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机构和柔性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6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和柔性屏设备,用于实现同步转动。该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架、第一圆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二活动架、第二圆锥齿轮、中锥齿轮、和定位部。第一活动架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一圆锥齿轮。第二活动架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贯穿且固定连接第二圆锥齿轮。中锥齿轮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圆锥齿轮,中锥齿轮的两侧面的圆锥齿轮分别和第一圆锥齿轮以及第二圆锥齿轮啮合。定位部和中锥齿轮能相对转动,定位部用于固定中锥齿轮的位置。通过中锥齿轮的联动,使得第一圆锥齿轮和第二圆锥齿轮能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同步转动,实现了转动机构部件间的同步转动。

A rota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机构和柔性屏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和柔性屏设备。
技术介绍
一些转动设备会有进行转动以弯折设备的需求,例如对于具有柔性屏的电子设备,当用户观看柔性屏的内容时,用户展开电子设备的壳体。当用户不需要观看柔性屏的内容时,用户折叠电子设备的壳体。其中,转动设备的展开和折叠等的转动操作,需要转动机构来引导。转动机构引导转动设备转动,往往是通过两侧的和转动设备连接的活动架的驱动实现。此时,往往需要两个活动架。现有的方案中,该两个活动架的转动不能实现同步转动,导致不利于用户对转动设备进行转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柔性屏设备,用于实现同步转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第二活动架,所述第二活动架和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固定连接;中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圆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的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所述中锥齿轮的另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啮合;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中锥齿轮能相对转动,所述定位部用于固定所述中锥齿轮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定位部设有容置通孔,所述中锥齿轮容置于所述容置通孔内,所述容置通孔的内壁面为圆柱体侧面结构;所述中锥齿轮的圆周面和所述容置通孔的内壁面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第一月牙槽和第一定位分部,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一定位分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分部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定位分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第二月牙槽和第二定位分部,所述第二月牙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分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分部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定位分部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二月牙槽抵接,以形成所述容置通孔;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二月牙槽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面和第二限位面,所述第一转轴贯穿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侧面上设有第三限位面和第四限位面,所述第二转轴贯穿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分部远离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一端设有第一沉降槽和第二沉降槽,所述第一沉降槽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所述第二沉降槽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抵接面和第四抵接面;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之间的圆弧范围内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分部转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件在所述第三抵接面和所述第四抵接面之间的圆弧范围内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分部转动;当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三限位面和所述第三抵接面抵接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当所述第二限位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抵接,且所述第四限位面和所述第四抵接面抵接时,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架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有容置槽;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圆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和所述定位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活动架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一延伸杆,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一延伸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二活动架包括第二转动部和第二延伸杆,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二延伸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定位部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包卷套和第二包卷套,所述第一包卷套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包卷套和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包卷套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壁面包括第一限位壁面,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面设有第一限位侧面,所述第一转轴套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限位壁面和所述第一限位侧面用于在所述第一转轴相对所述第一包卷套转动时,通过抵接变形向所述第一转轴提供扭力;所述第二包卷套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壁面包括第二限位壁面,所述第二转轴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侧面,所述第二转轴套入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限位壁面和所述第二限位侧面用于在所述第二转轴相对所述第二包卷套转动时,通过抵接变形向所述第二转轴提供扭力。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延伸杆的侧面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柱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和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延伸杆的侧面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柱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和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面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和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销钉和第二销钉;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侧面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设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一销钉分别嵌入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三轴孔;所述第二销钉分别嵌入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四轴孔。可选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屏设备,包括柔性屏、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为如上所述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第一活动架和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第二活动架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屏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活动架、第一圆锥齿轮、第二转轴、第二活动架、第二圆锥齿轮、中锥齿轮、和定位部。其中,第一活动架和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转轴贯穿第一圆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一圆锥齿轮固定连接。从而第一圆锥齿轮、第一转轴和第一活动架能同步转动。第二活动架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转轴(2);/n第一活动架(21),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n第一圆锥齿轮(41),所述第一转轴(2)贯穿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固定连接;/n第二转轴(3);/n第二活动架(31),所述第二活动架(31)和所述第二转轴(3)固定连接;/n第二圆锥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3)贯穿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3)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固定连接;/n中锥齿轮(43),所述中锥齿轮(43)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圆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43)的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啮合,所述中锥齿轮(43)的另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啮合;/n定位部(5),所述定位部(5)和所述中锥齿轮(43)能相对转动,所述定位部(5)用于固定所述中锥齿轮(43)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轴(2);
第一活动架(21),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一转轴(2)固定连接;
第一圆锥齿轮(41),所述第一转轴(2)贯穿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固定连接;
第二转轴(3);
第二活动架(31),所述第二活动架(31)和所述第二转轴(3)固定连接;
第二圆锥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3)贯穿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所述第二转轴(3)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固定连接;
中锥齿轮(43),所述中锥齿轮(43)的两侧面分别设有圆锥齿轮,所述中锥齿轮(43)的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啮合,所述中锥齿轮(43)的另一侧面的圆锥齿轮和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啮合;
定位部(5),所述定位部(5)和所述中锥齿轮(43)能相对转动,所述定位部(5)用于固定所述中锥齿轮(43)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5)设有容置通孔(51),所述中锥齿轮(43)容置于所述容置通孔(51)内,所述容置通孔(51)的内壁面为圆柱体侧面结构;
所述中锥齿轮(43)的圆周面和所述容置通孔(51)的内壁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5)包括第一定位部(52)和第二定位部(54);
所述第一定位部(52)包括第一月牙槽和第一定位分部(53),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一定位分部(5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分部(53)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一定位分部(53)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圆锥齿轮(41)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圆锥齿轮(42)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第二定位部(54)包括第二月牙槽和第二定位分部(55),所述第二月牙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上设有贯通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转轴(2)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转轴(3)贯穿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二月牙槽抵接,以形成所述容置通孔(51);
所述第一月牙槽和所述第二月牙槽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二转轴(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6)和第二限位件(7);
所述第一限位件(6)的侧面上设有第一限位面(61)和第二限位面(62),所述第一转轴(2)贯穿所述第一限位件(6),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一限位件(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件(7)的侧面上设有第三限位面(71)和第四限位面(72),所述第二转轴(3)贯穿所述第二限位件(7),所述第二转轴(3)和所述第二限位件(7)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远离所述第一定位部(52)的一端设有第一沉降槽(551)和第二沉降槽(554),所述第一沉降槽(55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抵接面(552)和第二抵接面(553),所述第二沉降槽(554)的侧面上设有第三抵接面(555)和第四抵接面(556);
所述第一限位件(6)位于所述第一沉降槽(551)内,所述第一限位件(6)在所述第一抵接面(552)和所述第二抵接面(553)之间的圆弧范围内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转动;
所述第二限位件(7)位于所述第二沉降槽(554)内,所述第二限位件(7)在所述第三抵接面(555)和所述第四抵接面(556)之间的圆弧范围内相对所述第二定位分部(55)转动;
当所述第一限位面(61)和所述第一抵接面(552)抵接,且所述第三限位面(71)和所述第三抵接面(555)抵接时,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3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当所述第二限位面(62)和所述第二抵接面(553)抵接,且所述第四限位面(72)和所述第四抵接面(556)抵接时,所述第一活动架(21)和所述第二活动架(31)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毅张秀金郭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