网后从箱体的下端穿出,所述箱体且穿过导线的位置设有密封。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均设为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的手持端通过定位螺钉固接在筛网上部位置。优选地,所述圆管穿过方形板后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方形板上。优选地,所述模拟食道为塑料管,其直径为2.5cm,长度为25cm。优选地,所述箱体设为上部开口的透明塑料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能够实现模拟人体食管与胃并进行内镜下介入治疗的目的,使得医护人员能够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训练,进而提高其自身医护水平;(2)本技术能够实现消化道各种介入治疗以及各种治疗附件的使用配合模拟训练,且通过弹簧夹来实现悬韧带的支持作用,功能性强;(3)本技术在进行介入治疗操作训练时,当进行首次的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止血夹夹闭等操作后,可另取一块与原有的部位相同位置的结构放置在此位置,并将原先操作过的拿掉,并通过几个弹簧夹进行对其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本技术的循环利用,节省医用材料;(4)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材料易得,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和广泛的市场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中筛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中箱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101、凹槽,102、开口,2、筛网,201、卡合部,3、方形板,4、标本,5、电极片,6、固定部一,7、固定部二,8、固定部三,9、模拟食道,901、固定带,10、圆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4,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操作箱体1、筛网2和扣合在箱体1上的方形板3,筛网2通过卡槽活接在箱体1内,筛网2上且位于标本4的外侧设有电极片5,筛网2上还设有固定标本4的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箱体1的外部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模拟食道9,模拟食道9上且位于箱体1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带901,箱体1的外部且与模拟食道9相对的一端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圆管10。在具体实施时,将一个新鲜的猪胃标本4放入箱体1内的筛网2上,且标本4的食管端与模拟食道9通过固定带901连接,标本4的十二指肠远端与伸入到箱体1内的圆管10的端部连接,并通过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将标本4固定起来,使之形成模拟病人胃腔改变姿势,电极片5位于标本4的下部,开始进行模拟实验;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拿掉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对标本4的固定,从模拟食道上的胃镜钳道口伸入治疗附件以及导丝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圆管10,可再次取相同部位的肌肉组织放置在相应的位置并通过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对其进行固定(例如将其夹持在筛网2上),从而继续进行训练,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筛网2的周向位置间距设有若干卡合部201,箱体1内设有若干与卡合部201相卡接的凹槽101;电极片5粘接在筛网2上,与电极片5电连接的导线穿过筛网2后从箱体1的下端穿出,箱体1且穿过导线的位置设有密封。在进行制作时,通过金属丝交叉编制即可形成筛网2,通过在筛网2上设置凸出式的卡合部201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凹槽101内,实现筛网2在箱体1内的固定。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均设为弹簧夹,弹簧夹的手持端通过定位螺钉固接在筛网2上部位置。在具体使用时,由于现有的弹簧夹的手持端均设有通孔,故通过将定位螺钉穿过通孔而后插接在筛网2上即可实现各个弹簧夹的固定;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分别将固定部一6、固定部二7和固定部三8分别固定在标本4的上部小弯、下部小弯和中部大弯位置,形成了患者胃腔的改变姿势,达到模拟训练的目的。圆管10穿过方形板3后通过粘接剂粘接在方形板3上。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可通过圆管10将各种治疗附件伸进去达到模拟实验的目的,且圆管10作为模拟十二指肠乳头的角色。模拟食道9为塑料管,其直径为2.5cm,长度为25cm。在进行模拟实验时,通过模拟食道9伸入到箱体1内部一端的固定带901来将标本4的食管端与模拟食道9连接,达到模拟实验的目的。箱体1设为上部带有开口102的透明塑料结构。在对箱体1和模拟食道9进行材料的选择时,可选择PVC塑料材质来制作。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操作箱体、筛网和扣合在箱体上的方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通过卡槽活接在箱体内,所述筛网上且位于标本的外侧设有电极片,所述筛网上还设有固定标本的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模拟食道,所述模拟食道上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带,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与模拟食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圆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包括模拟操作箱体、筛网和扣合在箱体上的方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通过卡槽活接在箱体内,所述筛网上且位于标本的外侧设有电极片,所述筛网上还设有固定标本的固定部一、固定部二和固定部三;所述箱体的外部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模拟食道,所述模拟食道上且位于箱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带,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与模拟食道相对的一端设有延伸到其内部的圆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下介入治疗附件操作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周向位置间距设有若干卡合部,所述箱体内设有若干与卡合部相卡接的凹槽;所述电极片粘接在筛网上,与所述电极片电连接的导线穿过筛网后从箱体的下端穿出,所述箱体且穿过导线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云李秀梅陈光毅苏雪芬廖素珠邓金川卢清乾邱明晓张荣伟陈蔓
申请(专利权)人:潘丽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