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90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通基础建设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封堵,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橡胶阀,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该处理结构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桥台跳车”问题处理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不仅操作相对简化程序,实施过程成本较少,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施工风险,降低运维成本。

A treatment structure with repeated adjustment of settlement difference on both sides of track beam on pile foundation in deep soft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
本技术属于交通基础建设
,具体涉及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不同刚度间出现差异沉降的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桩基两侧,由于不同地基的刚度不同,产生差异沉降,如桥台跳车的问题,桥台跳车是公路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路基病害问题,预防桥台跳车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包括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各方共同努力完成。关键病害是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损害高速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确保桥梁和路线协调和平顺,就要加强桥梁和桥梁台背路基的设计、施工和养护,以解决桥台跳车的现象。目前,其常用的解决方法有:换填方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土工格栅(网)加筋土处治方法、轻质填料处治方法、注浆处理方法等。上述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造价较高,如使用轻质填料处治方法、复合地基处理方法。(2)工艺复杂,需要现场多种施工配合,实施难度较大。(3)由于软土的次固结、蠕变的特性,完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连续安装于轨道梁两侧的过渡板,在过渡板靠近轨道梁、远离轨道梁的两端或相应路基面层位置设有穿过各过渡板的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内部依次设有注浆管和注浆芯管,所述注浆管上设有第一排浆口和单向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橡皮单向阀与过渡板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所述注浆管与过渡板之间的间隙用水泥进行封堵,所述注浆芯管设有第二排浆口和双向橡胶阀,所述第一排浆口和第二排浆口的高度位置大致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厚软土地基桩基轨道梁两侧沉降差可重复调节的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的直径为50mm,纵向间距为0.7m~1.5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子明周红星陈平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