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包括底座、载物平台以及分别设置于载物平台两端的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所述载物平台沿举升方向导向装配;所述第一举升驱动件沿举升方向安装在载物平台一端和底座之间;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摆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载物平台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摆动安装在载物平台端部,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铰接在连接件上与载物平台的非铰点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低平台举升装置解决了较大尺寸的货物在很低高度情况下的举升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叉车等需要低高度起重搬运的设备上。
A low platform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举升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用于举升的低平台装置很多,现有技术中叉车是当前最薄的举升平台,其最低举升高度就是叉车臂的厚度,叉车臂通过行走底盘的驱动可以进入离地数厘米高的货物下面并实现举升。由于叉车臂是悬臂结构,因此叉车臂的长度并不长,并且随着叉车臂的长度增加,为了保证叉车臂的悬臂强度,就需要对应设计更厚的叉车臂,如果货物的尺寸更大并且更重,叉车臂因垂直载荷带来的向下弯曲变形也更大,同时,为了平衡而在叉车尾添加的配重也很重,因此超过一定尺寸的货物不能够通过单台叉车实现举升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包括底座、载物平台以及分别设置于载物平台两端的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所述载物平台沿举升方向导向装配;所述第一举升驱动件沿举升方向安装在载物平台一端和底座之间;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摆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载物平台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摆动安装在载物平台端部,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铰接在连接件上与载物平台的非铰点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之间的第三举升驱动件,所述第三举升驱动件包括至少两组对称交错布置的伸缩驱动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相对载物平台的最低摆动位置为与载物平台平齐。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与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可分离铰接,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分离钩,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设置与分离钩钩接的铰接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和载物平台之间还设有限定连接件摆动位置的限位机构。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斜拉杆,斜拉杆一端固定铰接在连接件上,另外一端通过滑块滑动铰接在载物平台的限位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与底座之间设有保持第二举升驱动件摆动位置的保持机构。具体的,所述保持机构为在第二举升驱动件与底座铰接处设置的扭簧。在本技术的低平台举升装置中,所述举升驱动件为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液压油缸或气缸或电动缸。所述的一种用于叉车或平板式运输车低平台举升装置,所述底座固定伸出于叉车或平板运输车的行走底盘,所述载物平台导向安装于叉车门架上,所述第一举升驱动件安装于载物平台靠近叉车门架的一端和底座之间,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连接件安装于载物平台的伸出端和底座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低平台举升装置中,载物平台的两端均设置有举升驱动件,提高了载物平台举升过程中的举升强度,其中第一举升驱动件作为载物平台的主举升动力,始终沿举升方向提供装置向上的举升力,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连接件可以折叠设置在载物平台和底座之间,使得载物平台可以相对底座下降到更低的位置,同时利用第二举升驱动件可以将连接件向上摆动翘起,利用摆动翘起的连接件带动第二举升驱动件改变举升角度,进而提供载物平台举升初始过程中的竖向举升分力。本技术还可以在载物平台和底座之间设置第三举升驱动件,使得载物平台具有更高的举升高度。本技术应用在叉车或其他举升设备上,改变传统的叉车臂悬臂结构为两端承重的简支梁结构,通过多组举升驱动件提供向上的举升支撑动力,可以将载物平台在叉车上的伸出长度增加,并且减小载物平台负载过程的变形,同时载物平台的低平台效果也保证了现有叉车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叉车对大尺寸货物的转运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低平台举升装置解决了尺寸较长货物在很低起重高度的情况下的举升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叉车等需要低高度起重搬运的设备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实施例一低平台举升装置的初始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低平台举升装置的举升初始状态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低平台举升装置的举升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二低平台举升装置的初始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低平台举升装置的举升初始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低平台举升装置的举升示意图一。图7为实施例二低平台举升装置的举升示意图二。图8为实施例二中的连接件的限位机构和第二举升驱动件的保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载物平台,2-底座,3-第一举升驱动件,4-第二举升驱动件,41-铰接轴,42-扭簧,5-连接件,51-分离钩,52-斜拉杆,53-滑块,54-限位滑槽,6-第三举升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3,图示中的低平台举升装置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包括载物平台1、底座2、第一举升驱动件3、第二举升驱动件4和连接件5,载物平台1沿举升方向导向装配在底座2上方,第一举升驱动件3和第二举升驱动件4分别位于载物平台1的两端,从两端对载物平台1进行举升支撑。在具体实施中,载物平台1可以为一个平板结构或者如类似叉车臂的叉型结构,载物平台1通过导轨或者导向滚轮固定装配底座2上或者相对底座2固定的竖直导向结构上,例如本实施例应用于插车上,可将载物平台1通过导向滚轮导向装配在叉车门架上,导向装配的载物平台在举升过程中整体平移升降。载物平台1的其中一端与第一举升驱动件3连接,第一举升驱动件3采用沿举升方向竖直设置的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钢筒端连接在固定的底座2上,活塞杆端与载物平台1的端部连接,在载物平台1的举升过程中第一举升驱动件3不会发生位置或者角度的变化。第一举升驱动件3无论是载物平台下降或者举升过程中,都是中保持沿举升方向竖直设置,为了保证载物平台下降到更低的位置,在载物平台1连接第一举升驱动件3的该端部与载物平台一体设置一个向上的垂直件,第一举升驱动件3与该垂直件的顶部连接,将载物平台1与第一举升驱动件3的连接位置升高,这样在载物平台1相对于底座2下降到最低高度时,提供第一举升驱动件3竖直安装的空间,保证了整个举升装置更“薄”。载物平台1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接件5与第二举升驱动件4连接,第二举升驱动件4同样采用液压油缸,与第一举升驱动件3不同的是,第二举升驱动件4会随着载物平台1的举升而摆动。具体的,第二举升驱动件4的钢筒端与底座2的端部铰接,载物平台1的该侧端部与连接件5其中一端通过销轴铰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载物平台以及分别设置于载物平台两端的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n所述载物平台沿举升方向导向装配;/n所述第一举升驱动件沿举升方向安装在载物平台一端和底座之间;/n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摆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载物平台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n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摆动安装在载物平台端部,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铰接在连接件上与载物平台的非铰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载物平台以及分别设置于载物平台两端的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
所述载物平台沿举升方向导向装配;
所述第一举升驱动件沿举升方向安装在载物平台一端和底座之间;
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摆动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和载物平台另一端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连接件通过铰接摆动安装在载物平台端部,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铰接在连接件上与载物平台的非铰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举升驱动件和第二举升驱动件之间的第三举升驱动件,所述第三举升驱动件包括至少两个对称交错布置的伸缩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相对载物平台的最低摆动位置为与载物平台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平台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可分离铰接,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分离钩,所述第二举升驱动件的驱动端设置与分离钩钩接的铰接轴。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曾左,何依衡,
申请(专利权)人:王勇,曾左,何依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