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387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整体紧凑,能够抑制对使用者产生的压迫感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1)主要由具有驱动部(30)的悬吊式电扇主体(10)、在悬吊式电扇主体(10)的下侧所设置的照明器具(50)、在悬吊式电扇主体(10)上所设置的叶片部(70)构成。照明器具(50)具有管径在小于等于20mm的环形的荧光灯(55),且与悬吊式电扇主体(10)相比,其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叶片部(70)具有利用驱动部(30)的驱动进行旋转的多根叶片,且叶片(72)位于照明器具(50)的上方,并与天花板(C)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且在叶片(72)的根部(72a)和照明器具(50)之间形成间隙。而且,叶片(72)的根部(72a)位于照明器具(50)的末端边缘的内侧,且叶片(72)的顶端部(72b)位于照明器具(50)的末端边缘的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在悬吊式电扇上安装有照明器具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一种用于使室内的空气循环,并谋求室温的均匀化的悬吊式电扇正在普及。在这种悬吊式电扇中,还有一种安装有照明器具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参照专利文献1)。现在,这种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因为高度方向的全长大,所以当在居室空间中使用时,会使使用者产生压迫感及威压感。因此,期待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薄型化。日本专利早期公开的特开2002-21776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由于其叶片支持部与照明器具的上面为大致相同的形状,且叶片的根部位于照明器具的末端边缘的外侧,从而使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横方向的长度尺寸变大,所以有可能对使用者产生强烈的压迫感。特别是在一般性住宅的屋内使用的情况下,居住空间的照明构件的比例增大是不妥的,所以上述构成并非所期待的类型。而且,只利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这种只不过是天花板直接安装型的照明器具,也可能使与悬吊式电扇主体组合时的高度尺寸增大,而使该式样给使用者带来压迫感,所以并不适当。而且,在专利文献1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中,因为叶片支持部相当大,所以使驱动部承受过大的负载,且因叶片支持部的存在,驱动时产生的来自驱动部的热容易积聚在照明器具的上面和天井之间,结果有可能使照明器具内的温度更加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即,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化,且整体紧凑,能够抑制对使用者产生的压迫感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包括具有驱动部并被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悬吊式电扇主体;设置于悬吊式电扇主体的下方,具有管径小于等于20mm的环形萤光灯,且与悬吊式电扇主体相比,在高度方向的长度小的照明器具;以处于照明器具的上方,且根部位于照明器具的末端边缘的内侧,顶端部位于照明器具的末端边缘的外侧,并与天花板间形成一定的间隔,在照明器具的上面和根部间形成间隙的形态,设置在悬吊式电扇主体上,并利用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旋转的多个叶片。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环形的萤光灯,可采用外观形状为圆环形、方形及多角形中的任一形态。另外,也可对一对电极使发光部形成二重环形,总之只要为发光部形成环形的形态,则可为任何形态。而且,所说的一定的空间,是指形成例如可得到循环效果的程度的空间。总之,只要以可实现能够通过使空气循环,而减轻室内的温度不均的作用的程度进行构成即可。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上述构成,而将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抑制得较低,并缩小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横方向的尺寸,所以可使整体紧凑,抑制给使用者带来的压迫感。而且,由于在叶片和天花板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以及在叶片的根部和照明器具的上面之间形成间隙,所以可利用对流而谋求照明器具的冷却化。另外,由于使叶片紧凑化,所以可使叶片的驱动系统少量化,从而能够谋求减少在驱动部上所施加的负载。所述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悬吊式电扇主体具有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叶片的旋转方向变化的控制部。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变化叶片的旋转方向,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萤光灯的效率下降。即,在屋内的环境温度高的夏季等,除了环境温度以外,再加上照明器具内部所充溢的热量,使照明器具内的温度容易上升。而且,当该温度上升时,萤光灯的管壁温度会上升,所以有可能使萤光灯的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在屋内的环境温度低的冬季等,即使为薄型的照明器具也会使萤光灯的管壁温度下降,所以有可能使萤光灯的效率下降。对此,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则可减少因夏冬等所造成的屋内温度的不均,且可利用空气的流动而抑制萤光灯的管壁温度变化,能够进一步抑制萤光灯的效率下降。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照明器具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叶片与天花板间的间隔,且使悬吊式电扇主体与照明器具合在一起的高度方向上的全长在小于等于350mm。如使悬吊式电扇主体和照明器具合在一起的高度方向上的全长在小于等于350mm,则在一般性住宅屋内的天花板上使用时,很少会使使用者产生压迫感,所以能够增加通用性。另外,全长在小于等于300mm最为适当。这是因为,一般性住宅屋内的天花板高度多为2.5m前后,如为距离天花板最多300mm的器具高度,则可对使用者不产生压迫感地进行使用。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则在叶片和天花板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所以当使叶片旋转时,可在照明器具周边产生对流。藉此,即使使照明器具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叶片和天花板之间的间隔,也可有效地进行散热,所以可使悬吊式电扇主体和照明器具合在一起的高度方向上的全长在小于等于350mm。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照明器具具有开放形的灯罩,该灯罩以与萤光灯之间形成间隙的形态被配置在萤光灯的下方。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使用一种开放形的灯罩,所以当使叶片旋转时,在灯罩和照明器具之间会进入对流的空气。藉此,使照明器具内的热容易向外部散出,所以可防止萤光灯的效率低下和点灯装置等的构件因热影响所造成的劣化,并可使照明器具更薄。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照明器具具有在灯罩的表面及内面的至少一侧上所形成的光触媒膜。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第5项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照明器具在灯罩的表面及内面的至少一侧上所形成的光触媒膜,所以可使空气洁净化。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在萤光灯上设置有光触媒膜。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在萤光灯上设置有光触媒膜,所以可进一步促进空气的洁净化。本专利技术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中,悬吊式电扇主体具有旋转控制部,该旋转控制部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叶片的旋转数在最快状态下为小于等于100转/分。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悬吊式电扇主体还具有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叶片的旋转数在最快状态下为小于等于100转/分的控制部,所以能够抑制照明器具的摇晃。即,当使照明器具薄型化时,照明器具也被轻量化,所以如使叶片旋转,则容易因驱动部的振动而使照明器具摇晃。对此,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叶片的旋转数在最快状态下为小于等于100转/分,所以能够抑制照明器具的摇晃。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将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整体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抑制得较低,并缩小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横方向的尺寸,所以可使整体紧凑,抑制给使用者带来的压迫感。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可变化叶片的旋转方向,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萤光灯的效率下降。如利用本专利技术,即使使照明器具在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叶片和天花板之间的间隔,也可有效地进行散热,所以可使悬吊式电扇主体和照明器具合在一起的高度方向上的全长在小于等于350mm。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照明器具内的热容易向外部散出,所以能够防止萤光灯的效率下降和点灯装置等的构件因热影响而造成的劣化,并可使照明器具更薄。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具有光触媒膜,所以可使空气洁净化。如利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对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叶片的旋转数在最快状态下为小于等于100转/分,所以能够抑制照明器具的摇晃。附图说明图1为关于实施形态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模式立体图。图2为关于实施形态的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的含有部分垂直断面图的模式侧面图。图3为关于本实施形态的萤光灯的灯丝电极附近的模式侧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10悬吊式电扇主体20安装部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照明器具的悬吊式电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驱动部并被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悬吊式电扇主体;设置于悬吊式电扇主体的下方,具有管径小于等于20mm的环形萤光灯,且与悬吊式电扇主体相比,在高度方向的长度小的照明器具;以处于 照明器具的上方,且根部位于照明器具的末端边缘的内侧,顶端部位于照明器具的末端边缘的外侧,并与天花板间形成一定的间隔,在照明器具的上面和根部间形成间隙的形态,设置在悬吊式电扇主体上,并利用驱动部的驱动进行旋转的多数个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顺也清水圭一白井修佐野康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家庭用照明器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