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所述预制模具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层的底模、位于所述底模上层沿着所述底模边缘四周分布的边模;所述边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第一定位孔,外侧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脱模装置,内侧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芯膜;所述底座下层设置有穿过底座,用于升降所述底模的若干升降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模具可以保证混凝土预制桥面板的整体预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
本技术涉及桥梁制造领域,特别涉及桥梁制造领域中使用的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
技术介绍
钢混组合梁采用混凝土桥面板,现在普遍推行工厂化、标准化预制方式施工,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近些年在我国发展迅速。混凝土预制桥面板预制的施工难点主要包括:(1)预埋于预制桥面板下方的钢构件要实现与钢梁的精确匹配对位,必须保证预埋钢构件的预埋位置精度;(2)相邻预制桥面板间湿接缝处的连接钢筋全部采用机械式套筒连接,其连接精度要求极高,为此必须保证钢筋施工定位精度;(3)混凝土预制桥面板为长大构件,且外形尺寸多变,预制时必须保证整体的外形尺寸精度。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模板施工方法,无法保证混凝土预制桥面板的预制精度达到上述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以上难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实现预制构件的外形尺寸精度控制,精准地控制钢筋位置,特别是钢筋端头机械套筒位置以及预埋钢构件位置。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层的底模、位于所述底模上层沿着所述底模边缘四周分布的边模;所述边模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第一定位孔,外侧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脱模装置,内侧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芯膜;所述底座下层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底模的若干升降装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底模包括第一底模及位于所述第一底模上层的第二底模;所述第一底模设置有间隔平行分布,用于T形预埋构件定位的凹槽;所述第二底模设置有间隔平行分布,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用于T形预埋构件穿过的槽口。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底模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气孔。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边缘的滑轨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边模的丝杠。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芯膜设置有用于竖筋定位的若干第二定位孔以及用于横筋定位的若干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匹配。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边模在与所述芯膜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芯膜为燕尾榫组成的中空结构。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底座由若干交错排列的纵梁与横梁组成。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为若干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底模的水平中心线的下方。本技术所述的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依次安装底座、底模、边模、芯膜以及脱模装置,在底座下方设置若干升降装置;(2)底模上设置的凹槽定位T形预埋件,利用边模上设置的第一定位孔和芯膜共同完成横筋和竖筋的定位,制作预制桥面板;(3)预制桥面板完成后,拆除芯膜,随后利用脱模装置拆除边模,利用升降装置完成底模脱模,完成预制桥面板的制作。有益效果:(1)本技术模具通过纵横梁格构形式的底座保证了预制模具的整体刚度、承载力和平面度要求;(2)本技术底模通过双层设计,底模形成镶嵌预构件的凹槽,保证了预埋钢构件的组装精度;(3)边模和芯模通过巧妙的分体式设计及在其上开设精加工的定位孔,保证钢筋定位精度的目标;(4)模具系统整体安装后,可以实现混凝土预制桥面板的整体预制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预制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预制模具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与底模结构叠加效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模结构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预制模具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边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芯模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未密封的芯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脱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底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底模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边模与芯膜未组装前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预制模具联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预制模具与预制桥面板拆分时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上层的底膜2、位于底膜2四周的边模3、位于边模外侧的脱模装置4以及位于边模内侧的芯膜5。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由若干相互间平行纵梁以及若干相互间平行的横梁组成,纵梁和横梁垂直设置,使得纵梁11和横梁12交错形成网状支撑底膜2;底座1上层设置有底模2,底模2由第一底模21及位于第一底模21上层的第二底模22组成,第一底模21设置有间隔平行分布,用于T形预埋构件定位的两条凹槽211,第二底模22设置有与凹槽211连通的用于T形预埋构件穿过的槽口221,根据预埋件铺设的要求,槽口221的宽度大于凹槽211的宽度,槽口211与凹槽211共同将底膜分为相互平行的三个底膜模块。在预制桥面板完成后,需要将其与底膜分离,故底座1同时也分为与底膜模块相匹配的三个底座模块。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底膜2上设置有间隔分布的若干第一通气孔23,底膜2四周边缘设置有边模3,边模3外侧设置的脱模装置4,脱模装置4用于将边模3与预制桥面板分离,如图9所示,脱模装置4由固定在第二底膜22边缘的滑轨41以及与滑轨41滑动连接的丝杠42组成,丝杠42一端固定于边模3侧边,使用时,丝杠42沿着滑轨41滑动,将边模3与预制桥面板分离。如图6所示,边模3上设置有定位竖筋的第一定位孔31和第二通孔32。如图7和图8所示,本技术的边模3内侧固定有若干芯膜5,芯膜5为燕尾榫组成的中空结构,芯膜5与边模3固定的侧边及其相对应的侧边上设置有竖筋定位的若干第二定位孔51,与边模3垂直的两侧边设置有用于横筋定位的若干定位槽52,第二定位孔51与位于边模3上的第一定位孔31相匹配,共同完成竖筋的定位。预制桥面板完成后,为了将预制桥面板与本技术装置完全分离,在底座1下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升降装置6,分布方向与凹槽211的方向相同。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结构,本技术制作了以下规格的预制模具,具体制备方法如下:采用工字钢、槽钢构成横梁12、纵梁11体系,底座1下方设置基坑,高度约1.2m,便于螺栓施拧。预制模具组装前,将底座1工型横梁与地面预埋板栓接,通过螺栓调整底座1总体平面度。为便于T形预埋构件的定位组装,底座1与底模2连接部分共分三部分,包含中部底座与位于中部底座两侧的边侧底座,底膜同样也分为位于中部底座上方的中部底膜和位于中部底膜两侧的边侧底膜,底座1与底模2焊接为一体。如图11所示,组成底膜2的第一底膜21和第二底膜22用两层12mm钢板制作,设置用于镶嵌T形预埋构件的凹槽,用于定位预埋板及T形预埋构件;如图10所示,两侧预制板变截面处通过钢板折弯实现,底模2在预制板位置按2m间距开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层的底模(2)、位于所述底模(2)上层沿着所述底模(2)边缘四周分布的边模(3);所述边模(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第一定位孔(31),外侧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脱模装置(4),内侧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芯膜(5);所述底座(1)下层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底模(2)的若干升降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层的底模(2)、位于所述底模(2)上层沿着所述底模(2)边缘四周分布的边模(3);所述边模(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第一定位孔(31),外侧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脱模装置(4),内侧设置有若干用于钢筋定位的芯膜(5);所述底座(1)下层设置有用于升降所述底模(2)的若干升降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包括第一底模(21)及位于所述第一底模(21)上层的第二底模(22);所述第一底模(21)设置有间隔平行分布,用于T形预埋构件定位的凹槽(211);所述第二底模(22)设置有间隔平行分布,与所述凹槽(211)连通的用于T形预埋构件穿过的槽口(2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气孔(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多功能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兵,李义成,华乐,刘志刚,王岁利,朱新华,王亚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扬州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