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祥专利>正文

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87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撑架、支撑座、控制器、电源线、榨膛、废料口、进料斗、搅拌装置、转动盘、榨杆、进料口和出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茶油压榨设备,通过设置了搅拌装置于进料斗顶部,接着启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动杆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并且启动电热管产生热量,将所需压榨的油茶籽通过箱盖倒入箱体内,通过搅拌叶对油茶籽进行搅拌,利用电热管的热量进行烘干,保证了茶油的纯度,解决了油茶籽内存在水分,无法进行搅拌烘干,造成榨出的茶油不纯,工作效率低,使用不便的问题。

A kind of tea oil press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油压榨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属于油脂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油料树种,其果实可提炼重要的天然绿色有机保健食用油解释茶油,油茶籽油俗称茶油,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茶油的分子结构比橄榄油还要细,所以食用时不用担心副作用,油腻,所以说茶油是食用油的瑰宝,那么其生产工艺就尤为重要,需要压榨设备进行提取,但是现有技术油茶籽内存在水分,无法进行搅拌烘干,造成榨出的茶油不纯,工作效率低,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油压榨设备,以解决油茶籽内存在水分,无法进行搅拌烘干,造成榨出的茶油不纯,工作效率低,使用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包括支撑架、支撑座、控制器、电源线、榨膛、废料口、进料斗、搅拌装置、转动盘、榨杆、进料口和出油口,所述支撑架顶端面通过螺栓与支撑座底部左右两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前端面右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支撑架右端底部设置有电源线,所述支撑座顶端中部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榨膛底端面进行焊接,所述榨膛左端中部与废料口相连接,所述榨膛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榨膛右端中部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左端中部与榨杆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榨膛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榨膛底部左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搅拌装置由箱体、电机、箱盖、把手、联轴器、转动杆、搅拌叶、出料口和电热管组成,所述箱体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箱体顶部右端通过铰链与箱盖进行铰链连接,所述箱盖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把手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底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联轴器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联轴器内中部与转动杆外部顶端进行插接,所述转动杆外部底端与搅拌叶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箱体底端内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箱体内部左右两端通过连接件与电热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底端面与进料斗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和电机均与控制器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有一个端口与电机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外表面焊接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设置有两片以上,且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1CM,便于电机运行时进行散热。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避免使用时造成手滑。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表面呈圆滑状,避免在搅拌时对油茶籽造成损伤。进一步地,所述电热管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设置有两个连接件,有利于电热管与箱体内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底端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尺寸适中,便于与进料斗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采用型号为CRS-7812电机,效率高,耗能低,响应速度快,寿命长。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耐高低温,塑性高,实用性强。本技术的一种茶油压榨设备,通过设置了搅拌装置于进料斗顶部,接着启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动杆上的搅拌叶进行转动,并且启动电热管产生热量,将所需压榨的油茶籽通过箱盖倒入箱体内,通过搅拌叶对油茶籽进行搅拌,利用电热管的热量进行烘干,保证了茶油的纯度,解决了油茶籽内存在水分,无法进行搅拌烘干,造成榨出的茶油不纯,工作效率低,使用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压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榨膛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搅拌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架-1、支撑座-2、控制器-3、电源线-4、榨膛-5、废料口-6、进料斗-7、搅拌装置-8、转动盘-9、榨杆-10、进料口-11、出油口-12、箱体-81、电机-82、箱盖-83、把手-84、联轴器-85、转动杆-86、搅拌叶-87、出料口-88、电热管-8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座2、控制器3、电源线4、榨膛5、废料口6、进料斗7、搅拌装置8、转动盘9、榨杆10、进料口11和出油口12,支撑架1顶端面通过螺栓与支撑座2底部左右两端进行固定连接,支撑座2前端面右端设置有控制器3,支撑架1右端底部设置有电源线4,支撑座2顶端中部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榨膛5底端面进行焊接,榨膛5左端中部与废料口6相连接,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斗7,进料斗7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榨膛5右端中部设置有转动盘9,转动盘9左端中部与榨杆10进行转动连接,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口11,榨膛5底部左端设置有出油口12,搅拌装置8由箱体81、电机82、箱盖83、把手84、联轴器85、转动杆86、搅拌叶87、出料口88和电热管89组成,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机82,箱体81顶部右端通过铰链与箱盖83进行铰链连接,箱盖83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把手84进行固定连接,电机82底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联轴器85内中部进行插接,联轴器85内中部与转动杆86外部顶端进行插接,转动杆86外部底端与搅拌叶87内中部进行插接,箱体81底端内中部设置有出料口88,箱体81内部左右两端通过连接件与电热管89进行固定连接,箱体81底端面与进料斗7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电源线4和电机82均与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控制器3设置有一个端口与电机82进行电连接,电机82外表面焊接有散热片,并且散热片设置有两片以上,且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1CM,把手84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搅拌叶87表面呈圆滑状,电热管89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设置有两个连接件,箱体81底端设置有四个螺孔,并且螺孔直径为8MM。本专利所述的:电机82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先将压榨设备放置于合适的位置,将电源线4与外界电源进行连接,能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当需要进行压榨油茶籽时,进料斗7顶部设置了搅拌装置8,接着按压控制器3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电机82进行工作,电机82通过联轴器85带动转动杆86上的搅拌叶87进行转动,并且按压控制器3上的控制按钮启动电热管89进行工作产生热量,然后对把手84施加拉力将箱门83从箱体1上进行掀开,把手84外部设置有橡胶套,并且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有利于避免使用时造成手滑,将所需压榨的油茶籽倒入箱体1内,通过搅拌叶87对油茶籽进行搅拌,搅拌叶87表面呈圆滑状,避免在搅拌时对油茶籽造成损伤,利用电热管89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座(2)、控制器(3)、电源线(4)、榨膛(5)、废料口(6)、进料斗(7)、转动盘(9)、榨杆(10)、进料口(11)和出油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8),所述支撑架(1)顶端面通过螺栓与支撑座(2)底部左右两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前端面右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支撑架(1)右端底部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支撑座(2)顶端中部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榨膛(5)底端面进行焊接,所述榨膛(5)左端中部与废料口(6)相连接,所述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所述榨膛(5)右端中部设置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左端中部与榨杆(10)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榨膛(5)底部左端设置有出油口(12),所述搅拌装置(8)由箱体(81)、电机(82)、箱盖(83)、把手(84)、联轴器(85)、转动杆(86)、搅拌叶(87)、出料口(88)和电热管(89)组成,所述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机(82),所述箱体(81)顶部右端通过铰链与箱盖(83)进行铰链连接,所述箱盖(83)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把手(8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2)底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联轴器(85)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联轴器(85)内中部与转动杆(86)外部顶端进行插接,所述转动杆(86)外部底端与搅拌叶(87)内中部进行插接,所述箱体(81)底端内中部设置有出料口(88),所述箱体(81)内部左右两端通过连接件与电热管(89)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箱体(81)底端面与进料斗(7)顶端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4)和电机(82)均与控制器(3)进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3)设置有一个端口与电机(82)进行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油压榨设备,包括支撑架(1)、支撑座(2)、控制器(3)、电源线(4)、榨膛(5)、废料口(6)、进料斗(7)、转动盘(9)、榨杆(10)、进料口(11)和出油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8),所述支撑架(1)顶端面通过螺栓与支撑座(2)底部左右两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前端面右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支撑架(1)右端底部设置有电源线(4),所述支撑座(2)顶端中部通过手弧焊的方式与榨膛(5)底端面进行焊接,所述榨膛(5)左端中部与废料口(6)相连接,所述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斗(7),所述进料斗(7)顶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所述榨膛(5)右端中部设置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左端中部与榨杆(10)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榨膛(5)顶部右端设置有进料口(11),所述榨膛(5)底部左端设置有出油口(12),所述搅拌装置(8)由箱体(81)、电机(82)、箱盖(83)、把手(84)、联轴器(85)、转动杆(86)、搅拌叶(87)、出料口(88)和电热管(89)组成,所述箱体(81)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机(82),所述箱体(81)顶部右端通过铰链与箱盖(83)进行铰链连接,所述箱盖(83)顶端中部通过螺栓与把手(84)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2)底端中部通过输出轴与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