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9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底端连接有缓冲储料筒,所述缓冲储料筒底端安装有给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给料组件,通过缓冲储料筒的作用,便于储存从进料管进入的原料,由于其内部体积较大,对下落的原料进行缓冲,通过给料轴、给料槽和从动皮带轮的作用,便于根据需求控制原料下落的速度和流量,设置有定型组件,通过限位杆、定型板、套管和定型传输带的作用,便于对传输台上传输的原料进行挤压,实现定型的功能,并通过长型定型凸条对其进行分条,增加其与干燥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干化效果,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便于使得定型板复位,从而循环的进行定型工作。

A feed mechanism based on sludge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重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等企业的衍生品,通常含有病源微生物、寄生卵、有害重金属以及大量难降解物质。如果处理不彻底,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中干化机是对污泥进行干燥脱水处理的机器,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其中在干化机工作时需要向其顶端的进料装置投入原料,而普通的干化机进料装置结构简单,不能根据需求,控制原料进入的速度和流量,使用不方便,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普通的干化机进料装置结构简单,不能根据需求,控制原料进入的速度和流量,使用不方便的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底端连接有缓冲储料筒,所述缓冲储料筒底端安装有给料组件;所述给料组件包括给料漏斗、转轮、给料轴、给料槽、固定轴、动力轴和从动皮带轮;所述缓冲储料筒底端开口处连接有给料漏斗,所述给料漏斗底端两侧均安装有转轮,两个所述转轮之间安装有给料轴,所述给料轴外侧均匀开设有给料槽,一个所述转轮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轴,并通过固定轴进行固定,另一个所述转轮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一端套接有从动皮带轮。优选的,所述给料漏斗底端开口为弧形,并通过弧形开口与给料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从动皮带轮一侧安装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联动皮带、主动皮带轮、电机、挤压轴和挤压块;所述从动皮带轮外侧套接有联动皮带,所述联动皮带另一端与主动皮带轮相连,所述主动皮带轮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一端中心位置出安装有挤压轴,所述挤压轴一端套接有挤压块。优选的,所述挤压块一侧边部安装有弧形凸块,且弧形凸块的直径大于挤压块的直径,弧形凸块弧度为一百八十度。优选的,所述给料轴底端安装有传输台,所述传输台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传输电机,所述第一传输电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传输台顶端安装有定型组件;所述定型组件包括限位杆、定型板、套管、复位弹簧、定型传输带、长型定型凸条和第二传输电机;所述传输台顶端边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杆之间安装有定型板,所述定型板通过套管与限位杆相连,所述套管底端与传输台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定型板外侧安装有定型传输带,所述定型传输带外侧均匀安装有长型定型凸条,所述定型传输带两端均安装有第二传输电机,所述第二传输电机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给料组件,通过缓冲储料筒的作用,便于储存从进料管进入的原料,由于其内部体积较大,对下落的原料进行缓冲,通过转轮、给料轴、给料槽、固定轴、动力轴和从动皮带轮的作用,便于根据需求控制原料下落的速度和流量,操作简单,使用便捷。2、设置有定型组件,通过限位杆、定型板、套管和定型传输带的作用,便于对传输台上传输的原料进行挤压,实现定型的功能,并通过长型定型凸条对其进行分条,增加其与干燥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干化效果,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便于使得定型板复位,从而循环的进行定型工作。3、设置有电机,通过联动皮带和主动皮带轮的作用,便于带动给料轴进行转动,同时带动挤压轴转动,节约电耗,通过挤压轴和挤压块的作用,便于带动挤压块同步转动,并对定型板进行挤压,从而使挤压工作与给料工作同步完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给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定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料管;2、缓冲储料筒;3、给料组件;301、给料漏斗;302、转轮;303、给料轴;304、给料槽;305、固定轴;306、动力轴;307、从动皮带轮;4、动力组件;401、联动皮带;402、主动皮带轮;403、电机;404、挤压轴;405、挤压块;5、传输台;6、第一传输电机;7、定型组件;701、限位杆;702、定型板;703、套管;704、复位弹簧;705、定型传输带;706、长型定型凸条;707、第二传输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进料管1底端连接有缓冲储料筒2,缓冲储料筒2底端安装有给料组件3;给料组件3包括给料漏斗301、转轮302、给料轴303、给料槽304、固定轴305、动力轴306和从动皮带轮307;缓冲储料筒2底端开口处连接有给料漏斗301,给料漏斗301底端两侧均安装有转轮302,两个转轮302之间安装有给料轴303,给料轴303外侧均匀开设有给料槽304,一个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轴305,并通过固定轴305进行固定,另一个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动力轴306,动力轴306一端套接有从动皮带轮307,便于控制原料下落,给料漏斗301底端开口为弧形,并通过弧形开口与给料轴303紧密贴合。从动皮带轮307一侧安装有动力组件4,动力组件4包括联动皮带401、主动皮带轮402、电机403、挤压轴404和挤压块405,从动皮带轮307外侧套接有联动皮带401,联动皮带401另一端与主动皮带轮402相连,主动皮带轮402一端与电机403的输出轴相连,电机403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其中,电机403型号为R107,主动皮带轮402一端中心位置出安装有挤压轴404,挤压轴404一端套接有挤压块405,便于带动给料轴303转动,便于挤压块405进行不规则圆周运动,挤压块405一侧边部安装有弧形凸块,且弧形凸块的直径大于挤压块405的直径,弧形凸块弧度为一百八十度,为了便于运输原料,给料轴303底端安装有传输台5,传输台5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传输电机6,第一传输电机6的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传输台5顶端安装有定型组件7,定型组件7包括限位杆701、定型板702、套管703、复位弹簧704、定型传输带705、长型定型凸条706和第二传输电机707,传输台5顶端边部安装有限位杆701,限位杆70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限位杆701之间安装有定型板702,定型板702通过套管703与限位杆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底端连接有缓冲储料筒(2),所述缓冲储料筒(2)底端安装有给料组件(3);/n所述给料组件(3)包括给料漏斗(301)、转轮(302)、给料轴(303)、给料槽(304)、固定轴(305)、动力轴(306)和从动皮带轮(307);/n所述缓冲储料筒(2)底端开口处连接有给料漏斗(301),所述给料漏斗(301)底端两侧均安装有转轮(302),两个所述转轮(302)之间安装有给料轴(303),所述给料轴(303)外侧均匀开设有给料槽(304),一个所述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轴(305),并通过固定轴(305)与干化机内壁相连,另一个所述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动力轴(306),所述动力轴(306)一端套接有从动皮带轮(3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底端连接有缓冲储料筒(2),所述缓冲储料筒(2)底端安装有给料组件(3);
所述给料组件(3)包括给料漏斗(301)、转轮(302)、给料轴(303)、给料槽(304)、固定轴(305)、动力轴(306)和从动皮带轮(307);
所述缓冲储料筒(2)底端开口处连接有给料漏斗(301),所述给料漏斗(301)底端两侧均安装有转轮(302),两个所述转轮(302)之间安装有给料轴(303),所述给料轴(303)外侧均匀开设有给料槽(304),一个所述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固定轴(305),并通过固定轴(305)与干化机内壁相连,另一个所述转轮(302)一侧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动力轴(306),所述动力轴(306)一端套接有从动皮带轮(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漏斗(301)底端开口为弧形,并通过弧形开口与给料轴(303)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皮带轮(307)一侧安装有动力组件(4);
所述动力组件(4)包括联动皮带(401)、主动皮带轮(402)、电机(403)、挤压轴(404)和挤压块(405);
所述从动皮带轮(307)外侧套接有联动皮带(401),所述联动皮带(401)另一端与主动皮带轮(402)相连,所述主动皮带轮(402)一端与电机(403)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电机(403)的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亚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新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