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33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18
作为课题,本公开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容量的电池。在本公开中,通过提供下述电池来解决上述课题。所述电池是依次具有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电池,所述负极层含有硅包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硅包合物具有由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
本公开涉及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池的开发被积极地进行。例如,在汽车产业界,正在推进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池的开发。另外,作为用于电池的活性物质,已知Si粒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有硅包合物的电池用电极。另外,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具有硅包合物II型的结晶相的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2/0021283号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ThorstenLangeretal.,“ElectrochemicalLithiationofSiliconClathrate-II”,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159(8)A1318-A1322(2012)
技术实现思路
Si粒子的理论容量大,对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有效。另一方面,Si粒子的充放电时的体积变化大,容量容易降低。本公开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具有良好的容量的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是依次具有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电池,/n所述负极层含有硅包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n所述硅包合物具有由M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3 JP 2018-1333261.一种电池,是依次具有正极层、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的电池,
所述负极层含有硅包合物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所述硅包合物具有由MxSi46表示的组成,具有硅包合物I型的结晶相,所述M为金属元素,所述x满足0<x<46,
所述硅包合物的平均一次粒径为50nm以上且3000n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所述硅包合物的平均二次粒径为1μm以上且4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
所述硅包合物的平均一次粒径为100nm以上且1000nm以下,
所述硅包合物的平均二次粒径为2μm以上且20μm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淳小坂大地大友崇督中野秀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