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制
,尤其涉及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
技术介绍
酸连轧机组具有机时产量高、成材率高等优点,为降低无取向电工钢的生产成本,原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酸连轧生产线逐步拓展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轧制,成为品种覆盖面较宽的轧机。随着轧制带钢强度的增大,酸连轧轧制润滑性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尤其是薄硬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润滑性不足主要表现为:低速轧制力较高速稳态轧制力增大200-300吨,头尾轧制稳定性显著下降,因头尾板形不良而导致断带事故频发。因此,开发适于酸连轧无取向电工钢中低高牌号轧制的高效润滑技术对提升酸连轧无取向电工钢轧制稳定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轧制润滑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升酸连轧无取向电工钢轧制稳定性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包括:向基础油中添加低粘度合成酯和高粘度合成酯,形成轧制油;其中,所述低粘度合成酯的运动粘度η40范围为[4,15]m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向基础油中添加低粘度合成酯和高粘度合成酯,形成轧制油;其中,所述低粘度合成酯的运动粘度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润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基础油中添加低粘度合成酯和高粘度合成酯,形成轧制油;其中,所述低粘度合成酯的运动粘度η40范围为[4,15]mm2/s,所述高粘度合成酯的运动粘度η100范围为[1000-1800]mm2/s;
将所述轧制油与脱盐水混合,形成乳化液;
通过所述乳化液对带钢进行润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度合成酯和所述高粘度合成酯的质量配比范围为[0.9,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粘度合成酯和所述高粘度合成酯在所述轧制油中的质量总占比为2-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轧制油与脱盐水混合,形成乳化液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轧制油与乳化剂混合,形成混合后的轧制油,且所述乳化剂在所述混合后的轧制油中的质量占比为1.0-1.3%;
所述将所述轧制油与脱盐水混合,形成乳化液,包括:
将所述混合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金,陈伟,刘磊,孙勃,谢宇,胡志远,李伯深,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