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01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包括具有人体下肢形状的包埋仿体、动脉软管、静脉软管、泵体、储液装置、感应开关、感应片和振动模块;其中,动脉软管和静脉软管均嵌设在包埋仿体中;泵体分别与动脉软管和静脉软管相连,泵体用于将储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至动脉软管和静脉软管中;感应开关与感应片相连,感应片包覆在静脉软管上设定区域的侧壁面上;振动模块嵌设在包埋仿体中,振动模块与感应开关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实现了在针头穿透静脉软管后,练习者可以通过感受振动来发现操作错误,从而保证了练习者能够掌握正确的穿刺手法,提升了临床操作的准确度。

Training model of femoral vein pun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学教学模型
,尤其涉及一种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
技术介绍
股静脉穿刺置管主要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透析、静脉营养、浅静脉穿刺输液困难者及癌症化疗患者等情况。传统盲穿股静脉依据股动脉、股静脉解剖结构进行定位。对于不同体型的患者,以及血管变形变异的患者均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导致出现反复穿刺,增加穿刺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此外,也可能出现误穿股动脉、损伤淋巴管、形成局部血肿、感染等并发症。而采用超声技术可清晰显示股静脉及伴行股动脉,通过超声技术的辅助监控进针路径,可以保证穿刺的准确性,避免上述并发症。因此,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应该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熟练掌握的重要技能。初学者需要一定的实践和动手操作才能取得进步,但是现有的有限且不全面的临床穿刺培训,并不利于初学者的快速成长。此外,现有的穿刺培训常常难以解决因进针过度而穿透静脉的问题,导致针刺到静脉以外的组织,比如神经组织或动脉等,给病人造成额外的痛苦。因此,研究一种用于超声引导下股静脉穿刺练习的模型十分必要。技术内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n包埋仿体;/n动脉软管和静脉软管,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均嵌设在所述包埋仿体中;/n泵体和储液装置,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相连,所述泵体用于将所述储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至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中;/n感应开关和感应片,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感应片相连,所述感应片包覆在所述静脉软管上设定区域的侧壁面上;/n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嵌设在所述包埋仿体中,所述振动模块与所述感应开关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埋仿体;
动脉软管和静脉软管,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均嵌设在所述包埋仿体中;
泵体和储液装置,所述泵体分别与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相连,所述泵体用于将所述储液装置中的液体输入至所述动脉软管和所述静脉软管中;
感应开关和感应片,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感应片相连,所述感应片包覆在所述静脉软管上设定区域的侧壁面上;
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嵌设在所述包埋仿体中,所述振动模块与所述感应开关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仿体上设置有穿刺部,所述感应片设置在所述静脉软管上的远离所述穿刺部的一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包覆在所述静脉软管的周向的1/2~2/3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片包覆在所述动脉软管的全部侧壁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静脉穿刺练习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萍崔立刚李国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