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支撑本体和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71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00
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包括花鼓轴、花鼓本体和链轮支撑本体。花鼓轴包括具有等于或大于13mm的最小内径的轴通孔。花鼓本体围绕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花鼓轴上。链轮支撑本体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花鼓轴上。

Sprocket support body and bicycle rear drum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轮支撑本体和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分案说明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0466367.0,申请日为2018年05月1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2017年9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5/712,407号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后花鼓组件。
技术介绍
骑自行车正在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娱乐形式以及交通工具。此外,骑自行车已经成为非常受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欢迎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赛,自行车工业都在不断改进自行车的各个部件。一种已经被广泛重新设计的自行车部件是花鼓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包括花鼓轴、花鼓本体和链轮支撑本体。所述花鼓轴包括具有等于或大于13mm的最小内径的轴通孔。所述花鼓本体围绕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花鼓轴上。所述链轮支撑本体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花鼓轴上。利用根据第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由于可以将具有较大外径的车轮固定轴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花鼓轴的轴通孔内,因此可以提高自行车传动系在后轮周围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根据第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轴通孔的最小内径等于或大于14mm。利用根据第二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由于可以将具有较大外径的车轮固定轴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花鼓轴的轴通孔内,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行车传动系在后轮周围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根据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轴通孔的最小内径等于或小于21mm。利用根据第三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获得链轮支撑本体与花鼓轴之间、以及花鼓本体与花鼓轴之间的必要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设计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根据第一至第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花鼓轴具有等于或大于17mm的最大外径。利用根据第四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增大花鼓轴的轴通孔的最小内径,使得可以提高自行车传动系在后轮周围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根据第四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花鼓轴的最大外径等于或大于20mm。利用根据第五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增大花鼓轴的轴通孔的最小内径,使得提高了自行车传动系在后轮周围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案,根据第四或第五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花鼓轴的最大外径等于或小于23mm。利用根据第六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获得链轮支撑本体与花鼓轴之间、以及花鼓本体与花鼓轴之间的必要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设计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案,根据第一至第六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链轮支撑本体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接合的至少十个外花键齿,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每一个具有外花键驱动表面和外花键非驱动表面。利用根据第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与包括九个或更少个外花键齿的链轮支撑本体相比,至少十个外花键齿减小了施加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每一个的旋转力。这提高了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提高了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案,根据第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0。利用根据第八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案,根据第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5。利用根据第九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案,根据第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的总数等于或大于28。利用根据第十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案,根据第七至第十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小于27mm的轴向花键齿长度。利用根据第十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案,根据第十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轴向花键齿长度等于或大于22mm。利用根据第十二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增加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速度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方案,根据第七至第十二方案中的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具有第一外齿距角和与所述第一外齿距角不同的第二外齿距角。利用根据第十三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容易地将自行车后链轮组件以正确的周向位置附接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四方案,根据第七至第十三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至少两个外花键齿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以第一外齿距角周向布置。所述第一外齿距角的范围为5度到36度。利用根据第十四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五方案,根据第十四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距角的范围为10度到20度。利用根据第十五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六方案,根据第十五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外齿距角等于或小于15度。利用根据第十六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提高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和/或在不降低链轮支撑本体的耐用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了链轮支撑本体的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七方案,根据第一至第十六方案中任一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链轮支撑本体包括构造成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接合的至少一个外花键齿。所述至少一个外花键齿具有等于或小于34mm的外花键顶径。利用根据第十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减轻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八方案,根据第十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外花键顶径等于或小于33mm。利用根据第十八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可以进一步减轻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九方案,根据第十七方案的自行车后花鼓组件构造成使得所述外花键顶径等于或大于29mm。利用根据第十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链轮支撑本体,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花鼓轴上,所述链轮支撑本体包括:/n至少十个外花键齿,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构造成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接合,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每一个具有外花键驱动表面和外花键非驱动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30 US 15/608,924;20170530 US 15/608,915;20171.一种链轮支撑本体,可旋转地安装在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花鼓轴上,所述链轮支撑本体包括:
至少十个外花键齿,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构造成与自行车后链轮组件接合,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每一个具有外花键驱动表面和外花键非驱动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外花键驱动表面具有限定在所述外花键驱动表面和第一径向线之间的第一外花键表面角,所述第一径向线从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到所述外花键驱动表面的径向最外边缘,并且
所述第一外花键表面角等于或小于6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外花键非驱动表面具有限定在所述外花键非驱动表面和第二径向线之间的第二外花键表面角,所述第二径向线从所述自行车后花鼓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到所述外花键非驱动表面的径向最外边缘,并且
所述第二外花键表面角等于或小于6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等于或小于27mm的轴向花键齿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的总数的范围为22至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具有第一外齿距角和与所述第一外齿距角不同的第二外齿距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外齿距角的范围为13度到17度,并且
所述第二外齿距角的范围为28度到32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外齿距角是所述第二外齿距角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外齿距角的范围为13度到17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轮支撑本体,其中
所述至少十个外花键齿中的每一个包括外花键驱动表面,以在蹬踏期间接收来自所述自行车后链轮组件的驱动旋转力,
所述外花键驱动表面包括
径向最外边缘,
径向最内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智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