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92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9
一种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转动支撑单元及点胶单元,底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转动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第一安装座朝向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点胶单元包括升降驱动单元、转轴、第二安装座、弧形调节块、第二安装板及点胶枪。如此可对多目相机的壳体进行定位、自动旋转壳体的角度且可调节点胶位置及角度,提高点胶效率。

Rotating dispensing device for multi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目相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多目相机包括多个摄像头模组以及与每个摄像头模组一一对应连接的电路板,每个电路板用于将系统发出的图像采集指令传输至对应的摄像头模组,摄像头模组根据接收到的图像采集指令进行图像采集。目前,多目相机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无人机飞行控制、虚拟现实、动作捕捉、机器人及无人驾驶等。为使多目相机能更好地完成测距或者目标定位等任务,减小计算误差,各应用场景都要求多个摄像头模组能够尽量同步工作,以便多个摄像头模组能够同步采集图像数据,从而使后端计算单元能够准确地处理或计算图像数据。请参考图1及图2,现有的多目相机的壳体100上开设有若干相机安装孔110,相机安装孔110内设置有阶梯槽120,多目相机组装时将多个摄像头模组分别放置于多个相机安装孔110的阶梯槽120上,通过点胶装置在阶梯槽120处点胶,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壳体100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30,容置槽130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若干凸柱140。壳体100的容置槽130的底部的中心突出设置有中心定位柱150,容置槽130的底部的边缘处突出设置有底部定位柱160,容置槽130的底部于中心定位柱150的外侧突出设置有若干辅助定位柱170,在若干辅助定位柱170之间开设有矩形通孔180。现有的多目相机在安装摄像头模组时,需要手动操作点胶装置依次在多个相机安装孔110的阶梯槽120上点胶,同时需要手动调节多目相机的壳体100的旋转角度,操作非常麻烦,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多目相机的壳体进行定位、自动旋转壳体的角度且可调节点胶位置及角度、提高点胶效率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垂直连接的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的转动支撑单元及设置于支架上的点胶单元,底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转动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第一安装座朝向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点胶单元包括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弧形调节块、与弧形调节块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及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点胶枪。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滑块对应第一螺孔开设有第一通孔,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座的第一螺孔及滑块的第一通孔并与导轨活动地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加强块。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两个立柱及一个横梁,两个立柱分别与底座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垂直连接,横梁垂直连接两个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点胶单元的升降驱动单元设置于横梁上。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调节块上开设有弧形通孔,弧形调节块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侧在弧形通孔内设置有台阶槽,台阶槽中滑动设置有一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第二安装座远离转轴的部分开设有两个第二螺孔,两个第二螺孔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一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块的第二通孔及弧形通孔,并与第二安装座的第二螺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调节块远离第二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二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三螺孔,一中心螺钉穿过弧形调节块的第三通孔并与第二安装板的第三螺孔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调节块于第三通孔的一侧开设有条形孔,第二安装板上于第三螺孔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螺孔,一调节螺钉穿过条形孔并与第二安装板的第四螺孔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垂直连接的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的转动支撑单元及设置于支架上的点胶单元,底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转动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第一安装座朝向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点胶单元包括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弧形调节块、与弧形调节块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及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点胶枪。如此可对多目相机的壳体进行定位、自动旋转壳体的角度且可调节点胶位置及角度,提高点胶效率。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的多目相机的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多目相机的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点胶单元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3及图4,本技术提供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包括底座10、与底座10垂直连接的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的转动支撑单元30及设置于支架20上的点胶单元40。底座10的形状为长方体。支架20包括两个立柱21及一个横梁22。两个立柱21分别与底座1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垂直连接,横梁22垂直连接两个立柱21远离底座10的一端。点胶单元40设置于横梁22上。底座10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11。转动支撑单元30包括第一安装座31、与第一安装座31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32、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32远离第一安装座31的一端的电机33及与电机3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34。在第一安装板32与第一安装座31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板32及第一安装座31均连接的加强块36。加强块36用于加强第一安装板32与第一安装座31的连接强度。第一安装座31朝向底座10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11滑动连接的滑块35,如此使得转动支撑单元30可沿导轨11滑动以调节转动支撑块34相对点胶单元40的位置。第一安装座31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滑块35对应第一螺孔开设有第一通孔,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座31的第一螺孔及滑块35的第一通孔并与导轨11活动地抵接,在调节好转动支撑块34的位置后可通过操作锁紧螺钉,使得第一安装座31相对底座10固定。转动支撑块34的形状大致为圆柱形,其外侧壁上对应壳体100的凸柱140开设有第一避让槽341,壳体100的凸柱140可活动地位于第一避让槽341中;转动支撑块34远离电机33的端面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定位孔342,壳体100的中心定位柱150可活动地位于转动支撑块34的中心定位孔342中;转动支撑块34远离电机33的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底部定位孔343,壳体100的底部定位柱160可活动地位于底部定位孔343中;中心定位孔34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辅助定位孔344,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垂直连接的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的转动支撑单元及设置于支架上的点胶单元,底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转动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第一安装座朝向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点胶单元包括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弧形调节块、与弧形调节块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及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点胶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与底座垂直连接的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的转动支撑单元及设置于支架上的点胶单元,底座的顶面沿长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导轨,转动支撑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于第一安装板远离第一安装座的一端的电机及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转动支撑块,第一安装座朝向底座的侧面设置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点胶单元包括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驱动单元的输出轴连接的转轴、与转轴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连接的弧形调节块、与弧形调节块连接的第二安装板及固定于第二安装板上的点胶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螺孔,滑块对应第一螺孔开设有第一通孔,一锁紧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座的第一螺孔及滑块的第一通孔并与导轨活动地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与第一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加强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相机旋转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宝兰周世惠马东亮徐克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合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