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96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装置,用于即可提供支撑作用还可提供容纳空间。该转动装置包括二个转动组件、连接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分别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和连接件。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架,第一活动架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架的侧面设有第一导滑槽和第二导滑槽。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柱,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柱,一第一滑动柱在一第一导滑槽内滑动连接,一第二滑动柱在一第二导滑槽内滑动连接。这样,在第一活动架的驱动下,带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移动。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夹角的变化,该转动装置即可提供支撑作用还可提供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些转动设备,可以进行转动,以向用户提供不同的使用状态。在转动设备上,需要一些部件进行支撑作用。例如,对于柔性屏装置而言,柔性屏装置可以进行转动,以向用户提供闭合状态或展开状态。柔性屏装置的壳体可以支撑柔性屏。转动设备上的部件除了提供支撑作用外,有时需要提供容纳空间以容纳其它的器件。例如,当柔性屏装置折叠后,需要在壳体之间提供一定的空间以容纳柔性屏的弯曲处。但是,现有的转动设备不能实现通过其上的部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及提供容纳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装置和柔性屏装置,用于即可提供支撑作用还可提供容纳空间。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装置,包括二个转动组件、连接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三者的两端分别和一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轴线为所述第一支撑板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为所述第一活动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一活动架的侧面设有第一导滑槽和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延伸轨迹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延伸轨迹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导滑槽往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滑槽位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二导滑槽之间;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一所述第一滑动柱在一所述第一导滑槽内滑动连接,一所述第二滑动柱在一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和所述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二者的两端分别和一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活动架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轴线为所述第三支撑板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四轴线为所述第二活动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二活动架的侧面设有第三导滑槽和第四导滑槽,所述第三导滑槽的延伸轨迹呈圆弧状,所述第三导滑槽的延伸轨迹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三轴线,所述第四导滑槽往远离所述第三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导滑槽位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四导滑槽之间;在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滑动柱,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滑动柱,所述第四滑动柱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一所述第三滑动柱在一所述第三导滑槽内滑动连接,一所述第四滑动柱在一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在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间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当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处于所述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四者的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处于所述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倾斜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倾斜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四者之间形成容置腔。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滑槽的延伸轨迹为直线段,所述第一导滑槽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导滑槽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一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导滑槽从所述第一端部开始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转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相向转动时,所述第一活动架的转动方向;所述第四导滑槽的延伸轨迹为直线段,所述第三导滑槽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四导滑槽位于同一平面,第二延伸方向和第二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三导滑槽从所述第二端部开始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相向转动时,所述第二活动架的转动方向。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第一滑动柱,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一所述第一滑动柱和一所述第一槽孔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第三滑动柱,在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一所述第三滑动柱和一所述第二槽孔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连接件通过轴孔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连接件通过轴孔和转轴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圆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二圆锥齿轮、中锥齿轮、和定位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中锥齿轮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圆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的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所述中锥齿轮的另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部和所述中锥齿轮能相对转动,所述定位部用于限定所述中锥齿轮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定位部设有容置通孔,所述中锥齿轮容置于所述容置通孔内,所述容置通孔的内壁面为圆柱体侧面结构,所述中锥齿轮的圆周面和所述容置通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贯穿所述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当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处于所述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四者的支撑面和所述盖板的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处于所述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倾斜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倾斜于所述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和所述盖板五者之间形成容置腔。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屏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屏和转动装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和所述转动装置连接,所述柔性屏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转动装置为如上所述的转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动装置包括二个转动组件、连接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转动组件(5)、连接件(4)、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n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侧和所述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转动连接;/n所述连接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三者的两端分别和一所述转动组件(5)连接;/n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第一活动架(51),所述第一活动架(51)和所述连接件(4)转动连接;/n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轴线为所述第一支撑板(61)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为所述第一活动架(51)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n所述第一活动架(51)的侧面设有第一导滑槽(511)和第二导滑槽(512),所述第一导滑槽(511)的延伸轨迹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导滑槽(511)的延伸轨迹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导滑槽(512)往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滑槽(511)位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12)之间;/n在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柱(63),所述第二支撑板(6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柱(64),所述第二滑动柱(6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6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侧,一所述第一滑动柱(63)在一所述第一导滑槽(511)内滑动连接,一所述第二滑动柱(64)在一所述第二导滑槽(512)内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个转动组件(5)、连接件(4)、第一支撑板(61)和第二支撑板(62);
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侧和所述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件(4)、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三者的两端分别和一所述转动组件(5)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第一活动架(51),所述第一活动架(51)和所述连接件(4)转动连接;
第一轴线和第二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轴线为所述第一支撑板(61)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为所述第一活动架(51)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
所述第一活动架(51)的侧面设有第一导滑槽(511)和第二导滑槽(512),所述第一导滑槽(511)的延伸轨迹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导滑槽(511)的延伸轨迹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导滑槽(512)往远离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滑槽(511)位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12)之间;
在所述第一支撑板(6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2)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柱(63),所述第二支撑板(6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滑动柱(64),所述第二滑动柱(6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6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侧,一所述第一滑动柱(63)在一所述第一导滑槽(511)内滑动连接,一所述第二滑动柱(64)在一所述第二导滑槽(512)内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撑板(65)和第四支撑板(66);
所述第三支撑板(65)的一侧和所述连接件(4)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6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65)的另一侧和所述第四支撑板(66)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支撑板(6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66)二者的两端分别和一所述转动组件(5)连接;
所述转动组件(5)还包括第二活动架(52),所述第二活动架(52)和所述连接件(4)转动连接;
第三轴线和第四轴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轴线为所述第三支撑板(65)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所述第四轴线为所述第二活动架(52)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时所绕的轴线;
所述第二活动架(52)的侧面设有第三导滑槽(521)和第四导滑槽(522),所述第三导滑槽(521)的延伸轨迹呈圆弧状,所述第三导滑槽(521)的延伸轨迹的凹面朝向所述第三轴线,所述第四导滑槽(522)往远离所述第三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导滑槽(521)位于所述连接件(4)和所述第四导滑槽(522)之间;
在所述第三支撑板(6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66)的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滑动柱(67),所述第四支撑板(6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滑动柱(68),所述第四滑动柱(68)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板(66)远离所述第三支撑板(65)的一侧,一所述第三滑动柱(67)在一所述第三导滑槽(521)内滑动连接,一所述第四滑动柱(68)在一所述第四导滑槽(522)内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架(5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52)在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间相对所述连接件(4)转动;
当所述第一活动架(5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52)之间处于所述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61)、所述第二支撑板(62)、所述第三支撑板(6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66)四者的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
当所述第一活动架(5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52)之间处于所述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支撑板(61)倾斜于所述第二支撑板(62),所述第三支撑板(65)倾斜于所述第四支撑板(66),所述第一支撑板(61)、所述第二支撑板(62)、所述第三支撑板(65)、和所述第四支撑板(66)四者之间形成容置腔(6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滑槽(512)的延伸轨迹为直线段,所述第一导滑槽(511)的第一端部(513)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12)位于同一平面,第一延伸方向和第一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毅张秀金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