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部分、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屏幕连接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部分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非显示部分用于安装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显示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布了一种柔性显示设备。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分别位于显示设备的正面、背面及侧面,增大了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并可独立显示图像,实现了多功能显示,且外观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柔性显示屏在显示设备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柔性显示屏是一种采用柔性塑料的显示屏,目前主要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面板来实现,相比普通的平面屏幕,柔性屏幕弹性更好,不易破碎,且外观新颖,更容易吸引消费者。如何合理的设计柔性显示屏结构,并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上是未来显示
研究的重点。现有技术中,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的柔性显示屏仅显示屏的边缘设计有小曲率半径的弯曲,该柔性显示屏结构单一,图像显示区域小,且无法实现多功能图像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屏结构单一,图像显示区域小,且无法实现多功能图像显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部分、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屏幕连接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部分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非显示部分用于安装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显示图像。进一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弯折部分与第二弯折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三屏幕,所述第二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屏幕与所述第三屏幕。进一步,所述第一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内部均设有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使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之间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上均涂覆有透明导电薄膜层,用于形成触控单元,所述非显示部分设有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与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实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包括主体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与背面及连接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的侧面,所述第一屏幕贴合于所述正面,所述第二屏幕贴合于所述背面,所述第三屏幕弯折后位于所述侧面之上。进一步,所述主体包括系统主板,所述系统主板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并控制所述驱动芯片驱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图像。进一步,所述柔性显示设备还包括覆盖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玻璃面板,用于保护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进一步,所述玻璃面板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屏幕,所述第三部分覆盖所述第三屏幕。进一步,所述柔性显示设备还包括侧边外壳,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远离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部分包括远离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二边缘,所述侧边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侧边外壳与所述玻璃面板的截面形成封闭的图形并将所述主体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容纳于其中。进一步,所述主体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系统主板的电池槽位上,并位于所述系统主板与所述第二屏幕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分别位于显示设备的正面、背面及侧面,增大了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并可独立显示图像,实现了多功能显示,且外观新颖,吸引消费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展开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正面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背面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部分10、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第三屏幕16连接第一屏幕12与第二屏幕14,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非显示部分连接至显示区域的一侧。具体的,第三屏幕16包括一对长边160及位于一对长边160之间的第三短边162,一对长边160分别连接第一屏幕12与第二屏幕14,第一屏幕12包括第一短边122,第二屏幕14包括第二短边142,其中,第一短边122、第二短边142及第三短边162共线,并且第一短边122、第二短边142及第三短边162首尾相接形成非显示部分10的边缘,即非显示部分10与显示区域的交接线。非显示部分10主要以焊接或使用异方性导电胶膜(AnisotropicConductiveFilm,ACF)粘连的方式安装驱动芯片,驱动芯片通过非显示部分10的内部走线电连接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的内部电路走线,用于驱动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显示图像。进一步的,驱动芯片连接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层的数据线与扫描线,通过控制各像素单元的TFT的开关状态控制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显示图像。本实施例中,第三屏幕16为柔性显示面板弯折的部分,第一屏幕12与第二屏幕14分别贴合于显示设备的主体20上相对的正面202与背面204,第三屏幕16位于连接正面202与背面204的侧面206之上,其中,第三屏幕16为弯曲状态,可以与侧面206不完全贴合。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屏幕16弯折为弧形。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分别位于显示设备的正面202、背面204及侧面206,增大了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第一屏幕12、第二屏幕14及第三屏幕16通过非显示部分10的驱动芯片驱动工作,可独立显示图像,实现了多功能显示,且外观新颖,吸引消费者。优选的,柔性显示面板使用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屏(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制成,AMOLED具有色域广、对比度高、能耗低、结构轻薄等优点,适合制作成柔性显示屏幕。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弯折部分110与第二弯折部分112,第一弯折部分110连接第一屏幕12与第三屏幕16,第二弯折部分112连接第二屏幕14与第三屏幕16。具体的,第三屏幕16的一对长边160分别连接第一弯折部分110与第二弯折部分112,从而通过第一弯折部分110与第二弯折部分112连接第一屏幕12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部分、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屏幕连接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部分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非显示部分用于安装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显示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非显示部分、第一屏幕、第二屏幕及第三屏幕,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二屏幕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屏幕连接在所述第一屏幕和所述第二屏幕之间,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共同形成连续的显示区域,所述非显示部分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所述非显示部分用于安装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显示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弯折部分与第二弯折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屏幕与所述第三屏幕,所述第二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屏幕与所述第三屏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分内部均设有金属走线,所述金属走线使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之间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幕、所述第二屏幕及所述第三屏幕上均涂覆有透明导电薄膜层,用于形成触控单元,所述非显示部分设有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与所述触控单元电连接实现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5.一种柔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包括主体及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与背面及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