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铜带绕组冲制模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变压器铜带绕组冲制模。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小功率电源变压器、逆变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铜带由于其载流量大,且绕制后线包平整美观,因此其作为变压器绕组的材料是较为常见的。但由于铜带尺寸较宽会带来引出头困难的问题,传统引出方法是在铜带上焊接额外的导线、铜条块、多股绞线或编织带等措施,但该引出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变压器绕线过程需要额外使用焊接工具如电烙铁、焊锡炉等,操作繁琐、生产效率底下。(二)焊接点的可靠程度依靠员工目测来检验,可靠性不高。(三)焊接点易存在毛刺现象,导致后续绝缘处理困难,易使变压器具有匝间短路的隐患。(四)铜带引出焊接时,由于发热装置在绕线工位,因此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夏天,会烫伤员工皮肤或衣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变压器铜带绕组冲制模,通过本技术可以改变传统铜带绕组的引出头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变压器 ...
【技术保护点】
1.变压器铜带绕组冲制模,其特征在于:由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构成;/n所述下模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n包括互为固接的底座(1)及下模(2),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用于排废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01),在所述下模(2)上开设用于排废的多个第二贯通孔(202);/n所述上模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n包括上安装板(5)、刀模(4)及上模(3),安装柄(6)通过紧固件依次固接上安装板(5)及刀模(4),在所述刀模(4)上设置多个定位凸台(401)及多把冲刀(402),于所述刀模(4)的下部还设置上模(3),在所述上模(3)上开设用于冲刀(402)贯穿的第三贯通孔(301),在所述刀模(4 ...
【技术特征摘要】
1.变压器铜带绕组冲制模,其特征在于:由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构成;
所述下模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互为固接的底座(1)及下模(2),于所述底座(1)上开设用于排废的多个第一贯通孔(101),在所述下模(2)上开设用于排废的多个第二贯通孔(202);
所述上模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上安装板(5)、刀模(4)及上模(3),安装柄(6)通过紧固件依次固接上安装板(5)及刀模(4),在所述刀模(4)上设置多个定位凸台(401)及多把冲刀(402),于所述刀模(4)的下部还设置上模(3),在所述上模(3)上开设用于冲刀(402)贯穿的第三贯通孔(301),在所述刀模(4)和上模(3)之间设置多个紧固螺母(11),在相邻紧固螺母(11)之间设置用于刀模(4)复位的回弹胶块(12),紧固件依次贯穿上安装板(5)、刀模(4)、紧固螺母(11)并与上模(3)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富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