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75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它包括,以重量份计,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65‑85份,聚丙烯15‑35份,接枝共聚物增容剂7‑15份,阻燃剂5‑12份,润滑剂1‑3份,抗氧化剂1‑3份,组分B:增容阻燃协效剂10‑20份,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为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和石墨烯按照重量比6‑15:4‑10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自制的增容阻燃协效剂在传统接枝共聚物增容剂基础上大力提高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丙烯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时的稳定性。

Flame retardant materials for electric contact parts of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加工
,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
技术介绍
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经强制实施,该标准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关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PP/PBT合金由于原料价格便宜,来料丰富,加工性能优异,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良好,成为目前电动车电气接触件使用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分子极性和分子链结构的差异,PP/PBT共混时易发生相分离现象。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利用一种增容剂提高PP/PBT的相容性,如接枝聚合物,中国专利技术[CN201410545559.2]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PBT/PP基木塑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30份、聚丙烯10-20份、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植物纤维28-35份、包覆型聚磷酸铵18-23份、4A分子筛1-3份、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4-8份、润滑剂2-3份、抗氧剂0.2-0.5份和光稳定剂0.2-0.5份。然而,由于电动自行车电气接触件性能要求的提高,PP/PBT合金的阻燃改性可能需要额多种阻燃剂的协调作用,现有的增容方法很难保证PP/PBT合金体系的稳定,限制了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组分A:组分B:增容阻燃协效剂10-20份,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为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和石墨烯按照重量比6-15:4-10组成。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为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接枝率≥4%。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阻燃剂为季戊四醇双磷酸酯密胺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次磷酸铝、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还包括红磷,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为烷基酚聚氧丁烯酯、石墨烯和红磷按照重量比6-15:1-3:3-7组成。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红磷为纳米级红磷,所述的石墨烯和红磷由烷基酚聚氧丁烯酯进行偶联处理。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润滑剂为聚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聚乙烯蜡、硬脂酸和硬脂酸皂中的至少一种。在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中,所述的抗氧剂为三甘醇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苯苯基)丙烯酸酯、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特丁基对苯二酚、三(2,4-二叔丁基酚)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烷基酚聚氧丁烯酯,b)制作增容阻燃协效剂,c)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准备上述原料,d)将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e)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所挤出的条料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得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上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d)中,仅将组分A的原料进行混合,所述的步骤e)中,将组分A通过主喂料斗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通过侧喂料口将组分B注入,挤出造粒,e)即得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通过自制的增容阻燃协效剂在传统接枝共聚物增容剂基础上大力提高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丙烯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时的稳定性。同时在单一的阻燃剂基础上加入了导热组分,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材料的阻燃性能,相对于现有材料更适宜在电动车电气接触件上使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制的增容阻燃协效剂,原料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且反应成本低,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可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制的烷基酚聚氧丁烯酯既可以增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丙烯的混合体系,又能对导热组分进行偶联处理。且其与其他组分不发生反应,进一步增强材料的稳定性,提升产品品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5实施例1-5以重量份计(单位:Kg),组分见表1表1实施例1-5组分表(单位Kg)其中,PBT即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选自广州卡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P即聚丙烯,选自上海谱振生物;实施例1-3中接枝共聚物增容剂均为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即PP-g-MAH),选自上海紫铭试剂厂;实施例4-5中接枝共聚物增容剂均为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即POE-g-GMA),选自东莞市鼎信塑胶原料有限公司;上述接枝共聚物增容剂接枝率≥4%;阻燃剂为磷酸三苯酯,选自众化(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润滑剂为聚乙烯蜡,选自南京百慕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氧化剂为特丁基对苯二酚,选自众化(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石墨烯选自众化(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烷基酚聚氧丁烯酯为自制,制备反应如下:如反应式所示,原料为2-甲基丁烯酸甲酯,选自众化(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原料通过水解制备中间体1:即原料加入硫酸,在60°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中间体1水溶液。中间体1通过酰氯化反应制备中间体2:即调节中间体1水溶液PH值至碱性,冷却至零度条件下开始滴加酰氯化试剂,升到室温搅拌1.5-3小时,得到中间体2。中间体2与烷基苯酚进行卤代反应制备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即将烷基苯酚加热至50°后逐滴加入中间体2,以尾气回收装置回收酸性气体,滴加完保温反应2-3h。反应物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分出下层液体,以萃取剂洗涤下层液体2次,即得到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实施例1-5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照上述方法制备烷基酚聚氧丁烯酯,b)制作增容阻燃协效剂:将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和石墨烯充分混合,c)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准备上述原料,将PBT和PP分别在真空干燥箱干燥6-10小时,d)将原料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转速为750-1000rpm,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e)将冷却后的混合物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为210℃~240℃,螺杆转速为180~220r/min,所挤出的条料经水槽冷却、牵引进入切粒机造粒,即得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n组分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包括组分A和组分B,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组分A:



组分B:
增容阻燃协效剂10-20份,
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为烷基酚聚氧丁烯酯和石墨烯按照重量比6-15:4-10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为聚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共聚物增容剂接枝率≥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为季戊四醇双磷酸酯密胺盐、三聚氰胺氰尿酸盐、次磷酸铝、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还包括红磷,所述的增容阻燃协效剂为烷基酚聚氧丁烯酯、石墨烯和红磷按照重量比6-15:1-3:3-7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电气接触件的阻燃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磷为纳米级红磷,所述的石墨烯和红磷由烷基酚聚氧丁烯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誉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