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99504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1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炉体(1)的内部设有燃气管道(41)和热风管道(42),燃气管道(41)经燃气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分别连接,热风管道(42)经热风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连接;所述燃气路上设有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热风路上设有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炉两侧燃烧温度均匀、提高钢坯质量、节省燃料的特点。

Layered and zoned combustion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pusher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推钢式加热炉结构,特别是一种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内的加热形式为在两侧设置燃烧嘴,两侧的燃烧嘴单独控制,然而由于单独控制,两侧燃烧嘴的燃气和空气的进气程度难以达到统一和一致,极易导致一侧燃烧嘴进气多,另一侧燃烧嘴进气少的现象,从而使得燃烧不均匀,加热炉内的两侧温度不均匀,造成钢坯两侧温度不均匀,钢坯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增加,还会造成燃料的浪费,提高了燃烧成本。因此,现有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的燃烧结构存在燃烧温度不均匀、加热钢坯质量降低、燃料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本技术具有炉两侧燃烧温度均匀、提高钢坯端部质量、节省燃料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包括炉体,炉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炉体的内部设有燃气管道和热风管道,燃气管道经燃气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分别连接,热风管道经热风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连接;所述燃气路上设有燃气位置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热风路上设有空气位置调节阀和空气流量计。前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中,所述燃气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连接的上燃气路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连接的下燃气路;所述热风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连接的上热风路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连接的下热风路。前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中,所述上燃气路和下燃气路均包括主燃气道和两个支燃气道,燃气位置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位于主燃气道上;所述上热风路和下热风路均包括主热风道和两个支热风道,空气位置调节阀和空气流量计位于主热风道上。前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中,两侧的所述上层烧嘴均包括若干沿着炉体长度方向分布的上燃烧嘴,上燃气路与每个上燃烧嘴的燃气接口连接,上热风路与每个上燃烧嘴的空气接口连接;两侧的所述下层烧嘴均包括沿着炉体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下燃烧嘴,下燃气路与每个下燃烧嘴的燃气接口连接,下热风路与每个下燃烧嘴的空气接口连接。前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中,两侧的上燃烧嘴均采用三个,两侧的下燃烧嘴均采用两个,其中两个上燃烧嘴位于下燃烧嘴的上方,另一个上燃烧嘴位于两个下燃烧嘴之间。前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中,所述燃气管道和热风管道按照炉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炉体两侧均设置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形成上下两层烧嘴,上层烧嘴的燃气位置调节阀、燃气流量计、燃气位置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所在的区域形成上控制区,下层烧嘴的燃气位置调节阀、燃气流量计、燃气位置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所在的区域形成下控制区,上控制区和下控制区的流量位置双闭环控制,形成上下区域控制,使得两侧炉温均匀,提高钢坯质量,同时更节省燃料,降低成本。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均有独立的燃气位置调节阀和空气位置调节阀,可以分别对上层烧嘴和下层烧嘴独立控制燃气进气量以及空气进气量,控制灵活方便;两侧的上层烧嘴以及下层烧嘴均采用同一个燃气路和热风路,燃气路从燃气位置调节阀输出口分开后连接至两侧的对应的上层烧嘴或者下层烧嘴,热风路从空气位置调节阀输出口分开后连接至两侧的对应的上层烧嘴或者下层烧嘴,使得两侧的进燃气量和进空气量一致,达到均温的效果,提高钢坯质量。本技术具有炉两侧燃烧温度均匀、提高钢坯质量、节省燃料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燃气路和热风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炉体;2、上层烧嘴;21、上燃烧嘴;3、下层烧嘴;31、下燃烧嘴;41、燃气管道;42、热风管道;43、燃气位置调节阀;44、燃气流量计;45、空气位置调节阀;46、空气流量计;51、上燃气路;52、下燃气路;53、上热风路;54、下热风路;55、主燃气道;56、支燃气道;57、主热风道;58、支热风道;61、上控制区;62、下控制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包括炉体1,炉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炉体1的内部设有燃气管道41和热风管道42,燃气管道41经燃气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分别连接,热风管道42经热风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连接;所述燃气路上设有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热风路上设有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所述燃气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的上燃气路51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的下燃气路52;所述热风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的上热风路53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的下热风路54。上燃气路51的一端与燃气管道41连接,上燃气路51的另一端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下燃气路52的一端与燃气管道41连接,下燃气路52的另一端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形成两道分别向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的输入燃气的燃气路;上热风路53的一端与热风管道42连接,上热风路53的另一端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下热风路54的一端与热风管道42连接,下热风路54的另一端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形成两道分别向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的输入热风的热风路。所述上燃气路51和下燃气路52均包括主燃气道55和两个支燃气道56,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位于主燃气道55上;所述上热风路53和下热风路54均包括主热风道57和两个支热风道58,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位于主热风道57上。主燃气道55一端均与燃气管道41连接,主燃气道55的另一端与两个支燃气道56的一端连接,两个支燃气道56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侧的上层烧嘴2或下层烧嘴3连接,将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设置在主燃气道55上,可以同时控制两侧的上层烧嘴2或者下层烧嘴3的燃气输送量;主热风道57的一端与热风管道42连接,主热风道57的另一端与两个支热风道58的一端连接,两个支热风道58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侧的上层烧嘴2或下层烧嘴3连接,将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设置在主热风道57上,可以同时控制两侧的上层烧嘴2或者下层烧嘴3的热风输送量;两侧上层烧嘴2或者下层烧嘴3都有单独的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空气位置调节阀45分开控制,使两侧的进气量和进风量一样,达到均温效果。两侧的所述上层烧嘴2均包括若干沿着炉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上燃烧嘴21,上燃气路51与每个上燃烧嘴21的燃气接口连接,上热风路53与每个上燃烧嘴21的空气接口连接;两侧的所述下层烧嘴3均包括沿着炉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下燃烧嘴31,下燃气路52与每个下燃烧嘴31的燃气接口连接,下热风路54与每个下燃烧嘴31的空气接口连接。采用多个上燃烧嘴21、下燃烧嘴31布设在炉体1的两侧,并沿着炉体1高度间隔设置,加热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炉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炉体(1)的内部设有燃气管道(41)和热风管道(42),燃气管道(41)经燃气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分别连接,热风管道(42)经热风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连接;所述燃气路上设有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热风路上设有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炉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炉体(1)的内部设有燃气管道(41)和热风管道(42),燃气管道(41)经燃气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分别连接,热风管道(42)经热风路分别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和下层烧嘴(3)连接;所述燃气路上设有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热风路上设有空气位置调节阀(45)和空气流量计(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的上燃气路(51)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的下燃气路(52);所述热风路包括与两侧的上层烧嘴(2)连接的上热风路(53)以及与两侧的下层烧嘴(3)连接的下热风路(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推钢式加热炉分层分区燃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燃气路(51)和下燃气路(52)均包括主燃气道(55)和两个支燃气道(56),燃气位置调节阀(43)和燃气流量计(44)位于主燃气道(55)上;所述上热风路(53)和下热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双锁李本革陈学红许增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富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