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521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装置及应用,施工准备、钢筋支座安装、钢支撑梁安装、木方安装、模板安装与验收、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简单、方便,与采用插口与销钉式相比,安装、拆卸简单、方便,施工速度快,与传统支模工艺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工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钢梁支撑体系强度、刚度大、稳定性好,模板搭设简单、规整,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与传统满堂支模架支撑体系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搭设钢管架,采用钢筋悬挂式钢木组合代替钢管架,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

Construction method, device and application of formwork supporting system with stee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装置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板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模板工程是混凝土外观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是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投入较大的一部分,模板支撑体系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传统的模板支撑结构通常采用脚手架作为托架支撑,一般有扣件式、盘扣式、碗扣式等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但现在这些体系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扣件式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因而其承载能力较低,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等。并且钢管搭设时,工作量大,费工、费时、费料,严重制约了混凝土施工的速度等。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现有的模板支撑体系的扣件式节点处的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力,承载能力较低,扣件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显著。(2)现有的模板支撑体系的钢管搭设时,工作量大,费工、费时、费料,严重制约了混凝土施工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模板支撑体系所存在的不足,适应我国新经济下建筑工程对模板支撑的要求与标准,本专利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与创新,根据新的施工工程的特点,针对某些钢结构厂房的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楼板,其钢梁间距较为均衡、楼板跨度较小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装置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钢筋支座、钢支撑梁、木方、模板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型号、尺寸及安装间距;步骤二,钢结构梁柱吊装完毕后,在楼面结构钢梁上划线定位,定位后方进行钢筋支座安装;钢筋支座应在结构钢梁上点焊固定;步骤三,人工提升吊装钢支撑梁,两端用缆绳系住;钢支撑梁伸出钢筋支座的长度不小于70mm,将钢筋支座与钢支撑梁焊牢;步骤四,木方由钢支撑梁上的U型构件定位;在钢支撑梁搭接处,木方伸出钢支撑梁边缘长度不小于15mm;木方安装后,对木方间距、钢支撑梁间距、木方标高、节点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铺设;步骤五,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按房间的净空面积对模板进行布置;安装时,按先横后纵的顺序拼装,接缝用胶条贴密实;模板铺完后,将板面的木屑及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步骤六,模板验收合格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留置混凝土标养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浇筑完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及时养护;步骤七,采用气割或液压钳沿钢筋支座根部切除,切除一端支座,端钢支撑梁放置在楼面结构梁下翼缘上;再切除另一端钢筋支座,切除后传送到地面。进一步,所述步骤一钢支撑梁采用H型钢或槽钢制作而成,在钢支撑梁上方,根据木方铺设的间距,设置U型构件。进一步,所述步骤一钢筋支座连接采用焊接;钢筋支座应进行批量加工,批量加工前,先进行小范围试铺。进一步,所述步骤三钢支撑梁的长度应根据相应结构钢梁间距确定,钢支撑梁长度=结构钢梁间距-100mm;钢支撑梁应按结构钢梁间距进行编号标记。进一步,所述步骤五模板安装前把模板板面清理干净,刷隔离剂,涂刷应均匀;不允许在模板就位后刷隔离剂。进一步,所述步骤七的模板拆除时拆下的模板、木方、钢支撑梁及时运走,统一分类、整理、编号;钢筋支座切口处防锈处理:将切口用砂轮沿混凝土现浇板底磨平,再用MCI系列钢筋阻锈剂涂刷三到五层,每层厚1~2mm。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使用的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装置,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装置包括:钢筋支座、钢支撑梁、木方、U型构件、木模板;钢筋支座悬挂在楼面结构钢梁的翼缘上,钢支撑梁固定在钢筋支座上,木方固定在钢支撑梁上表面的U型构件上,在木方上铺设木模板;木方上方铺设的木模板,在模板与模板、模板与钢梁的间隙处,粘上胶带纸。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楼板的钢结构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钢结构外框架的模板支撑施工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在冬季施工、钢梁间距均衡、楼板跨度较小的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支撑施工中的应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构思巧妙,组装、拆卸操作简单快捷,生产效率高,调整灵活方便,重复利用周转次数多等特点,满足现浇混凝土梁、板支撑需求,并有助于提高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符合我国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本专利技术支撑体系施工简单、方便,与采用插口与销钉式相比,安装、拆卸简单、方便,施工速度快,与传统支模工艺相比,能够显著提高工效。本专利技术模板主、次背楞(龙骨)采用薄壁型钢制作,替代了传统支模工艺中的方木,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木材资源,根据建筑物不同尺寸可任意组拼,可周转用于多个项目工程。本专利技术的新型钢梁支撑体系强度、刚度大、稳定性好,模板搭设简单、规整,极大地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与传统满堂支模架支撑体系相比,本专利技术无需搭设钢管架,采用钢筋悬挂式钢木组合代替钢管架,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并且在上一层混凝土施工时,对下一层楼面基本无影响,下一层混凝土只需达到拆模强度,即可将钢支撑梁、模板、木方等拆除用于上一层的施工,提高了材料的周转率,减少了材料的费用,降低了施工成本。相比较于复杂、繁琐的钢管架搭设,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体系,只需将钢筋支座悬挂在楼面的框架梁上,然后将钢支撑梁固定在钢筋支座上,简化支模,该工序施工时间缩短了5倍以上;另外,特别在高层建筑的冬季施工中,楼面混凝土不必达到一定强度就可继续上层施工,很适合赶工项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钢筋支座、钢梁尺寸,通过计算后,可工厂化、标准化生产,避免了现场满堂支模架搭设时的偶然性,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支座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支撑梁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型构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木方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支撑梁拆除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钢梁悬挂式支模体系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节点详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钢筋支座、钢支撑梁、木方、模板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型号、尺寸及安装间距;/n步骤二,钢结构梁柱吊装完毕后,在楼面结构钢梁上划线定位,定位后方进行钢筋支座安装;钢筋支座应在结构钢梁上点焊固定;/n步骤三,人工提升吊装钢支撑梁,两端用缆绳系住;钢支撑梁伸出钢筋支座的长度不小于70mm,将钢筋支座与钢支撑梁焊牢;/n步骤四,木方由钢支撑梁上的U型构件定位;在钢支撑梁搭接处,木方伸出钢支撑梁边缘长度不小于15mm;木方安装后,对木方间距、钢支撑梁间距、木方标高、节点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铺设;/n步骤五,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按房间的净空面积对模板进行布置;安装时,按先横后纵的顺序拼装,接缝用胶条贴密实;模板铺完后,将板面的木屑及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n步骤六,模板验收合格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留置混凝土标养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浇筑完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及时养护;/n步骤七,采用气割或液压钳沿钢筋支座根部切除,切除一端支座,端钢支撑梁放置在楼面结构梁下翼缘上;再切除另一端钢筋支座,切除后传送到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钢筋支座、钢支撑梁、木方、模板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型号、尺寸及安装间距;
步骤二,钢结构梁柱吊装完毕后,在楼面结构钢梁上划线定位,定位后方进行钢筋支座安装;钢筋支座应在结构钢梁上点焊固定;
步骤三,人工提升吊装钢支撑梁,两端用缆绳系住;钢支撑梁伸出钢筋支座的长度不小于70mm,将钢筋支座与钢支撑梁焊牢;
步骤四,木方由钢支撑梁上的U型构件定位;在钢支撑梁搭接处,木方伸出钢支撑梁边缘长度不小于15mm;木方安装后,对木方间距、钢支撑梁间距、木方标高、节点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铺设;
步骤五,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按房间的净空面积对模板进行布置;安装时,按先横后纵的顺序拼装,接缝用胶条贴密实;模板铺完后,将板面的木屑及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
步骤六,模板验收合格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留置混凝土标养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浇筑完后,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及时养护;
步骤七,采用气割或液压钳沿钢筋支座根部切除,切除一端支座,端钢支撑梁放置在楼面结构梁下翼缘上;再切除另一端钢筋支座,切除后传送到地面。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钢支撑梁采用H型钢或槽钢制作而成,在钢支撑梁上方,根据木方铺设的间距,设置U型构件。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采用钢梁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钢筋支座连接采用焊接;钢筋支座应进行批量加工,批量加工前,先进行小范围试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向楠冯家冬李永福杨佳桦胡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八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