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23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网格化布点,采集区域农田表层土壤与底层背景土壤,测定重金属总量值;应用BCR法对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化学形态提取,确定不同重金属的形态风险等级;计算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因子值;根据形态风险分级和富集因子计算结果,确定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响应系数;基于生态风险响应系数,应用改进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计算区域农田表层土壤单个重金属与多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准确的对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
,涉及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资源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产强度的日益加大,大量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多种渠道进入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农田土壤环境,从而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尤以Cu、Pb、Cr等重金属的污染超标最为突出。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可以了解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进而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对目标土壤实施治理和修复,最终达到控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进一步扩大的目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瑞典学者Hakanson于1980年提出的一套评价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重金属的含量丰度,而且还将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与毒理学效应联系在一起,采用了具有可比性、等价属性的指数分级进行评价,因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应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应用传统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沉积物、土壤等介质污染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步骤1:网格化布点,采集区域农田表层土壤与底层背景土壤,测定重金属总量值;/n步骤2:应用BCR法对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化学形态提取,确定不同重金属的形态风险等级;/n步骤3:计算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因子值;/n步骤4:根据形态风险分级和富集因子计算结果,确定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响应系数;/n步骤5:基于生态风险响应系数,应用改进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计算区域农田表层土壤单个重金属与多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网格化布点,采集区域农田表层土壤与底层背景土壤,测定重金属总量值;
步骤2:应用BCR法对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化学形态提取,确定不同重金属的形态风险等级;
步骤3:计算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富集因子值;
步骤4:根据形态风险分级和富集因子计算结果,确定各点位表层土壤不同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响应系数;
步骤5:基于生态风险响应系数,应用改进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计算区域农田表层土壤单个重金属与多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基于10km×10km网格布点法,在整个农业区内共布设若干个采样点,分别采集0-20cm与120-150cm两个深度层农田土壤样品,所有样品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研磨过100目尼龙筛,取部分样品经HNO3–HF–HClO4法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重金属总量值。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取部分过筛样品,应用BCR法对区域各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依次进行弱酸溶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4种化学形态的提取,高速离心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各提取液中重金属含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区域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选择常量重金属Al为参考元素,以步骤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李宝姜永见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