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保护电路及其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及其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输出端一般都采用三极管作为输出控制管,但是由于三极管的导通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外接负载短路或者电阻过小,导致流过三极管的电流过大,烧坏传感器,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常规的保护方法有采用保险丝,一次性保险丝烧坏需要更换带来麻烦,自恢复保险丝又会容易老化和对环境温度敏感造成不稳定。另外也有增加电流采样电阻的方法,但又增加了传感器的输出阻抗造成残余电压过高和不必要的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及其传感器,设置保护检测支路,能够有效保护输出三极管,避免光电传感器烧坏,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正极(P+)、电源负极(P-)、动作输出端(O1)、感应检测电路(10)、MCU芯片(U1)、输出控制支路(20)和保护检测支路(30),所述电源正极(P+)和电源负极(P-)分别连接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所述MCU芯片(U1)包括感应检测输入端、保护检测输入端(53)和输出控制端(54),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检测输入端,所述输出控制支路(20)包括第四电阻(R4)和输出三极管(Q1),所述输出控制端(54)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所述输出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正极(P+)、电源负极(P-)、动作输出端(O1)、感应检测电路(10)、MCU芯片(U1)、输出控制支路(20)和保护检测支路(30),所述电源正极(P+)和电源负极(P-)分别连接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所述MCU芯片(U1)包括感应检测输入端、保护检测输入端(53)和输出控制端(54),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感应检测输入端,所述输出控制支路(20)包括第四电阻(R4)和输出三极管(Q1),所述输出控制端(54)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所述输出三极管(Q1)的基极,输出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源负极(P-),输出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动作输出端(O1),所述保护检测支路(30)包括第一二极管(D1),所述保护检测输入端(53)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动作输出端(O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为电磁式感应电路,所述感应检测输入端包括接收引脚(52),所述电磁式感应电路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所述电源正极(P+)分别连接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接收引脚(52)、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的连接点处,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电源负极(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检测电路(10)为光电式感应电路,所述光电式感应电路包括发射支路(11)和接收支路(12),所述感应检测输入端包括发射驱动引脚(51)和接收引脚(52),所述发射支路(1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红外线发射管(TX),所述电源正极(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益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玖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