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85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施工准备;成槽施工;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混凝土灌注成型;接头箱顶拔;下方钢筋笼时先安装所述接头箱,且安装接头箱前向槽中回填3‑5m高的回填土,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一块自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凝固时间控制接头箱顶拔的时间和速度,具体操作方法为:浇注砼时应做好自然养护试块,正式开始顶拔接头箱的时间应等于自然养护试块达到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开始第一次顶拔之后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cm,直至连续墙最上面部分混凝土终凝时将接头箱完全拔出。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成槽的尽量垂直,同时接头衔接时对于接头箱的安装和顶拔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diaphragm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处理方法,不仅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而且也往往间距止水防水的效果,对于大部分土体均适用,因此被广泛运用在建筑领域中。一般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均需要经过成槽的过程,而成槽时往往为间隔成槽,才能够保证每次浇筑的区域较小,风险可控,而第二轮成槽时即会涉及到两端槽段之间的衔接问题,接头处的处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地下连续墙的止水效果和防渗性能,因此施工过程中对于槽段之间的连接处尤为重视。现有技术中,基本上都会在成槽之后在槽的两端安装接头箱,而已经浇筑完成的槽段端部则会有竖直安装的工字钢,对于大深度的基础工程来说,每次浇筑完成后对于接头箱的顶拔都是一个难题。一方面是与工字钢的接触面积较大,顶升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难以控制顶拔时混凝土是否成型而不会填充接头箱原本占据的接头区域,若顶拔的过迟则浇筑的混凝土会将接头箱凝固而难以拔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有利于接头箱的顺利拔出,并且维持相邻槽段之间足够的搭接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清理现场、放线测量、施工导墙、预制泥浆;步骤二,成槽施工;步骤三,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步骤四,混凝土灌注成型;步骤五,接头箱顶拔;其中,步骤三下方钢筋笼时先安装所述接头箱,且安装接头箱前向槽中回填3-5m高的回填土,步骤四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一块自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凝固时间控制接头箱顶拔的时间和速度,具体操作方法为:浇注砼时应做好自然养护试块,正式开始顶拔接头箱的时间应等于自然养护试块达到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开始第一次顶拔之后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cm,直至连续墙最上面部分混凝土终凝时将接头箱完全拔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能够保证成槽的尽量垂直,同时接头衔接时对于接头箱的安装和顶拔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保证接头箱顶拔后可以留出足够的接头区域。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制作导墙时,导墙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宽比地下连续墙厚5cm,导墙顶口和地面平,导墙必须插入原状土,且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槽时的槽段内泥浆液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5m左右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头,因此导墙制作时要求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如局部高差不足时,可采取增大泥浆比重的措施,或者采取降水的措施,有利于提升成槽后的槽壁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二中成槽施工时,对于单个单元槽段内的施工,按照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即先挖槽段两端的单孔,或者采用挖好第一孔后,跳开一段距离再挖第二孔的方法,使两个单孔之间形成隔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挖槽段两端的单孔,或者采用挖好第一孔后,跳开一段距离再挖第二孔的方法,使两个单孔之间留下未被挖掘过的隔墙,这就能使抓斗在挖单孔时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纠偏,保证成槽垂直度;而先挖单孔,后挖隔墙,因为孔间隔墙的长度小于抓斗开斗长度,抓斗能套住隔墙挖掘,同样能使抓斗吃力均衡,有效地进行纠偏,保证成槽垂直度。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待单孔和孔间隔墙都挖到设计深度后,再沿槽长方向套挖几斗,把抓斗挖单孔和隔墙时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在抓斗沿槽长方向套挖的同时,把抓斗下放到槽段设计深度挖除槽底沉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槽段横向有良好的直线性,同时也清理了槽底的沉渣,有利于维持槽内清洁。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成槽时,在导墙拐角处根据所用的成槽机械端面形状相应外放约20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挖槽机械在地下墙拐角处挖槽时,即使紧贴导墙作业,也会因为抓斗斗壳和斗齿不在成槽断面之内的缘故,而使角内留有余土,为此,在导墙拐角处根据所用的成槽机械端面形状相应外放约20cm,以免成槽断面不足,妨碍钢筋笼下槽。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三钢筋制作时,在水平平整的操作界面上进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维持制作的钢筋笼整体的平整度符合要求,而且一般钢筋笼长度较长,只有严格控制加工平台的平整程度才能够在吊装时保障能够顺利的放入槽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中进行混凝土灌注时,在同一槽段内同时使用两根导管灌注,两根所述导管间距小于3m,导管距槽段接头小于1.5m,浇筑时两个浇筑点对应的混凝土面应均匀上升,各导管处的混凝土表面的高差小于0.5m,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灌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浇筑时的均匀性,减少混凝土的相互流动而包裹的空气,有利于混凝土最终的密实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控制了接头箱的安装和顶部过程,保证了结构的预留长度,也提供了一种顺利的将接头箱顶拔出来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清理现场、放线测量、施工导墙、预制泥浆。测量放线时,根据业主提供的基点、导线点及水准点,在施工场地内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经监理单位验收无误后,对地下连续墙中心线进行定位放样。施工过程中经常对基点桩位进行复测。步骤一中制作导墙时,导墙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宽比地下连续墙厚5cm,导墙顶口和地面平,导墙必须插入原状土,且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具体施工方法如下:测量放样:根据地下连续墙轴线定出导墙挖土位置。挖土:测量放样后,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的方法开挖导墙。挖土标高由人工修整控制。立模及浇砼:在底模上定出导墙位置,再绑扎钢筋。导墙外边以土代模,内边立钢模。拆模及加撑: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可以拆模,同时在内墙上面分层支撑,防止导墙向内挤压,方木水平间距2m,上下间距为1.2m。回填土:导墙拆完模并加撑后,应立即在导墙背后分层回填粘性土并压实。施工缝:导墙施工缝处应凿毛,增加钢筋插筋,使导墙成为整体,达到不渗水的目的,施工缝应与地下连续墙接头错开。导墙养护:导墙制作好后自然养护到70%设计强度以上时,方可进行成槽作业,在此之前禁止车辆和起重机等重型机械靠近导墙。导墙分幅:导墙施工结束后,立即在导墙顶面上画出分幅线,用红漆标明单元槽段的编号;同时测出每幅墙顶标高,标注在施工图上,以备有据可查。步骤二,成槽施工;成槽施工时,对于单个单元槽段内的施工,按照先两侧后中间的顺序即先挖槽段两端的单孔,或者采用挖好第一孔后,跳开一段距离再挖第二孔的方法,使两个单孔之间形成隔墙。待单孔和孔间隔墙都挖到设计深度后,再沿槽长方向套挖几斗,把抓斗挖单孔和隔墙时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在抓斗沿槽长方向套挖的同时,把抓斗下放到槽段设计深度挖除槽底沉渣。成槽时,在导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清理现场、放线测量、施工导墙、预制泥浆;步骤二,成槽施工;步骤三,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步骤四,混凝土灌注成型;步骤五,接头箱顶拔;/n其中,步骤三下方钢筋笼时先安装所述接头箱,且安装接头箱前向槽中回填3-5m高的回填土,步骤四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一块自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凝固时间控制接头箱顶拔的时间和速度,具体操作方法为:/n浇注砼时应做好自然养护试块,正式开始顶拔接头箱的时间应等于自然养护试块达到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开始第一次顶拔之后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cm,直至连续墙最上面部分混凝土终凝时将接头箱完全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施工准备,清理现场、放线测量、施工导墙、预制泥浆;步骤二,成槽施工;步骤三,钢筋笼制作及吊放;步骤四,混凝土灌注成型;步骤五,接头箱顶拔;
其中,步骤三下方钢筋笼时先安装所述接头箱,且安装接头箱前向槽中回填3-5m高的回填土,步骤四在浇筑混凝土时预留一块自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凝固时间控制接头箱顶拔的时间和速度,具体操作方法为:
浇注砼时应做好自然养护试块,正式开始顶拔接头箱的时间应等于自然养护试块达到终凝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开始第一次顶拔之后以后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100cm,直至连续墙最上面部分混凝土终凝时将接头箱完全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制作导墙时,导墙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净宽比地下连续墙厚5cm,导墙顶口和地面平,导墙必须插入原状土,且导墙顶面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成槽施工时,对于单个单元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歌张健席义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广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