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4414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解决了台阶放坡的精确度不高和砂岩层与毛石混凝土的有机结合度不够的问题。包括在砂岩层基底(1)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之间设置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设置有宽高比为1:0.75的放坡台阶(4),在砂岩层基底(1)、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放坡台阶(4)上呈梅花状布设有预插钢筋孔(5),在预插钢筋孔(5)中插接有预插钢筋(6),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上设置有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7),在素混凝土层(7)上设置有毛石混凝土层(8)。确保地基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高度岩土地基处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坡度在30-45度之间的极易分化的岩土层地激的处理结构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层建筑的土建地基施工中,有时会遇到施工场地地层岩性比较复杂,且岩层厚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特别是在同一基坑中同时存在砂岩层和泥岩层时,如何处理基底成为现场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同一基坑中同时存在砂岩层和泥岩层时,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是:先将泥岩层下挖到持力的砂岩层,形成了斜坡状基底,在斜坡状基底上采用宽高比为1:0.5的台阶外扩,然后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基础垫层底,但在台阶施工时,因砂岩层容易风化,仅用1:0.5的台阶放坡,很难保证台阶放坡的精确度,毛石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容易发生流淌,砂岩层与毛石混凝土的有机结合度不高,达不到地基整体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及处理方法,解决了台阶放坡的精确度不高和砂岩层与毛石混凝土的有机结合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是:采用预插钢筋加毛石混凝土回填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提高不同基底标高的地基之间的抗剪强度,保证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包括砂岩层基底和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在砂岩层基底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之间设置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上设置有宽高比为1:0.75的放坡台阶,在砂岩层基底、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和放坡台阶上呈梅花状布设有预插钢筋孔,在预插钢筋孔中插接有预插钢筋,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上设置有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在素混凝土层上设置有毛石混凝土层。预插钢筋孔的深度为1米,预插钢筋的孔外高度为1米,预插钢筋孔的间距为1.5米;毛石混凝土层中毛石的粒度直径为20-30厘米,毛石混凝土层中的两毛石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毫米,毛石混凝土层中的毛石与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上的放坡台阶的间距不小于150毫米;毛石混凝土层中毛石的体积之和要小于或等于毛石混凝土层总体积的26%。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若基底还存在泥岩层,则将泥岩层继续下挖到持力砂岩层,在砂岩层基底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之间形成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第二步、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进行台阶式放坡,因砂岩层属于强风化的较软岩,在形成台阶时达不到完整的台阶面,人工用大锤和铁毡进行台阶面修复,使放坡台阶的宽高比达到1:0.75;第三步、在砂岩层基底、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和放坡台阶上呈梅花状布设预插钢筋孔,预插钢筋孔的间距为1.5米,预插钢筋孔的孔径为50毫米,预插钢筋孔的深度为1米,将2米长的预插钢筋插入到预插钢筋孔中,使预插钢筋的孔外高度为1米;第四步、通过注浆机向预插钢筋孔中注浆,使预插钢筋与砂岩层胶凝成一体;第五步、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上浇筑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第六步、在初凝的素混凝土层上,间隔地排列粒径在20-30厘米的毛石,将毛石均匀排列,使毛石的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不小于100毫米,毛石与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上的放坡台阶的间距不小于150毫米,浇筑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使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的顶面与毛石混凝土层中毛石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50毫米;第七步、在初凝的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上重复第六步的步骤,形成第二层毛石混凝土层;如此循环直至将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和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填平到基坑设计标高为止。本专利技术的毛石混凝土提高不同岩层,特别是砂岩层与泥岩层之间的受力强度,确保地基整体稳定性;预插钢筋和毛石混凝土浇筑避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发生流淌,避免混凝土裂缝,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底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毛石混凝土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预插钢筋6在基坑中的布设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包括砂岩层基底1和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在砂岩层基底1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之间设置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设置有宽高比为1:0.75的放坡台阶4,放坡台阶4为不规则形状,在砂岩层基底1、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放坡台阶4上呈梅花状布设有预插钢筋孔5,在预插钢筋孔5中插接有预插钢筋6,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上设置有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7,在素混凝土层7上设置有毛石混凝土层8,毛石混凝土层8是分层分步浇筑完成的。预插钢筋孔5的深度为1米,预插钢筋6的孔外高度为1米,预插钢筋孔5的间距为1.5米;毛石混凝土层8中毛石9的粒度直径为20-30厘米,毛石混凝土层8中的两毛石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毫米,毛石混凝土层8中的毛石9与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的放坡台阶4的间距不小于150毫米;毛石混凝土层8中毛石9的体积之和要小于或等于毛石混凝土层总体积的26%,使毛石被混凝土完全包裹。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当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若基底还存在泥岩层,则将泥岩层继续下挖到持力砂岩层,在砂岩层基底1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之间形成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土石方开挖,开挖到基底标高时,人工用扫帚和铁锹进行基槽清理;第二步、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进行台阶式放坡,因砂岩层属于强风化的较软岩,在形成台阶时达不到完整的台阶面,人工用大锤和铁毡进行台阶面修复,使放坡台阶4的宽高比达到1:0.75;第三步、在砂岩层基底1、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放坡台阶4上呈梅花状布设预插钢筋孔5,预插钢筋孔5的间距为1.5米,预插钢筋孔5的孔径为50毫米,预插钢筋孔5的深度为1米,将2米长的预插钢筋6插入到预插钢筋孔5中,使预插钢筋6的孔外高度为1米;通过电吹风将预插钢筋孔内石屑进行清理干净;第四步、通过注浆机向预插钢筋孔5中注浆,使预插钢筋6与砂岩层胶凝成一体;第五步、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上浇筑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7;第六步、在初凝的素混凝土层7上,间隔地排列粒径在20-30厘米的毛石9,将毛石9均匀排列,使毛石的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毛石间距不小于100毫米,毛石与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的放坡台阶4的间距不小于150毫米,浇筑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使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的顶面与毛石混凝土层中毛石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50毫米,以保证能在其间插入振动棒进行捣固,使毛石能被砼包裏;第七步、在初凝的第一层毛石混凝土层上重复第六步的步骤,形成第二层毛石混凝土层;如此循环直至将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填平到基坑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包括砂岩层基底(1)和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在砂岩层基底(1)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之间设置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其特征在于,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设置有宽高比为1:0.75的放坡台阶(4),在砂岩层基底(1)、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放坡台阶(4)上呈梅花状布设有预插钢筋孔(5),在预插钢筋孔(5)中插接有预插钢筋(6),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上设置有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7),在素混凝土层(7)上设置有毛石混凝土层(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状易风化软砂岩层基底地基的处理结构,包括砂岩层基底(1)和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在砂岩层基底(1)与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之间设置有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其特征在于,在持力砂岩层斜坡基底(3)上设置有宽高比为1:0.75的放坡台阶(4),在砂岩层基底(1)、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和放坡台阶(4)上呈梅花状布设有预插钢筋孔(5),在预插钢筋孔(5)中插接有预插钢筋(6),在泥岩层下挖至持力砂岩层基底(2)上设置有150毫米厚的素混凝土层(7),在素混凝土层(7)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晓峰剌江红马刚毅王虹李竹强张晓宁杨江涛成超霍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