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96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该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包括装配底座,所述装配底座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装配底座上安装有与进水孔相连的冷却喷嘴,所述冷却喷嘴包括沿棒材运行方向连接的A导管、盒体、B导管和C导管;所述盒体内形成有水腔,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外连接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内具有与进水口相连的进水通道,第一定位部外具有与进水孔配合安装的多级环形凸部,所述B导管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装配底座上设有的第三定位部配合卡接,如此设置,实现了准确精度对中下的快速定位,有利于加快冷却喷嘴的安装速度,节省了停机时间,加快生产进程。

A water cooling unit for controlled cooling of bar slitting ro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
本技术涉及棒材切分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
技术介绍
在轧钢生产中,不可避免需要用到穿水装置冷却高温棒材,穿水装置包括冷却喷嘴,传统冷却喷嘴为直管式穿水管,直管式穿水管在冷却上存在冷却水浪费严重、冷却效果差等问题;直管式穿水管在固定上依靠圆形管夹实现穿水管的固定和对中,但圆形管夹极易磨损,易影响其对中性,从而造成堆钢事故。目前,现有的冷却喷嘴多由入口导管(1')、盒体(2')、出口导管(3')和出口导套(4')依次连接构成,其能够较好的保证冷却水的利用率及冷却水通入的顺畅性,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时常通过肉眼和简易工具确定对中路线,导致冷却喷嘴定位时间长,且定位精度差,从而易造成堆钢现象。(2)冷却喷嘴在高压冷却水供应下,冷却喷嘴与进水口之间易漏水,且由于出口导套长度较长,易使出口导套与出口导管连接处活动,致使中线偏移造成堆钢事故。(3)为减少堆钢事故,采用出口导套包围出口导管的螺纹连接方式,如此设置,出口导套壁薄、与出口导管连接强度低,易在长时间受外力时发生断裂,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底座,所述装配底座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装配底座上安装有与进水孔相连的冷却喷嘴,所述冷却喷嘴包括沿棒材运行方向连接的A导管、盒体、B导管和C导管;/n所述盒体内形成有水腔,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外连接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内具有与进水口相连的进水通道,第一定位部外具有与进水孔配合安装的多级环形凸部,所述B导管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装配底座上设有的第三定位部配合卡接,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冷却喷嘴在装配底座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底座,所述装配底座上设有进水孔,所述装配底座上安装有与进水孔相连的冷却喷嘴,所述冷却喷嘴包括沿棒材运行方向连接的A导管、盒体、B导管和C导管;
所述盒体内形成有水腔,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水腔连通的进水口,进水口外连接有第一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内具有与进水口相连的进水通道,第一定位部外具有与进水孔配合安装的多级环形凸部,所述B导管上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二定位部与装配底座上设有的第三定位部配合卡接,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冷却喷嘴在装配底座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上具有定位卡台,第三定位部上具有与定位卡台配合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设于盒体底部,所述定位卡台设于第二定位部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C导管包括C导管本体,所述C导管本体始端外周侧一体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B导管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材切分轧制控冷用水冷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C导管本体的始端贯穿固定板后形成嵌设凸部,所述嵌设凸部与B导管上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生肖立军张忠峰张红雁郭其江袁成玺孟丽军曹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