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310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它包括炉体、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所述炉体从入口至出口按照温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若干个温区;所述空气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温区上方的空气管路;所述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主管和与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系统简化,故障率低,故障易排查,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实现各个温区分区控制从而相互独立,空燃比精确调节,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失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
技术介绍
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的原理与烧嘴相同,在同样的燃烧效果下,连续加热炉的造价成本低,且节省燃气能源,虽然蓄热式连续加热炉的优势明显,但是目前现有的蓄热式连续加热炉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蓄热式连续加热炉总长26cm,不同的温区集中控制,造成每个温区的精度不准确,例如一区调节好空燃比后再调节二区,二区调节好后由于风压的变化导致一区的波动变化,各个温区始终处于相互影响的状态;二、空燃比难以调节,造成能源损失消耗;三、在出现故障的时候整个炉体系统全部瘫痪,故障难以排查,增加维护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安全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分区控制各个温区,提高燃烧精度,实现左右换向蓄热式燃烧,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它包括炉体、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所述炉体从入口至出口按照温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若干个温区;所述空气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温区上方的空气管路;所述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主管和与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空气管路包括空气接入管、空气支管、空气引出管和空气接出管,所述空气接入管通过空气支管与空气接出管相连接,所述空气支管与空气引出管交叉连接,所述空气接入管上设有变频鼓风引风系统。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空气引出管上还设有支管。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一端设置在天然气主管上,另一端与天然气管路连接,所述天然气管路分为两路布置在各个温区的两侧,所述天然气管路上设有若干个喷火支管,所述喷火支管一端为喷火口,所述天然气支管与天然气主管靠近的一端上设有比例调节阀。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天然气管路上设有两个电磁阀分别控制两路。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天然气主管上还设有总支管,所述总支管的一端设置在最低温区上方,另一端设置在最高温区上方,所述总支管在每个温区的部位均设有出气管。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每个温区均设有点火枪。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所述炉体外设有炉墙保温层,所述炉体的炉墙保温层和炉墙砌体之间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集中控制带来的各个温区相互影响的问题,实现各个温区分区控制从而相互独立,每个区的天燃气及空气比例需要按每个区的功率进行调节和分配,并且每个区控制的范围比较小,故可以提高调节精确;2、本技术将系统简化,故障率低,维修率低,故障简易排查,避免整个系统瘫痪的状况,有效节省了生产成本,并且解决了安全性问题;3、本技术在各个区的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均设有支管和调节阀,空燃比精确调节,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失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其中:炉体1、炉墙保温层2、蓄热球3、低温区4、低温区空气管路4.1、低温区空气接入管4.11、低温区空气支管4.12、低温区空气引出管4.13、低温区空气接出管4.14、低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4.2、低温区天然气支管4.3、低温区比例调节阀4.4、低温区电磁阀4.5、低温区喷火支管4.6、低温区喷火口4.7、中温区5、中温区空气管路5.1、中温区空气接入管5.11、中温区空气支管5.12、中温区空气引出管5.13、中温区空气接出管5.14、中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5.2、中温区天然气支管5.3、中温区比例调节阀5.4、中温区电磁阀5.5、中温区喷火支管5.6、中温区喷火口5.7、高温区6、高温区空气管路6.1、高温区空气接入管6.11、高温区空气支管6.12、高温区空气引出管6.13、高温区空气接出管6.14、高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6.2、高温区天然气支管6.3、高温区比例调节阀6.4、高温区电磁阀6.5、高温区喷火支管6.6、高温区喷火口6.7、天然气主管7、天然气接口7.1、总支管7.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5,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它包括炉体1、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所述炉体1外设有炉墙保温层2,所述炉体1的炉墙保温层2和炉墙砌体之间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3,所述炉体1从入口至出口依次分为高温区6、中温区5和低温区4。所述空气系统包括低温区空气管路4.1、中温区空气管路5.1和高温区空气管路6.1,所述低温区空气管路4.1分布在低温区上方,所述低温区空气管路4.1包括低温区空气接入管4.11、低温区空气支管4.12、低温区空气引出管4.13和低温区空气接出管4.14,所述低温区空气接入管4.11通过低温区空气支管4.12与低温区空气接出管4.14相连接,所述低温区空气支管4.12与低温区空气引出管4.13交叉连接,所述低温区空气接入管4.11上设有低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4.2;所述中温区空气管路5.1分布在中温区5上方,所述中温区空气管路5.1包括中温区空气接入管5.11、中温区空气支管5.12、中温区空气引出管5.13和中温区空气接出管5.14,其连接关系与低温区空气管路4.1相同,所述中温区空气接入管5.11上设有中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5.2;所述高温区空气管路6.1分布在高温区6上方,所述高温区空气管路6.1包括高温区空气接入管6.11、高温区空气支管6.12、高温区空气引出管6.13和高温区空气接出管6.14,其连接关系与低温区空气管路4.1相同,所述高温区空气接入管6.11上设有高温区变频鼓风引风系统6.2,所述高温区空气引出管6.13上还设有支管,因此增加了若干个空气出口,以便高温区的空燃比调节。所述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主管7、低温区天然气支管4.3、中温区天然气支管5.3、高温区天然气支管6.3和总支管7.2;所述天然气主管7的一端为天然气接口7.1,另一端上设有间隔排布的低温区天然气支管4.3、中温区天然气支管5.3、高温区天然气支管6.3和总支管7.2。所述低温区天然气支管4.3与低温区天然气管路连接,所述低温区天然气管路呈横U型,包括一个低温区竖管和两个低温区横管,其中两个低温区横管分别布满低温区的两侧,所述低温区横管上均匀分布着若干个低温区喷火支管4.6,所述低温区喷火支管4.6一端为低温区喷火口4.7,所述低温区天然气支管4.3与天然气主管7靠近的一端上设有低温区比例调节阀4.4,所述低温区天然气管路的低温区竖管上设有两个低温区电磁阀4.5,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所述炉体从入口至出口按照温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若干个温区;所述空气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温区上方的空气管路;所述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主管和与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空气系统和燃气系统;所述炉体一侧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蓄热球,所述炉体从入口至出口按照温度由高到低依次分为若干个温区;所述空气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各个温区上方的空气管路;所述燃气系统包括天然气主管和与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路包括空气接入管、空气支管、空气引出管和空气接出管,所述空气接入管通过空气支管与空气接出管相连接,所述空气支管与空气引出管交叉连接,所述空气接入管上设有变频鼓风引风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引出管上还设有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区控制的蓄热球连续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向各个温区的天然气支管一端设置在天然气主管上,另一端与天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洪林燕强匡阿林陈月建郁喜祥曹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