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095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深海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包括光纤接插件基体、光纤快速插拔装置及密封组件,其中光纤接插件基体的一端与密封舱基体连接,且通过密封台面与密封舱基体密封连接,光纤接插件基体的两端沿轴向分别设有环氧树脂灌胶腔,两个腔之间设有光纤穿过孔,舱内光纤穿过光纤穿过孔、且通过密封组件密封,光纤快速插拔装置的一端置于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内、且与舱内光纤连接,另一端置于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的外侧、且与舱外光纤连接,舱外、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内浇注环氧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全海深工况,具备可双向耐压、无渗漏、可快速插拔的功能及在长时间大压力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微渗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深海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
技术介绍
深海工作的装置相互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进行通讯,舱体之间通讯,耐高压的接插件就成为技术关键点。已有光纤穿壁件多为浅水设计,海洋面积96%都在6000m以下,因此这种耐高压的光纤穿壁件较为稀少。现有光纤穿舱件,由整根光纤整体构成,不同舱体之间无法断开连接,对使用维护造成困难,并且在长时间大压力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微渗水现象。随着深海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深海装备对耐高压、便捷、可靠的光纤接插件需求愈发强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以解决现有光纤穿舱件在不同舱体之间无法断开连接,使用维护困难,及在长时间大压力工作过程中会发生微渗水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包括光纤接插件基体、光纤快速插拔装置及密封组件,其中光纤接插件基体的一端与密封舱基体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台面与密封舱基体密封连接,所述光纤接插件基体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接插件基体(1)、光纤快速插拔装置(2)及密封组件,其中光纤接插件基体(1)的一端与密封舱基体(9)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台面与密封舱基体(9)密封连接,所述光纤接插件基体(1)的两端沿轴向分别设有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之间设有光纤穿过孔,舱内光纤(20)穿过所述光纤穿过孔、且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光纤快速插拔装置(2)的一端置于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内、且与舱内光纤(20)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的外侧、且与舱外光纤(12)连接,所述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接插件基体(1)、光纤快速插拔装置(2)及密封组件,其中光纤接插件基体(1)的一端与密封舱基体(9)螺纹连接,且通过密封台面与密封舱基体(9)密封连接,所述光纤接插件基体(1)的两端沿轴向分别设有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之间设有光纤穿过孔,舱内光纤(20)穿过所述光纤穿过孔、且通过密封组件密封,所述光纤快速插拔装置(2)的一端置于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内、且与舱内光纤(20)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的外侧、且与舱外光纤(12)连接,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内浇注环氧树脂将所述光纤接插件基体(1)与舱内光纤(20)和光纤快速插拔装置(2)浇注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光纤(20)位于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内且包覆于环氧树脂中的部分设有多段裸纤段(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容置于所述舱内环氧树脂灌胶腔(11)底部的密封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舱内光纤(20)上的密封胶皮(7)和密封挤压件(9),所述密封挤压件(9)通过外螺纹与所述密封槽连接,且件将所述密封胶皮(7)压紧在所述密封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海深光纤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外环氧树脂灌胶腔(4)和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洋唐元贵闫兴亚陈聪王福利孙明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