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194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它属于起重机动力学及电气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桥式起重机动力学仿真存在的没有考虑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状况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Solidework中建立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S2、将三维模型导入至Adams中完成运动副约束,并建立输入输出变量,通过Control Plant Export插件转换卫Simulink文件adams_sub;S3、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动机控制模型,并与adams_sys相交互,实现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

Dynamic electromechanical joint simulation method of bridge c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它属于起重机动力学及电气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虚拟样机的联合仿真由于其研究周期短,费用低,效率高的优点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桥式起重机动力学仿真的研究大部分控制系统由ADAMS软件中的函数驱动,很少甚至没有考虑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桥式起重机动力学仿真存在的没有考虑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状况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在Solidework中建立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S2、将三维模型导入至Adams中完成运动副约束,并建立输入输出变量,通过ControlPlantExport插件转换卫Simulink文件adams_sub;S3、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动机控制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Solidework中建立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nS2、将三维模型导入至Adams中完成运动副约束,并建立输入输出变量,通过ControlPlant Export插件转换卫Simulink文件adams_sub;/nS3、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动机控制模型,并与adams_sys相交互,实现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Solidework中建立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
S2、将三维模型导入至Adams中完成运动副约束,并建立输入输出变量,通过ControlPlantExport插件转换卫Simulink文件adams_sub;
S3、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电动机控制模型,并与adams_sys相交互,实现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利用Solidework建立桥式起重机三维模型;
S12、所述三维模型包括:承载部分的主梁和轨道,小车部分的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传动轴、车轮、车体及卷筒部件;
S13、将所建立的三维模型保存为Parasolid(*.x_t)格式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式起重机动力学机电联合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运行Adams软件,按照“File→Import”导入S13步骤所建立的三维模型;
S22、在不影响仿真精度的情况下对三维模型进行简化,通过bool运算将主梁和轨道合并为一实体,将车体及电动机、减速器、卷筒、传动轴合并为一实体,提升仿真速率;
S23、建立约束关系:建立车轮与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孟凡星邱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