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支撑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楼房在建筑的时候,通常需要使用支撑件支撑模板,从而便于在其上方浇灌混凝土,从而使楼房可以更加牢固,可以保持楼房的形状进行添加混凝土。例如申请号:CN201810827637.6中涉及一种建筑钢梁与钢管桩组合支撑结构,包括钢梁和钢管桩,所述钢梁包括连接底板、竖梁杆、紧固螺钉、固定套和横梁杆,两个所述竖梁杆的上端之间通过所述横梁杆相连接,两个所述竖梁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上设置有螺钉插孔,两个所述竖梁杆的中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紧固螺钉,所述钢梁左右设置有两个。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建筑用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需求随时调节高度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根据需求便捷控制调节高度,且现有的建筑用支撑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使其稳固与支撑面接触且不会产生滑动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使其稳固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包括:主体(1),连接头(104),顶杆(106),连接件(2),固定槽(203)和插孔(2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顶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顶件(10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顶件(101)为橡胶材质,并且插件(103)的底部外侧设有橡胶块;所述主体(1)左端的连接头(10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另一主体(1)右侧的连接槽(105)的内部;所述顶杆(106)的顶端与主体(1)的右端两侧相连接,且顶杆(106)的底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侧槽(201)的内部,并且凸块嵌入安装在底槽(202)的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包括:主体(1),连接头(104),顶杆(106),连接件(2),固定槽(203)和插孔(20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的顶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顶件(101)的底部相连接,并且顶件(101)为橡胶材质,并且插件(103)的底部外侧设有橡胶块;所述主体(1)左端的连接头(10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另一主体(1)右侧的连接槽(105)的内部;所述顶杆(106)的顶端与主体(1)的右端两侧相连接,且顶杆(106)的底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侧槽(201)的内部,并且凸块嵌入安装在底槽(202)的内部,再者,插槽(107)的内部插入安装有电动缸的顶端;所述连接件(2)的上下两端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内仓,且连接件(2)的底部内部通过连接轴与底件(3)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底槽(202)的顶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固定槽(203)设在主体(1)的顶部内部底端,且固定槽(203)的内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有电动缸的底部;所述插孔(205)处于主体(1)的底部外侧中间位置,且插杆(206)的外侧设有螺纹,且插杆(206)的外端设有拉板,并且拉板的外侧设有拉环;所述底件(3)的顶端内部嵌入安装有导轮,且防滑件(302)为橡胶材质,并且防滑件(302)的底部设有数个圆柱形结构均匀排列的辅助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包括顶件(101),顶孔(102),插件(103),连接头(104),连接槽(105),顶杆(106)和插槽(107);所述顶件(10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以及顶件(101)的顶端设有数个均匀排列圆柱形结构的顶孔(102),且顶孔(102)的内部设有锥形结构的插件(1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工程建筑过程中使用的便携式顶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