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79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通过离散界面和目标层段储层,明确界面和目标储层储层产生的主峰与旁瓣振幅的叠加效应,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将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对原始地震平面振幅进行过滤,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避免了储层不发育的弱振幅在上、下方储层的旁瓣振幅影响下形成假圈闭,提高了油藏边界确定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勘探开发
,特别是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的产量多来自老油田,老油田剩余可采储量依然相当可观。然而在这些老油田岩性油藏外扩,确定岩性油藏的边界范围时,利用目的层储层与其上覆、下覆泥岩地层的速度、密度差异,造成了目的层储层在地震剖面振幅上会形成异常,当到岩性油藏边界砂体变薄时,振幅异常也会变弱甚至消失;平面上岩性油藏边界范围就是利用地震振幅变弱甚至消失来预测的。然而地震同相轴上的弱振幅也可能是其他的岩性结构产生的,这些弱振幅的边界可能就不能与岩性油藏边界一一对应了。现有技术通过分析振幅的边界与岩性油藏的边界对应来识别油藏有利区;有些是直接通过振幅检测能量异常区域,有些是通过属性运算、反演等技术手段识别油藏。但是现在的技术没有考虑弱振幅反射的影响,对于储层不发育的弱振幅,当储层上方储层物性变好时,会让上方储层的旁瓣弱振幅加强,以至于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假的圈闭形态,误认为是油藏的边界。因此目前的油藏边界识别方法均无法对这薄储层与无储层的弱振幅形成机制进行有效说明,从而薄储层的边界无法准确刻画,以至于无法确定油藏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用以解决油藏范围确定不准确的问题。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研究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已钻井资料,根据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井旁道子波;根据已钻井资料统计得到已知油藏目的层段的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建立目的层的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2)根据目的层段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结合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判断目的层的上、下储层是否会导致目的层段的振幅形成假圈闭形态;3)若影响,则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并结合所述井旁道子波,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4)利用所述门槛值将目的层段原始地震数据的平面振幅属性图中低于门槛值的数据滤除,得到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根据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本专利技术综合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通过离散界面和目标层段储层,明确界面和目标储层储层产生的主峰与旁瓣振幅的叠加效应,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将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对原始地震平面振幅进行过滤,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避免了储层不发育的弱振幅在上、下方储层的旁瓣振幅影响下形成假圈闭,提高了油藏边界确定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给出了井旁道子波的计算方式,所述步骤1)中井旁道子波采用最小平方法进行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0、ts分别为目的层的起止时间,Ri(t)为实际地震道,Si(t)为反射系数序列,bi(t)为井旁道子波信号,*为褶积符号。进一步地,为了准确确定门槛值,所述门槛值确定过程如下:A.根据目的层段已发育储层的钻井数据得到波阻抗曲线;B.根据目的层顶、底地质分层,将波阻抗曲线分为目的层上部、目的层和目的层下部三段,C.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厚度,使步骤B中目的层段波阻抗曲线深度值等比例改变,得到新的目的层波阻抗曲线;D.将目的层段波阻抗曲线深度值的改变量,与目的层下部三段波阻抗深度值相加,得到新的目的层下段波阻抗曲线;E.将原始的目的层上部波阻抗曲线、与得到新的目的层波阻抗曲线及新的目的层下段波阻抗曲线三部分相拼接,得到新的波阻抗曲线,并根据新的波阻抗曲线计算得到相应的反射系数序列;F.将得到的反射系数序列分别与步骤1)得到的井旁道子波进行褶积运算,得到等比例改变储层厚度的合成记录图,从而得到储层厚度为零的振幅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新的目的层波阻抗曲线的计算公式为:y=a+(x-a)*c/(b-a)其中a、b分别为目的层的顶、底深度,c为等比例改变因子,x为原始曲线深度值,y为生成新的曲线深度值。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新的目的层下段波阻抗曲线的计算公式为:y=x-(1-c)(b-a),c为等比例改变因子,x为原始曲线深度值,y为生成新的曲线深度值,a、b分别为目的层的顶、底深度。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井旁道子波的时间与振幅关系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井旁道子波的振幅与频率关系示意图;图1-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井旁道子波的周期与频率关系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目的储层上、下界面及储层的波阻抗模型示意图;图2-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目的储层上、下界面及储层的合成记录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目的储层、上方储层及这两个储层的波阻抗模型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目的储层、上方储层及这两个储层的合成记录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上方储层、下方储层及这两个储层的波阻抗模型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离散上方储层、下方储层及这两个储层的合成记录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波阻抗模型示意图;图5-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合成记录示意图;图5-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波阻抗模型示意图;图5-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合成记录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波阻抗与孔隙度曲线交汇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等比例改变储层厚度的不同合成记录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原始地震振幅平面属性图;图8-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某工区的过滤后的地震振幅平面属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面以某具体的工区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该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工区面积22km2,已钻有A1、B1二口探井,A2、B2二口评价井。A1井在目的层砂岩储层中发现了3.6米高产油藏,A2井也评价该目的层砂岩储层中发现了2.2米高产油藏;B1、B2井依据振幅在A1、A2井北边布置,却没有钻遇到储层,该工区目的层砂体上下都稳定发育两套稳定的泥岩。正演模拟证实,当砂岩为3米及以上时上下界面产生的波形的极性才开始相同,叠加后才会出现强波峰波谷,剖面上会出现强振幅特点;当砂体为1-2米薄储层时,上下界面产生的波峰波谷叠加都处于抵消状态,从而在剖面上振幅会减弱;当砂体不存在时,受储层上方储层产生的旁瓣响应影响,会在地震上也会产生一个弱振幅,此时当储层上方储层物性变好时,会让上方储层的旁瓣弱振幅加强,以至于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假的圈闭形态,误认为是油藏的边界,从而在平面上会钻遇无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获取研究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已钻井资料,根据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井旁道子波;根据已钻井资料统计得到已知油藏目的层段的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建立目的层的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n2)根据目的层段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结合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判断目的层的上、下储层是否会导致目的层段的振幅形成假圈闭形态;/n3)若影响,则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并结合所述井旁道子波,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n4)利用所述门槛值将目的层段原始地震数据的平面振幅属性图中低于门槛值的数据滤除,得到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根据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研究区的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已钻井资料,根据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井旁道子波;根据已钻井资料统计得到已知油藏目的层段的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建立目的层的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
2)根据目的层段储层波阻抗模型参数,结合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判断目的层的上、下储层是否会导致目的层段的振幅形成假圈闭形态;
3)若影响,则选取研究区目的层段储层已发育的测井数据,通过等比例改变目的层段储层厚度进行试验,并结合所述井旁道子波,确定目的层段储层厚度为0时的振幅值作为门槛值;
4)利用所述门槛值将目的层段原始地震数据的平面振幅属性图中低于门槛值的数据滤除,得到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根据过滤后的平面振幅属性确定油藏的真实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井旁道子波采用最小平方法进行计算,所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0、ts分别为目的层的起止时间,Ri(t)为实际地震道,Si(t)为反射系数序列,bi(t)为井旁道子波信号,*为褶积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弱振幅地震反射形成机制的岩性油藏边界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值确定过程如下:
A.根据目的层段已发育储层的钻井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欣欣谢启张新超郭佳玉李恒权李艳然杨星星左丽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