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45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涉及起吊装置领域。该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侧设置有起吊箱,所述起吊箱内部的底侧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所述起吊箱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所述起吊轮的外侧设置有起吊钢绳,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起吊架,所述起吊架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副轮且与起吊钢绳连接。该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槽、移动轨道、移动轮方便将建筑材料起吊后进行移动起吊到其他的地方放置,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增加起吊的提升力度,减少在起吊的过程中受到建筑工地上的影响,增加在起吊提升材料的时候的稳定性,减少在提升过程中发生晃动。

A lift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
本技术涉及起吊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它包括从施工准备、破土动工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部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中将要进行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土方工程、爆破工程、基础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工作,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将建筑用的材料输送到建筑上面以保证建筑的进度,但是现在的起吊装置不能很好的进行固定,在起吊的时候稳定性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解决了起吊装置在建筑工地上起吊的时候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中侧设置有起吊箱,所述起吊箱内部的底侧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所述起吊箱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所述起吊轮的外侧设置有起吊钢绳,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起吊架,所述起吊架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副轮且与起吊钢绳连接,所述起吊钢绳的一端穿过起吊架设置有起吊钩,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所述运输箱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电机,所述运输电机的一侧穿过运输箱连接有运输轴,所述运输轴的一侧连接有运输轮,所述运输轮的外侧设置有输送皮带,所述起吊架的内部开设有运输槽,所述起吊架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板,所述运输板的一侧穿过起吊架的一侧与输送皮带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杆,所述行走杆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泵,所述伸缩泵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箱,所述移动箱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螺杆,所述移动螺杆的一侧设置有杆轴座。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起吊架的一侧延伸至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轮与移动轨道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减碰块,所述减碰块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优选的,所述减震座内部的底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减震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起吊电机,所述起吊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所述起吊电机的一侧穿过电机箱设置有起吊转杆与起吊轮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具备有益效果如下:1、该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通过设置的移动槽、移动轨道、移动轮方便将建筑材料起吊后进行移动起吊到其他的地方放置,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增加起吊的提升力度,减少在起吊的过程中受到建筑工地上的影响,增加在起吊提升材料的时候的稳定性,减少在提升过程中发生晃动,减少在提升的时候由于晃动带给底下人员的不安全性的心理影响,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心理压力,减少材料在起吊的时候受到损坏。2、该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通过设置的减碰块、散热罩、散热风扇、连接板方便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给电机进行散热,增加电机工作时候的效率,减少电机工作时候的热量能减少电机出事的概率,减少电机的成本投入,增加电机的运行时间,增加电机使用的寿命,减少在使用的时候发生故障不能进行起吊,造成起吊的材料下落在地上造成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风扇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起吊箱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起吊箱、3减震座、4起吊轮、5散热箱、6起吊钢绳、7起吊副轮、8起吊架、9起吊钩、10运输箱、11运输电机、12运输轴、13运输轮、14输送皮带、15运输槽、16运输板、17移动箱、18移动电机、19移动螺杆、20行走杆、21行走轮、22杆轴座、23伸缩泵、24伸缩杆、25固定座、26移动槽、27移动轨道、28移动轮、29减碰块、30散热罩、31散热风扇、32连接板、33电机箱、34起吊电机、35减震板、36支撑柱、37弹簧板、38支撑板、39起吊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中侧设置有起吊箱2,起吊箱2内部的底侧设置有减震座3,减震座3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4,起吊箱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5,起吊轮4的外侧设置有起吊钢绳6,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起吊架8,起吊架8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副轮7且与起吊钢绳6连接,起吊钢绳6的一端穿过起吊架8设置有起吊钩9,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10,运输箱10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电机11,运输电机11的一侧穿过运输箱10连接有运输轴12,运输轴12的一侧连接有运输轮13,运输轮13的外侧设置有输送皮带14,起吊架8的内部开设有运输槽15,起吊架8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板16,运输板16的一侧穿过起吊架8的一侧与输送皮带14连接,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杆20,行走杆20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1。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泵23,伸缩泵2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24,伸缩杆2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25,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箱17,移动箱17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电机18,移动电机18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螺杆19,移动螺杆19的一侧设置有杆轴座22,伸缩泵23通过伸缩伸缩杆24将底座1抬高,进行固定装置,增加在起吊的时候不用受到风力或者地面的环境不平造成移动,增加装置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减少没有固定的装置对起吊的影响,增加起吊的稳定性,减少起吊过程中材料发生晃动,减少由于晃动材料受到损害,通过移动电机18转动移动螺杆19移动起吊架8和运输箱10,方便将起吊的材料放到其他位置上,增加起吊装置的灵活性和起吊装置的移动性,减少需要放置的位置不同造成起吊装置不能放到固定的地点,从而增加人力的输出,增加事故的出事率,增加起吊的时间。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26,移动槽26的内侧设置有移动轨道27,起吊架8的一侧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轮28与移动轨道27连接,通过移动槽26内的设置的移动轨道27方便起吊架8上的移动轮28在上面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槽26、移动轨道27、起吊架28方便在起吊材料的时候由于放置的位置不同位时进行移动放置,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增加起吊的提升力度,减少在起吊的过程中受到建筑工地上的影响,增加在起吊提升材料的时候的稳定性,减少在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侧设置有起吊箱(2),所述起吊箱(2)内部的底侧设置有减震座(3),所述减震座(3)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4),所述起吊箱(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5),所述起吊轮(4)的外侧设置有起吊钢绳(6),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起吊架(8),所述起吊架(8)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副轮(7)且与起吊钢绳(6)连接,所述起吊钢绳(6)的一端穿过起吊架(8)设置有起吊钩(9),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10),所述运输箱(10)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电机(11),所述运输电机(11)的一侧穿过运输箱(10)连接有运输轴(12),所述运输轴(12)的一侧连接有运输轮(13),所述运输轮(13)的外侧设置有输送皮带(14),所述起吊架(8)的内部开设有运输槽(15),所述起吊架(8)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板(16),所述运输板(16)的一侧穿过起吊架(8)的一侧与输送皮带(14)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杆(20),所述行走杆(20)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侧设置有起吊箱(2),所述起吊箱(2)内部的底侧设置有减震座(3),所述减震座(3)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4),所述起吊箱(2)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箱(5),所述起吊轮(4)的外侧设置有起吊钢绳(6),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起吊架(8),所述起吊架(8)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副轮(7)且与起吊钢绳(6)连接,所述起吊钢绳(6)的一端穿过起吊架(8)设置有起吊钩(9),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运输箱(10),所述运输箱(10)的内部设置有运输电机(11),所述运输电机(11)的一侧穿过运输箱(10)连接有运输轴(12),所述运输轴(12)的一侧连接有运输轮(13),所述运输轮(13)的外侧设置有输送皮带(14),所述起吊架(8)的内部开设有运输槽(15),所述起吊架(8)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板(16),所述运输板(16)的一侧穿过起吊架(8)的一侧与输送皮带(14)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杆(20),所述行走杆(20)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泵(23),所述伸缩泵(2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杆(24),所述伸缩杆(24)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25),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娜王正虎李桐吴益
申请(专利权)人: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