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面向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194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用户侧电池储能配置及运行的优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大工业用户电费的计费规则为基础,构建了需量防守与削峰填谷相结合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针对不同的用户,能够利用投资回报率评估选择出最合适的储能配置。在构建优化模型时加入储能运行性能约束,能够减少运行损耗,延长储能寿命。在储能日运行优化时,实时更新负荷数据,构建了日内运行调度优化模型,进行实时滚动优化;其次,构建了月需量防守值更新模型,及时更新月需量防守值,不断修正负荷预测误差的影响。算例验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滚动优化算法能够更加合理地调度储能,有效降低用户用电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是针对用户侧电池储能进行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用电成本是电力大用户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池储能(下文简称“储能”)可通过“低储高放”策略,即在用户电力负荷及电价较低的时候存储电能,在用户电力负荷及电价较高的时候放出电能,在不改变用户用电行为的情况下,削减用户负荷月最大需量值,减少基本电费的同时产生削峰填谷收益。并且,用户侧储能服务对象明确,变化因素较少,更有利于储能的运行。同时,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不仅大力支持用户侧储能的发展,而且提出要适当扩大销售侧峰谷电价差,未来用户峰谷价差有望继续拉大,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用户侧储能的投资效益。因此用户侧安装储能是降低电力大用户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我国用户侧储能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然而目前,用户侧储能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用户仍难以承担储能较高的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储能运行效率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储能优化运行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面向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储能配置及运行优化问题,以大工业用户电费的计费规则为基础,构建了需量防守与削峰填谷相结合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储能月前和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在构建各优化模型时加入储能运行性能约束,使得储能运行最优;通过不断更新负荷预测数据和防守值,修正了负荷预测误差,使得调度储能最优,实现用户用电成本的降低,具体步骤包括:/n步骤1:计算用户加装储能收益;/n基于工业大用户的电费计费规则,通过“低储高放”策略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转移,通过建立储能收益模型,计算用户加装储能后获得的削峰填谷收益及月需量防守收益;/n步骤2:建立储能运行约束条件;/...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用户侧的电池储能配置与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同时考虑了储能配置及运行优化问题,以大工业用户电费的计费规则为基础,构建了需量防守与削峰填谷相结合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储能月前和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在构建各优化模型时加入储能运行性能约束,使得储能运行最优;通过不断更新负荷预测数据和防守值,修正了负荷预测误差,使得调度储能最优,实现用户用电成本的降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计算用户加装储能收益;
基于工业大用户的电费计费规则,通过“低储高放”策略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转移,通过建立储能收益模型,计算用户加装储能后获得的削峰填谷收益及月需量防守收益;
步骤2:建立储能运行约束条件;
针对储能电池运行的硬性物理要求,建立储能电池物理约束条件;对储能电池的日吞吐量进行限制,建立储能电池性能约束条件;
步骤3:构建储能优化策略及进行负荷预测;
制定储能配置优化和运行优化的整体策略,确定负荷预测模型,基于用户历史符合数据,进行月前负荷预测和日前负荷预测;
步骤4:构建储能配置优化模型;
储能配置优化模型以用户安装储能后每月综合效益最高为目标,基于用户历史负荷数据,优化得到储能配置的功率与容量;
步骤5:构建储能运行月前优化模型;
基于优化得到的储能配置功率、容量及月负荷预测数据,以优化月的需量防守收益与削峰填谷收益之和最大为目标函数,构建储能运行月前优化模型,以获得月需量防守值;
步骤6:构建日内运行滚动优化模型;
以用户每天的削峰填谷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构建储能日前运行优化模型;考虑负荷预测误差的影响,对每一个时刻点之前的数据采用实际负荷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芳赵乙潼何奔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