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
,尤其涉及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
技术介绍
在无线收发系统中,采用更高的载波频率,是实现高速通信的首要途径。作为收发信机的关键部件之一,高频混频器的性能成为收发系统性能好坏的决定因素。基于二极管的混频器在W及以上频段,二极管混频器存在其固有的缺陷:首先,二极管的导通是受本振信号驱动的,混频器要求的转换损耗越小,所需要的二极管尺寸越大;其次,二极管结构不便于单片集成。目前,二极管结构混频器在W及以上频段结构复杂,且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旨在解决目前混频器在W及以上频段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包括:本振信号单元、偏压信号单元、混频单元、中频信号单元和射频信号单元;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偏压信号,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信号单元、偏压信号单元、混频单元、中频信号单元和射频信号单元;/n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偏压信号,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混频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射频信号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所述混频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和所述射频信号单元的输出端共接后连接所述中频信号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中频信号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中频信号;/n所述本振信号单元将接收到的本振信号和所述偏压信号叠加后输入至所述混频单元;所述射频信号单元将所述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振信号单元、偏压信号单元、混频单元、中频信号单元和射频信号单元;
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偏压信号,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接收本振信号,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混频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射频信号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所述混频单元的输入输出端和所述射频信号单元的输出端共接后连接所述中频信号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中频信号单元的输出端输出中频信号;
所述本振信号单元将接收到的本振信号和所述偏压信号叠加后输入至所述混频单元;所述射频信号单元将所述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混频单元;所述混频单元对叠加后的本振信号和所述偏压信号以及接收到的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处理后生成所述中频信号传输至所述中频信号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振信号单元包括第一微带线、电容C1、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和电阻R1;
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输入端为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输入端共接形成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微带线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形成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微带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共接形成所述本振信号单元的第二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信号单元包括电阻R2、电容C2和电感;
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为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为所述偏压信号单元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子单元、第二晶体管子单元和准平衡功分网络子单元;
所述第一晶体管子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混频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子单元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准平衡功分网络子单元的第一输入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晶体管子单元的输入端为所述混频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子单元的输入输出端与所述准平衡功分网络子单元的第二输入输出端相连,所述准平衡功分网络子单元的第三输入输出端为所述混频单元的输入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次谐波混频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子单元包括第五微带线和第一开关管;
所述第五微带线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晶体管子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五微带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范忠,方园,林勇,张贞鹏,吴洪江,郑俊平,卢军廷,王子青,王雨桐,陈艳,薛昊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