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19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包括:支架,涂料机构,涂料机构包括淋涂喷头、驱动淋涂喷头移动的驱动装置;淋涂喷头包括淋涂腔,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狭缝,淋涂腔内的打印原材料从狭缝均匀淋出、淋涂至网板上;驱动装置设置于顶座上;打印机构,打印机构用于驱动网板上下移动、和驱动激光模组单元发射出预设波长的激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涂料机构实现打印原材料的淋涂,淋涂后,不需要刮刀刮平,直接打印,减少了每层打印物打印的时间间格,增强每层打印物之间的粘合性能,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打印效率,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A spray coating 3D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打印成型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已普及于工业化生产制造中;其将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分析高度一体化,越是结构复杂、原材料附加值高的产品,其快速高效成形的优势越显著。3D打印设备打印时,需要先将打印物的三维模型进行软件切片,形成若干个数字切片,再通过3D打印将按照这些切片信息,对应地逐层堆叠打印原材料,固化成型;叠完所有的数字切片后,形成打印完成的打印物,打印完成;打印原材料的厚度与每一层打印物的厚度相对应,因此,在3D打印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刮刀将打印原材料刮平后,再打印。中国专利201510234338.8公开一种用于3D打印设备的快速光固化喷头,主要包括光固化喷头外壳、料筒部分、点光源部分、反光镜角度架升降部分,其中料筒部分主要包括料筒、连接在料筒底端的点胶针头、设于料筒顶端的料筒盖,点光源部分主要包括激光点光源、光源固定架、反光镜固定架、反光镜角度架,反光镜角度架升降部分主要包括丝杆、调节旋钮、滑道、滑块、丝母。中国专利201810104598.7公开了一种光固化成型设备,包括储液缸,存储用于打印三维物体的原材料;铺液装置,铺液装置位于储液缸上方且可在工作平面上进行水平运动,铺液装置设有喷射液体的喷头,以及用于将液体铺平的至少一个刮刀;基板,置于储液缸内,并可在储液缸上进行垂直运动,以使在每完成一层三维物体打印时,驱动基板向下运动预设距离。上述方案中对打印过程进行了改进,但仍然没有完全避开使用刮刀将树脂材料刮平的步骤,而使用刮刀刮平树脂材料层的过程中,其每打印一层后,均需要调整网板的高度,再刮平后,才能打印下一层,其中间过程用时长,不利于每一层打印物之间的粘合,影响打印物的力学性能,同时打印效率的提高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需刮刀刮平、并能够提高3D打印效率的喷淋式3D打印设备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打印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刮刀刮平树脂材料层,大大提高3D打印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喷淋式3D打印设备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底座、若干横梁构成的顶座、和若干立柱;涂料机构,涂料机构包括淋涂喷头、驱动淋涂喷头移动的驱动装置;淋涂喷头包括淋涂腔,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狭缝,淋涂腔内的打印原材料从狭缝均匀淋出、淋涂至网板上;驱动装置设置于顶座上;打印机构,打印机构用于驱动网板上下移动、和驱动激光模组单元发射出预设波长的激光;打印机构包括Z轴支架、以及设置于Z轴支架上的网板移动单元和激光模组单元;Z轴支架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料缸底座、垂直固定于料缸底座上的直板、和设置于直板上端的固定座;激光模组单元固定设置于固定座上,固定座位于驱动装置的上方;网板移动单元固定于直板上,并带动网板上下移动。本技术中,涂料机构实现打印原材料的淋涂,其淋涂均匀,淋涂后,通过固定座上的激光模组单元打印,其打印机构与淋涂机构的结构设计,使得淋涂喷头的移动和激光模组单元的激光投射之间互不干扰,能够快速地进行淋涂、激光打印成型等步骤。本技术采用淋涂喷头将打印原材料淋涂至网板上的方式,使得,淋涂打印原材料后,不需要刮刀刮平,直接打印,减少了每层打印物打印的时间间格,增强每层打印物之间的粘合性能,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打印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狭缝的长度与网板的宽度相适应;狭缝的宽度与3D打印过程中打印的层厚相适应;围绕狭缝,淋涂腔的底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淋涂腔的连接板;淋涂腔还包括淋涂刀,淋涂刀的数目为2个,其一为短淋涂刀、另一为长淋涂刀;两个淋涂刀均固定于连接板的下方,并分别设置于狭缝的两侧;其中一个淋涂刀的外侧,设有涨紧组件。涨紧组件设置于短淋涂刀的外侧。对淋涂刀的整体进行涨紧,控制引流的精度。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淋涂腔为板状结构,其前侧面为斜板、后侧面为竖板;通过一侧斜板,一侧竖板的设计,使得打印原材料能够随着斜板的引流,顺着斜板淋出,对打印原材料的淋出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确保打印原材料的均匀淋涂。斜板的下方设有延伸板,延伸板与竖板将狭缝拉伸形成狭缝通道,延长打印原材料在竖直方向淋出的引导,保障打印原材料以预设的厚度淋出。竖板与连接板一体成型,延伸板穿过连接板的中间、并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斜板和延伸板一体成型,对打印原材料进行引流,避免与连接板的连接,形成粗糙面,影响打印原材料的淋出效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狭缝的两端均设有引流板,引流板固定于连接板上;引流板为片状结构,其宽度大于狭缝的宽度。引流板包括三段弯折部,从上至下为,向外倾斜部,向内倾斜部,竖直部,向外倾斜部使得任意位置的(包括狭缝的两端处)打印原材料自由淋出,向内倾斜部使两端的打印原材料具有一定的缓冲,避免扩散,同时,对淋出的打印原材料的宽度进行有效的管控,竖直部使得打印原材料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稳定淋涂至网板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淋涂喷头还包括风刀,风刀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风刀分别通过连接臂固定于连接板的两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顶座上的皮带传送单元、和设置于支架的一个内侧面的拖链;皮带传送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顶座两侧的X轴滑轨、X轴滑轨上移动的滑块,导向条,以及皮带、驱动皮带传送的驱动件;导向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滑块固定连接;皮带的数目为两条,皮带穿过导向条,导向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将导向条与皮带固定;淋涂喷头通过安装架与导向条固定连接;拖链用于拖动材料泵与淋涂喷头之间连接的进料管同步移动;避免进料管随着淋涂喷头的移动,弯折后,影响到网板的涂料或激光的打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固定座上设有用于激光穿过的通孔,通孔位于两条皮带的中间,避开干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料缸安装于料缸底座上,料缸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回收槽,回收槽包括回收槽架、回收槽底面、和回收槽盖板;回收槽架设置于底座上;回收槽底面成″V″型内凹结构;回收槽盖板设有过滤孔;回收槽的设置,便于淋涂喷头的停留,同时回收料缸内溢出来的打印原材料。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网板移动单元包括固定于直板上的固定板、承托网板的托盘架、带动托盘架上下移动的滑座,固定板上设有丝杆和位于丝杆两侧的Z轴滑轨,滑座固定于丝杆上、丝杆推动滑座在Z轴滑轨上滑动;托盘架和固定座位于直板的同一侧面;托盘架为L型结构,托盘架包括固定于滑座两侧的悬臂、和固定于悬臂上的托盘,托盘承托住网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3D打印设备还包括若干检测装置,例如,功率计、液位量具等,便于3D打印过程得到精确的控制,提高打印精度,液位量具设置于料缸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涂式3D打印设备包括:/n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若干横梁构成的顶座、和若干立柱;/n涂料机构,所述涂料机构包括淋涂喷头、驱动所述淋涂喷头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淋涂喷头包括淋涂腔,所述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狭缝,所述淋涂腔内的打印原材料从狭缝均匀淋出、淋涂至网板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顶座上;/n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用于驱动网板上下移动、和驱动激光模组单元发射出预设波长的激光;所述打印机构包括Z轴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Z轴支架上的网板移动单元和激光模组单元;所述Z轴支架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料缸底座、垂直固定于所述料缸底座上的直板、和设置于所述直板上端的固定座;所述激光模组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网板移动单元固定于所述直板上,并带动网板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1 CN 20192022980091.一种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涂式3D打印设备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若干横梁构成的顶座、和若干立柱;
涂料机构,所述涂料机构包括淋涂喷头、驱动所述淋涂喷头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淋涂喷头包括淋涂腔,所述淋涂腔为腔体结构,其侧面设有用于打印原材料引入的进料口,其底部形成狭缝,所述淋涂腔内的打印原材料从狭缝均匀淋出、淋涂至网板上;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顶座上;
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用于驱动网板上下移动、和驱动激光模组单元发射出预设波长的激光;所述打印机构包括Z轴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Z轴支架上的网板移动单元和激光模组单元;所述Z轴支架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料缸底座、垂直固定于所述料缸底座上的直板、和设置于所述直板上端的固定座;所述激光模组单元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上方;所述网板移动单元固定于所述直板上,并带动网板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与网板的宽度相适应所述狭缝的宽度与3D打印过程中打印的层厚相适应;围绕所述狭缝,所述淋涂腔的底部固定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淋涂腔的连接板;
所述淋涂腔还包括淋涂刀,所述淋涂刀的数目为2个,其一为短淋涂刀、另一为长淋涂刀;两个所述淋涂刀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狭缝的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淋涂刀的外侧,设有涨紧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涂腔为板状结构,其前侧面为斜板、后侧面为竖板;
所述斜板的下方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竖板将所述狭缝拉伸形成狭缝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涂式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两端均设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引流板为片状结构,其宽度大于狭缝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奇许伟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