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0814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柱锤冲扩单元和多个注浆管,注浆管设于相邻的两个柱锤冲扩单元之间,柱锤冲扩单元包括花管和多个注浆盘,花管侧壁开设多个第一注浆孔,注浆盘套设于花管上,注浆盘由顶板、底板、环形侧板和多个导管构成,顶板、底板、环形侧板构成盘体,导管与盘体相通,顶板靠近花管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注浆管侧壁开设多个第二注浆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建筑地基的加固方法,主要步骤有花管固定,基础孔冲扩,柱锤夯实填料,下放注浆盘,重复填料、夯实、下放注浆盘直至填充至地面,相邻桩位插入注浆管,压力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有效加固了桩与桩之间的区域,增强地基整体承载性能的有益效果。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building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杂填土、粘性土、软土等地基中,存在湿陷性、压缩变形过大的危害,其承载力低,容易导致建筑物倾斜等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增强地基承载性能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十分重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承载力,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序。地基加固的措施有很多种,柱锤冲扩方式是目前常用的措施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基的承载性能,而且为了减轻柱锤冲扩桩对下层土体造成的沉降,柱锤冲扩前可在基础孔底部钻取微型孔,压力注浆形成微型灌注桩,支撑上部的柱锤冲扩桩,增强地基的承载性能。然而,桩与桩之间仍然存在软弱区域,提高该区域加固强度有利于增强地基的整体承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加固装置,能够对桩与桩之间的软弱区域进行加固,增强地基的整体承载性能,还提供了建筑地基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柱锤冲扩单元,多个柱锤冲扩单元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柱锤冲扩单元包括:花管,其下端设有楔形尖头,所述花管外壁设有一对竖向的导向筋,所述花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所述花管上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花管同轴设置,其中,多个第一注浆孔沿所述花管的周向多列设置,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距离相等;多个注浆盘,所述注浆盘包括顶板、底板、环形侧板、多个导管,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套设于所述花管上,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环形侧板构成中空的盘体,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对缺口,所述缺口可容纳所述导向筋,多个导管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上,所述导管与所述盘体内腔连通,其中,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间距;多个注浆管,多个注浆管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注浆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浆孔,多个第二注浆孔呈螺旋形均匀排列于所述注浆管侧壁上;其中,所述注浆管设于相邻的两个柱锤冲扩单元之间。优选的是,所述导管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是,多个导管均匀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上,所述环形侧板上的所述导管个数为8个。优选的是,所述导管的直径与所述环形侧板的高度相等。优选的是,所述盘体内腔设有多个竖隔板,多个竖隔板沿所述花管的径向均匀分布,所述竖隔板的上端、下端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底板连接,多个竖隔板将所述盘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流通腔,多个流通腔与多个导管一一对应。优选的是,所述顶板上设有一对套环,所述套环上连接牵引绳。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地基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桩位定位后,钻地形成一个基础孔,在基础孔的底部钻一个微型孔,将花管插入微型孔中,并用粗砂填实;b、向基础孔内填入部分填料,再将柱锤套入导向杆,然后反复升降柱锤,以使基础孔在冲击力作用下形成扩大孔,并将扩大孔内的填料夯实,以形成密实填料层;c、将注浆盘套入花管,使花管上一对导向筋卡入注浆盘圆孔处的一对缺口内,通过牵引绳将注浆盘下放至密实填料层上,抽出牵引绳;d、继续填充填料,使用柱锤夯实,形成一层密实填料层;e、重复步骤c~d,直至填充到地面高度,去掉导向杆;f、在相邻的桩位处采用振动沉管方式将注浆管打入土体;g、重复步骤a~f,直至所有桩位填充或沉管工作完成;h、对注浆管、花管进行高压注浆,注浆管注浆时,浆液从第二注浆孔扩散到周围土体形成浆液结合体,花管注浆时,在微型孔形成微型灌浆桩,之后浆液经花管的第一注浆孔进入注浆盘的盘体内腔,再由导管进入扩大孔周边土体形成瘤状混凝土,相邻桩体之间瘤状混凝土与浆液结合体交联,对桩与桩之间的区域起到加固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注浆盘向扩大孔周边土体注浆形成瘤状混凝土,而且瘤状混凝土可与注浆管周围注浆形成的浆液结合体相互交联,有效地加固桩与桩之间的区域,增强地基的整体承载性能;二、注浆盘结构简单,且注浆盘下放至密实填料层上方时,注浆盘底面能够与密实填料层贴合,有效减小空隙,提高整体结构的密实性和稳固性;三、建筑地基加固装置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的柱锤冲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的注浆盘的纵向截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的注浆盘的横向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的地基加固装置加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的柱锤冲扩单元与所述注浆管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多个柱锤冲扩单元21,多个柱锤冲扩单元21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柱锤冲扩单元21包括:花管1,其下端设有楔形尖头2,便于花管1插入地基土层并固定,所述花管1外壁设有一对竖向的导向筋,所述花管1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4,所述花管1上端设有导向杆3,所述导向杆3与所述花管1同轴设置,柱锤6套合在导向杆上能够垂直下落,夯实填料时施力更为均匀,能够保障夯实后填料层的密实性,其中,多个第一注浆孔4沿所述花管1的周向多列设置,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4的距离相等;多个注浆盘5,所述注浆盘5包括顶板9、底板10、环形侧板15、多个导管11,所述顶板9和所述底板10套设于所述花管1上,所述顶板9、所述底板10和所述环形侧板15构成中空的盘体,所述顶板9、所述底板10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对缺口14,所述缺口14可容纳所述导向筋,缺口与导向筋配合能够使注浆盘下放时多个导管的朝向不发生变化,便于对导管的方向进行定位,多个导管11设于所述环形侧板15上,所述导管11与所述盘体内腔连通,其中,所述顶板9靠近所述花管1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增大注浆时浆液流向导管的压力,提高浆液的流速,且所述顶板9靠近所述花管1的一端距离所述底板10的高度大于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4的间距,能够保障注浆盘与花管侧壁上至少一排的第一注浆孔相通;多个注浆管17,多个注浆管17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注浆管17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柱锤冲扩单元,多个柱锤冲扩单元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柱锤冲扩单元包括:/n花管,其下端设有楔形尖头,所述花管外壁设有一对竖向的导向筋,所述花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所述花管上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花管同轴设置,其中,多个第一注浆孔沿所述花管的周向多列设置,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距离相等;/n多个注浆盘,所述注浆盘包括顶板、底板、环形侧板、多个导管,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套设于所述花管上,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环形侧板构成中空的盘体,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对缺口,所述缺口可容纳所述导向筋,多个导管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上,所述导管与所述盘体内腔连通,其中,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间距;/n多个注浆管,多个注浆管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注浆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浆孔,多个第二注浆孔呈螺旋形均匀排列于所述注浆管侧壁上;/n其中,所述注浆管设于相邻的两个柱锤冲扩单元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柱锤冲扩单元,多个柱锤冲扩单元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柱锤冲扩单元包括:
花管,其下端设有楔形尖头,所述花管外壁设有一对竖向的导向筋,所述花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注浆孔,所述花管上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花管同轴设置,其中,多个第一注浆孔沿所述花管的周向多列设置,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距离相等;
多个注浆盘,所述注浆盘包括顶板、底板、环形侧板、多个导管,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套设于所述花管上,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环形侧板构成中空的盘体,所述顶板、所述底板的内侧分别设有一对缺口,所述缺口可容纳所述导向筋,多个导管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上,所述导管与所述盘体内腔连通,其中,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高于其另一端,且所述顶板靠近所述花管的一端距离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同一列相邻的两个第一注浆孔的间距;
多个注浆管,多个注浆管设于基础地基上,所述注浆管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注浆孔,多个第二注浆孔呈螺旋形均匀排列于所述注浆管侧壁上;
其中,所述注浆管设于相邻的两个柱锤冲扩单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在同一水平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导管均匀设于所述环形侧板上,所述环形侧板上的所述导管个数为8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直径与所述环形侧板的高度相等。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峻王平袁云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